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豪

  • 脑膜炎会复发吗(音频)

    脑膜炎会复发吗
    讲解医师:杨建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病毒性脑膜炎比较少复发,多数都是单向病程的,就是得过一次之后,经过治疗或者它也有自愈的倾向。细菌性脑膜炎经过有效治疗,也较少复发。结核性脑膜炎以及真菌性脑膜炎属于慢性病,它容易迁延和反复,治疗不当容易复发。对结核性脑膜炎,一定要规范、全程的抗结核治疗。一定要及时找结核病相关专科医生,在指导下用药,规范吃药,避免中途自行断药停药。因为很多病人,经过强化期2个月治疗之后,会明显缓解,在明显缓解之后,很多患者可能放松警惕停止治疗,这个时候就容易复发。对于真菌性脑膜炎,抗真菌相对比较困难,药物对抗真菌的杀伤力往往没有细菌对抗生素没那么敏感。另外,很多抗真菌药相对比较难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到脑部组织,治疗疗程更长。抗真菌治疗通常需要1个月甚至2个月以上的有效治疗,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 脑膜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音频)

    脑膜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讲解医师:杨建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脑膜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就是通常所说的飞沫传播,比如有些患者打喷嚏或者咳嗽,经呼吸道喷出的飞沫,可以漂浮在空气中,一旦易感人吸入进去,呼吸道里面就容易患得此病。这种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病从口入,致病菌经过病人排便,排便出来,污染了环境,也可能污染了手、食物之类。再通过这个途径吃到易感人群里面去,在消化道里繁殖起来,引起发病,这就是临床说的粪-口途径。在流行季节建议一些易感人群注意佩戴口罩、注意饮食卫生。进食前,一定要洗手,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同时居住环境注意保持通风。通过以上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 脑膜炎该如何预防(音频)

    脑膜炎该如何预防
    讲解医师:杨建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对于脑膜炎,易感人群可以通过增强体质、免疫接种等手段来进行预防。儿童,有部分脑膜炎其实是可以预防的,比如流脑,通过注射疫苗可以明显降低婴幼儿、儿童患流脑的风险。儿童、青少年通过增强体质,增加体育锻炼,增加自身的免疫力,也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脑膜炎好发的人群是婴幼儿和儿童,年老体弱、有免疫缺陷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容易感冒、容易拉肚子的人,都属于高危人群。
  • 脑膜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音频)

    脑膜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杨建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脑膜炎患者应该多进食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红豆、油菜、胡萝卜、花生等,也可以多吃高维生素的水果,比如苹果、猕猴桃、香蕉等。脑膜炎患者注意避免高糖食物,高糖食物含淀粉比较多,会造成脑内高糖。脑内高糖,会加重脑的氧耗和损害脑组织。另外,也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饮酒。总体而言,建议脑膜炎患者进行高热量、高纤维素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高糖的食物。
  • 脑膜炎应该如何治疗(音频)

    脑膜炎应该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杨建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脑膜炎的治疗,一般分为特异性治疗和非特异性治疗。特异性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如果是病毒性脑膜炎,要选用抗病毒的药物。细菌性脑膜炎,一般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需要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真菌性脑膜炎,一般选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非特异性治疗,包括退热、降低颅内压,控制抽搐等。严重的患者有时候需要使用激素,以降低脑内的炎症粘连,避免以后发生脑积水。规范抗生素治疗一定是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治的疗。细菌性脑膜炎的抗生素疗程,一般是14天以上。如果是结核性脑膜炎,规范抗结核治疗分为强化期和个稳定期,总疗程一般在6-9个月以上。
  • 脑膜炎的诊断标准有哪些(音频)

