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平

  •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和治疗(视频)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和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是指人体被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之后,侵入心脏内膜以及损害心脏瓣膜。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在开始时可能患者仅仅表现风湿热症状,如发热、关节痛,在漫长过程中,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出现临床症状之后,往往心功能已经出现了一定损伤,便可能会表现出胸闷、气急或心慌等症状,更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频繁发热。 由于风湿性心脏病发现或确诊时,都已经处于心功能受损伤状态下,风湿热表现或风湿热活动相对少见,但如果处于风湿热活动状态,需要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来抑制风湿热。如果没有风湿热活动,主要是针对心功能治疗,如强心、利尿、扩血管,其中利尿药可能是心功能不全出现之后,最能改善患者症状的药物。另外,平时患者如果出现发热,应该及时就诊。
    2023-07-31
  • 心肌缺血挂哪个科(视频)

    心肌缺血挂哪个科
    临床上绝大多数心肌缺血患者确实是由于冠心病引起,或由于心脏因素引起,首先要选择心血管内科。但同时也要考虑,如果是年纪轻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心肌缺血,可能要结合更多因素,如患者比较瘦,特别容易出汗,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需要选择内分泌科。如果患者脸色苍白,可能整个精神状态不是特别好或脸偏黄,又是女性,如月经比较多,可能是贫血引起,需要选择血液科、妇科。 所以对于不同的心肌缺血,要针对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年纪轻的患者可能要在排除心脏疾病之后考虑其它科室。年纪比较大的患者,如50多岁,有高血压、抽烟的男性,经常喝酒,相对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首选心血管内科。
    2023-07-31
  • 二尖瓣三尖瓣反流是怎么回事(视频)

    二尖瓣三尖瓣反流是怎么回事
    二尖瓣、三尖瓣反流是瓣叶在心脏收缩时,不能起到关闭彻底的作用,血流便会逆向从心室往心房流动。 在特殊情况下,如出现风湿性心脏病,或年纪比较大的患者出现心肌梗塞,由于长期瓣叶退变或其它原因,如血压高、心脏大多种原因,可能导致瓣环相对增大或硬化退变。腱索老化之后会断掉,乳头肌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引起,或本身心肌病引起心脏扩大,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二尖瓣、三尖瓣反流。 二尖瓣、三尖瓣是心脏中的两个正常解剖结构,正常心脏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分为左心房和左心室,中间的通道是二尖瓣,右边的心脏分为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通道叫三尖瓣。正常状态下这两个瓣只允许血流从心房向心室流动,如从左心房向左心室流动,从右心房通过三尖瓣向右心室流动。
    2023-08-02
  • 心脏前降支狭窄严重吗(视频)

    心脏前降支狭窄严重吗
    心脏血管包括左侧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前降支主要支配的是心脏左心壁的前壁,以及室间隔前2/3部分的血供,还有一部分心尖部分的血供。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时,对应的这些部位便会出现缺血表现。如果是轻度狭窄,可能没有缺血表现,患者一点临床症状都没有,仅仅因为在筛查过程中会发现其它危险因素。 如果狭窄程度进一步增加,达到50%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临床症状,对于50%以上的狭窄,为界定患者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界限。如果小于50%狭窄,可能这种患者仅仅是药物干预,改变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即可。而如果血管大于50%的狭窄,可能便考虑是冠心病,治疗要更加规范,要去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对心肌的损伤,包括运动负荷试验、运动平板试验,来评价血管对血供的影响,来明确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增加药物治疗。 如果血管管腔进一步狭窄,到75%以上或更重,多有临床症状,闷、痛、活动耐量受限,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检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甚至可以介入腔内影像,腔内影像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明确病变性质,尽可能减少器械植入。
    2023-08-02
  • 回旋支在心脏中的作用(视频)

    回旋支在心脏中的作用
    心脏上的每一根血管,包括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都有对应的心肌支配,回旋支主要支配的是左心后壁和下壁以及侧壁,还有心肌室间隔的后1/3部分血供。 回旋支支配范围比较广,一旦出现病变时,会有对应的心电图表现,也可以出现特殊的临床表现,可以出现胸闷、持续胸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跳发生改变,如出现传导阻滞,和右冠状动脉相比可能会少。但如果患者先天发育血管是左冠优势型时,左回旋支起主要作用,发生传导阻滞的概率便会明显增加。 心脏上的每个血管发生病变,都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出现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律失常。所以每个血管除了作为心肌的自身的营养作用之外,一旦出现了病变,都会累及到生命。
    2023-08-02
  • 左前降支是主要血管吗(视频)

