毛森林

  • 治疗神经痛的用药(音频)

    治疗神经痛的用药
    讲解医师:毛森林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神经痛在临床上常见的有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及目前较常见的脑血管病,如丘脑梗死或者丘脑出血而出现的丘脑痛,疼痛往往比较顽固。治疗上的药物常用的有普瑞巴林,以及其它的抗癫痫类药物常具有治疗神经痛的作用,常见的有奥卡西平、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药物。但是在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神经痛时,需要注意有没有过敏现象,比如在服用卡马西平时,如出现了起皮疹等过敏时需要及时停药,在应用丙戊酸钠时要注意监测肝功能。在临床上抗抑郁类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常用的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也具有治疗神经痛的作用。
  • 出血性脑卒中是脑梗吗(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是脑梗吗
    讲解医师:毛森林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出血性卒中就是通常所说的脑出血,脑梗死也称缺血性脑卒中,二者统称为脑中风或者脑卒中。二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截然不同,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循环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上主要应用抗血栓的药物、改善脑血循环的药物以及改善脑细胞代谢的药物。脑出血是指原发性的脑实质出血,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导致动脉瘤破裂而导致。还有一部分脑出血继发于动静脉血管畸形、脑血管淀粉样变或者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治疗主要用控制脑水肿,以及防止脑出血的并发症。
  • 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音频)

    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
    讲解医师:毛森林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颅压可以正常或轻度增高。重症的病毒性脑膜炎,颅压也可以明显增高。化验有核细胞数增多,多为50-100×10^6/L,最高可达1000×10^6/L。在早期可以多形核细胞为主,当8-48小时以后给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总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也可以出现红细胞数增多,需要注意除外腰穿的副损伤导致。如果除外了副损伤,提示有出血坏死性脑炎,往往提示病情比较严重。化脑脑脊液细胞数明显增多,蛋白明显增高,而糖明显降低。结脑以低糖低氯为特点,尤其是以低氯为明显的特征。
  • 脑卒中与脑梗塞的区别(音频)

    脑卒中与脑梗塞的区别
    讲解医师:毛森林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就是通常所说的脑中风,是指由于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局限性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也称急性脑血管病事件。和脑梗塞相比较而言,是一个大的概念。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大多数,约占70%。临床上缺血性脑卒中也称为脑梗死,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脑部血液循环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依据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脑梗死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因为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对家庭和社会有严重的危害,需要充分了解脑梗死的定义及临床分型。
  • 老人脑卒中怎么治疗(音频)

    老人脑卒中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毛森林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常见的是缺血性脑卒中。患有急性缺血脑卒中,如果在发病的6小时之内,可以考虑采取静脉溶栓治疗,但要符合一定的适应症和排除禁忌症。当然,静脉溶栓本身也有出血的风险,需要家属知情同意。如果医生判断病情,脑卒中为大血管的堵塞,还可以考虑静脉溶栓之后,脑动脉取栓治疗。溶栓的24小时之后,后续采取抗血小板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需要应用改善脑血液循环的药物、脑保护剂等。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脑卒中的并发症,如肺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因此要给患者适当的翻身、叩背,促进痰液的排出。患者进入恢复期之后,需要给患者进行针灸康复治疗,以进一步促进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
  • 脑干出血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脑干出血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毛森林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脑干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导致脑小动脉硬化,形成了微小的动脉瘤,当血压急剧波动的时候出现小动脉瘤的破裂而导致出血;还有一部分病人是由于本身具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凝血机制的障碍导致的出血。由于脑干为生命中枢,所以,脑干出血往往病情比较严重。如果出血发生在脑桥,且出血量达到5ml以上,考虑为脑干的大量出血,可以出现昏迷、四肢瘫痪、应激性溃疡等严重的症状,往往预后不良。因此,平时做好一级预防,合理的控制血压,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的异常波动,对预防脑干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 腔隙性脑梗塞ct表现(音频)

    腔隙性脑梗塞ct表现
    讲解医师:毛森林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腔隙性脑梗塞在CT上可以看到呈圆形、卵圆形或者长方形的低密度病灶,通常没有占位效应。如果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时间较久,可以显示为边界清晰的病灶。腔梗常发生在内囊、基底节区、丘脑、脑桥以及深部大脑白质。在核磁共振上,腔隙性脑梗塞显示呈T1低信号,T2呈高信号,核磁共振显示腔梗较CT有更明显的优势。通常腔隙性脑梗塞的病灶<1.5cm,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这部分病人往往具有高血压病史,而且血压控制不佳。腔隙性脑梗死可以有很多综合症,如纯运动性轻偏瘫、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等。
  • 常用安眠药有哪些(音频)

    常用安眠药有哪些
    讲解医师:毛森林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苯二氮卓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催眠药。短效类的有三唑仑、咪达唑仑,主要适用于入睡困难和醒后难以入睡的病人。中效的有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主要用于睡眠浅、易醒的病人。长效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有地西泮、氯硝西泮,主要用于早醒的病人。目前新型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包括扎来普隆、唑吡坦、佐匹克隆。这类药物具有起效快、宿醉反应少、药物的依赖性少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此外,褪黑素和中成药物如百乐眠胶囊、谷维素片、安神补脑液等也具有治疗睡眠障碍的作用。
  • 脑供血不足可以献血吗(音频)

    脑供血不足可以献血吗
    讲解医师:毛森林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有脑供血不足的病人疾病发作期是不建议献血的。脑供血不足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导致的脑部相对供应血量减少;由于腹泻等导致的体液丢失、失血导致的循环血量下降,进而产生脑部缺血而出现头晕等症状。当献血时由于循环血量减少,会进一步加重脑供血不足的症状。但是当脑供血不足经过治疗,病人痊愈之后较长时间可以考虑进行少量献血,前提条件是病人没有明显的脑血管狭窄。献血时需要密切观察症状,如果出现明显的头晕不适等症状需要停止献血。
  • 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音频)

    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
    讲解医师:毛森林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颅压可以正常或轻度增高。重症的病毒性脑膜炎,颅压也可以明显增高。化验有核细胞数增多,多为50-100×10^6/L,最高可达1000×10^6/L。在早期可以多形核细胞为主,当8-48小时以后给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总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也可以出现红细胞数增多,需要注意除外腰穿的副损伤导致。如果除外了副损伤,提示有出血坏死性脑炎,往往提示病情比较严重。化脑脑脊液细胞数明显增多,蛋白明显增高,而糖明显降低。结脑以低糖低氯为特点,尤其是以低氯为明显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