    脑膜炎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讲解医师:杨建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脑膜炎是一系列疾病的通称,临床上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结果、便体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再结合治疗效果,对脑膜炎作出诊断和分类。临床上,通常脑膜炎主要分为四大类,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这四大类中,脑脊液的改变可能会相对比较突出一点。病毒性脑膜炎的患者一般血常规、血象都是不高的,脑脊液检查会发现脑脊液压力轻度升高,细胞数正常或者轻度升高,蛋白也是轻度升高。如果是细菌性脑膜炎,周围血常规、血象会显着的升高。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脑脊液压力显著升高,蛋白含量非常丰富。白细胞分类以分叶核细胞为主。结核性脑膜炎,血常规、白细胞多数都是正常的,脑脊液里面压力是显著升高的,蛋白含量也显著升高,细胞数一般是中度升高的。真菌性脑膜炎,周围血象可以正常,也可以白细胞升高。脑脊液的压力将会显著的升高,而且这种升高往往是非常显著的,细胞数轻度的升高,蛋白含量往往是中度以上的升高。对于脑膜炎的诊断,脑脊液的检测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也是理论上反复跟病人和家属反映的。一旦怀疑脑膜炎的患者应该及时做腰穿查脑脊液检查,这是诊断非常重要的手段。
  • 脑膜炎会引发癫痫吗(音频)

    脑膜炎会引发癫痫吗
    讲解医师:杨建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有部分脑膜炎会引起癫痫发作的,表现为突然间的患者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严重的病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等表现,就是临床说的癫痫大发作。个别病人可以出现单侧或者偏侧的肢体抽搐,叫不完全发作。癫痫发作是脑膜炎比较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各种类型的脑膜炎都有机会引起癫痫发作。最终要根据病损的部位和范围不同而定,临床上患了脑膜炎的患者,都必须要观察,未来的3个月到半年是发生癫痫的高危时间。如果引起癫痫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发生。一般来说,额叶和颞叶受累的部位比较容易引起癫痫的发作,这是高位损伤区。
  • 脑膜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音频)

    脑膜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杨建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脑膜炎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脑脊液检查、便体检测等。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头颅CT或者头颅MRI检查。脑脊液检查对于脑膜炎的诊断非常重要,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临床上怀疑脑膜炎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腰穿检查。患者腰穿多数都会出现脑脊液压力的升高,脑脊液里面细胞数和蛋白数可以升高。病毒性脑膜炎,可能改变不是特别显著,细菌性、结核性或者真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性状的改变会非常明显。通过它们性状的不同的改变,来区分不同的致病菌。影像学方面,头颅CT和磁共振平扫临床价值不大,这种疾病多数都要通过同时做增强,通过增强来发现软脑膜的强化,来证实软脑膜的炎症性改变。
  • 脑膜炎的后遗症有哪些(音频)

    脑膜炎的后遗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杨建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脑膜炎的后遗症包括脑积水、颅神经麻痹、癫痫等。严重的患者可以因为脑底血管炎症,造成血管闭塞,出现脑梗死。一旦发生脑梗死,可以引起肢体无力、麻木、言语障碍、智能下降等严重的后遗症。在脑膜炎之中,最容易引起脑积水的,是结核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容易发生脑积水。这几种类型的脑膜炎,脑脊液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很容易堵塞脑脊液循环的通路,同样也容易引起软脑膜的粘连,而出现严重的脑积水。颅神经麻痹,也比较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真菌性脑膜炎,它表现为俯视、构音不清、走路不稳、听力下降等后遗症。如果发生脑积水,多数倾向于进行外科的脑脊液分流术,就是通过人为的管道的输送,把脑脊液通过微小的分流管道,把它引流到腹腔里面去。
  • 脑膜炎患者用什么药好(音频)

    脑膜炎患者用什么药好
    讲解医师:杨建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脑膜炎的患者需要根据实验室检查,针对病人选择性用药治疗。如果考虑是病毒性脑膜炎,会选择使用抗病毒的药物,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如果是细菌性脑膜炎,会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比较常用的包括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等。如果考虑结核性脑膜炎,就需要规范全程的抗结核药物治疗。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等。如果是考虑是真菌性脑膜炎,需要抗真菌的药物,通常使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