    左前降支是主要血管吗
    心脏分为左侧和右侧两部分,血管分为左侧冠状动脉和右侧冠状动脉,左侧冠状动脉在起始出来之后,很快便会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左侧前降支和左侧回旋支和右侧冠状动脉,每一根血管都有自己对应的心肌血供支配范围,所以每一根血管都很重要。 对于左前降支,临床对它会额外更加重视,因为血液供应范围主要是针对左心,左前降支支配的范围除了左心前壁,还有室间隔的前2/3,心脏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左心泵血来完成。所以当左前降支出现问题时,心脏泵血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甚至可能会出现心源性休克、猝死。 左前降支发生闭塞之后或发生病变之后,临床症状相对也会表现得比较明显,闷、痛,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但三根血管都一样重要。
    2023-08-02
  • 心脏前降支堵塞会怎么样(视频)

    心脏前降支堵塞会怎么样
    心脏上面有三根血管,包括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发生病变时会有临床表现,正常血管状态下,可能是由于血管没有走行在心肌表面,穿行到了心肌内侧,成为壁冠状动脉时,即心肌桥,在正常状态下可能会有阻塞,但阻塞是在心脏收缩时,而心脏供血恰恰是在舒张时,这种患者一般不会造成影响,只有当在剧烈运动,心跳太快,心脏舒张时间过短时,还有在夜间血管持续收缩时,可能会表现出闷、痛的症状。 血管管腔内部发生病变,最常见的是血管发生斑块阻塞的情况,根据患者阻塞情况程度不一样,临床症状也会不一样,如轻度情况,只有斑块,管腔可能会是轻微狭窄或轻度狭窄,对于这种患者,属于血管退变,大多数患者不会出现临床症状,不会出现闷、痛。 但如果血管管腔阻塞面积增加,如占到一半以上时,在运动、情绪激动或特殊诱因,如发烧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闷、痛的表现,最严重的是血管完全堵塞,可能会发生心肌梗死,患者会表现出持续胸痛,甚至出现意识改变。
    2023-08-02
  • 心肌炎与心包炎的区别(视频)

    心肌炎与心包炎的区别
    临床上如果心肌炎是由于冠脉因素引起,或其它原因累及心肌时,可能会向外进一步累及心包同时合并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包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极少交叉,理论上这两个疾病相互独立,尽早发现明确病因,治疗相对比较简单。 心肌炎主要是指心肌发生损伤,心包与心肌是不同的解剖结构。正常心脏是心肌、血管组成,但在外围还有保护性脏器叫做心包,心肌炎和心包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疾病,心肌炎主要是指心肌受到病毒感染之后发生,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上主要是抗病毒、休息以及营养心肌,如清除氧自由基。如果心肌炎出现其它合并症,如心衰、心律失常,可能在治疗心肌炎的同时,要采用对应药物来对症治疗。 而心包炎感染原因相对会多见,如结核性心包炎、肿瘤相关的心包炎。但临床上更多的是临床症状非常典型,但又没有明确原因的非特异性心包炎,这些心包炎可能表现出来的是胸痛,心包积液引起的胸闷和心肌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疾病。
    2023-07-31
  • 心肌炎是心肌病吗(视频)

    心肌炎是心肌病吗
    心肌炎不是心肌病,在临床中主要是指病毒性心肌炎,感染了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导致心肌炎性损伤,有些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自愈,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心律失常、胸闷情况,这些患者可能会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检查确诊为心肌炎。对于确诊为心肌炎的患者,只需要抗病毒治疗,再加上休息、营养支持和改善心肌营养代谢的方式,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够痊愈。只有极少数一部分患者,由于疏忽没有及时就诊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出现暴发性心肌炎,甚至累及生命。 心肌病主要是指心肌本身发生病态改变,大多数时候都是由于先天遗传或先天性异常,临床上最常见的如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往往这些患者并没有明确原因,而且多是年纪轻的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间出现。而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很多时候是出现心功能不全,出现胸闷,确诊心肌病之后,都是长期、慢性的治疗过程,而且目前的临床治疗也仅仅能够延缓或改善症状,并不能痊愈。
    2023-07-31
  • 风湿性心脏病能自愈吗(视频)

    风湿性心脏病能自愈吗
    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是指人体被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累及到心脏内膜或心脏瓣膜的一种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在早期,主要是由于机体抵抗力比较弱,这些细菌有机会侵入人体,在极早期时,只要提高免疫力,让细菌没有机会可以侵入,或有细菌侵入但在极早期机体抵抗力比较强时,可以抑制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但如果一旦累及到心脏,出现瓣膜受损,或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时,便不可能会自己愈合,因为心脏往往已经发生器质性改变,如心脏可能会变大,心脏瓣膜可能会由于细菌在局部聚集,引起瓣叶卷缩、粘连、增厚。由于细菌是成团聚集在一起,不管是药物还是通过其它方式,都比较难以深入到细菌团里,不可能自己好起来。 如果有心功能不全,可能通过药物来改善症状,但如果瓣叶受限,很明显出现了二尖瓣狭窄或其它情况,可能需要借助外科如进行瓣膜置换,彻底根除病灶。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