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优红

  • 母乳性黄疸妈妈多喝水可以吗(视频)

    母乳性黄疸妈妈多喝水可以吗
    患儿出现母乳性黄疸时,母亲多喝水并没有帮助。母乳性黄疸是良性黄疸,是纯母乳喂养的小儿在出生后3-5天出现的黄疸。黄疸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3周到3个月以内黄疸可自行消退,无需进行特殊处理,但需要与病理性黄疸进行鉴别。 病理性黄疸比母乳性黄疸出现时间早,通常在生后1-2天即可出现,且上升速度较快,黄疸值较高,超过正常标准。黄疸会出现退后复现,持续时间较长。正足月儿在2周以内黄疸会消退,早产儿在4周以内黄疸会消退。如果黄疸超过1个月以上仍未消退,需要警惕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原因较多,婴儿期间最早需要排除的病理性黄疸为先天性胆道闭锁症。黄疸患儿大便颜色变浅或者颜色变白,建议在出生后2-3个月内确诊,有助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2023-08-02
  • 母乳性黄疸有什么特征(视频)

    母乳性黄疸有什么特征
    母乳性黄疸在新生儿期间较常见,多数小儿在出生3-5天以后出现黄疸。一般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3周到3个月时恢复正常。母乳性黄疸需要与病理性黄疸区分,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部分患儿在24小时甚至12小时内即可出现黄疸。黄疸上升速度较快,且超过正常标准,或者黄疸消退又出现。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1个月,则为病理性黄疸。 此外,母乳性黄疸的小儿精神状况较好,以母乳喂养为主。大便颜色正常,没有大便颜色变浅、变白的现象,生长发育良好。如果母乳性黄疸超过1个月未退,则需要到医院检查患儿是否为病理性黄疸,做血生化检查。因小儿出生超过1个月,通过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不准确,通过血生化检查可以判断黄疸值。黄疸为直接胆红素升高还是间接胆红素升高,有助于疾病判断。此外,通常母乳停3-5天后,母乳性黄疸可较快下降,而病理性黄疸不会有特征性变化。
    2023-08-02
  • 婴儿黄疸晒太阳有用吗(视频)

    婴儿黄疸晒太阳有用吗
    通常晒黄疸没有特别用处。黄疸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婴儿黄疸值没有超过一定标准,对小儿没有影响,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母乳性黄疸较常见,不需要处理。病理性黄疸因为胆红素会透过血脑屏障,对婴儿神经发育、脑组织细胞造成影响,患儿需要进行治疗。 病理性黄疸患儿通常需要在医院进行光疗,常规光疗为蓝光光疗,需要将小儿衣服全部脱光,但生殖器、眼睛需要保护,其他部位充分暴露,放在保温箱里连续光疗。如果在家晒黄疸,也需要脱光衣服,皮肤充分暴露。不能隔着玻璃晒,蓝光经过玻璃会被吸收。且在家中不可能长时间暴露光疗,小儿容易感冒,且效果欠佳,因此不建议在家进行晒太阳。如果出现黄疸,需要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光疗。如果进行光疗,需要在医院进行正规蓝光光疗。
    2023-08-02
  • 2个月婴儿胃食管反流能接种疫苗吗(视频)

    2个月婴儿胃食管反流能接种疫苗吗
    2个月的小儿胃食管反流可以接种疫苗。6个月以内的小儿出现胃食管反流较常见,患儿进食后可立即出现呕吐,也可进食后一段时间再呕吐。呕吐物主要为胃内食物,包括奶汁,有时会有奶瓣,偶尔有少量胆汁性液体。此时患儿呕吐完精神状况尚可,可立即进食。普通胃食管反流并无明显不适,患儿可以接种疫苗。 此外,患儿呕吐后呕吐物带血,或有较明显胆汁样液体、有粪渣样液体,或者小儿伴有贫血现象。此时除生理性胃食管反流外,还需要考虑其他疾病,如食道裂孔疝或者消化道先天发育畸形。患儿需要到医院就诊,医生评估患儿是否需要做适当检查。平时可自行观察小儿的精神状况是否正常,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体重增长是否正常。如果各方面都正常,通常并无大碍。如果小儿发育欠佳,则需要去医院让专科医生评估是否有其他原因引起。
    2023-08-01
  •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视频)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为纯母乳喂养的小儿出现的黄疸,通常黄疸在小儿出生后3-5天出现,2周左右达到高峰,3周到3个月时黄疸消退。小儿除黄疸外,其他精神状况、吃奶、生长发育均正常。母乳性黄疸为良性黄疸,无需特殊处理。如果黄疸值高,不能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时,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5天。因母乳性黄疸停喂母乳3-5天,黄疸可出现明显下降。 此外,母乳性黄疸应与病理性黄疸鉴别。病理性黄疸主要特点为出现时间比母乳性黄疸早,通常在小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黄疸上升速度快、黄疸值高,或者黄疸退后又出现,持续时间长。正常足月儿2周内黄疸消退,早产儿4周内消退。 若儿童为异常黄疸,需要到医院就诊,检查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常见检查方式为抽血检查生化,检查黄疸具体值,以及升高的黄疸为直接胆红素为主还是间接胆红素为主,是否有肝功能损害。如果为直接胆红素为主或者伴有肝功能损害,则并不是母乳性黄疸,需要进行其他病因检查。
    2023-08-02
  • 母乳性黄疸4个月未退是怎么回事(视频)

    母乳性黄疸4个月未退是怎么回事
    母乳性黄疸为良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对患儿没有影响。母乳性黄疸出现时间在小儿出生后3-5天,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一般在3周到3个月以内消退。如果母乳性黄疸超过4个月未消退,则考虑为病理性黄疸。常见的病理性黄疸原因为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可以表现为大便颜色变浅,甚至变成陶土色,大便颜色较白。母乳性黄疸为良性黄疸,并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为胆道闭锁,需要早期诊断,建议在婴儿期的前2-3个月诊断,如果超过此时间诊断,患儿治疗效果则会较差。 总之,如果小儿黄疸4个月未退,不一定考虑母乳性黄疸,需要去医院化验血生化,检查黄疸是直接胆红素高还是间接胆红素高。
    2023-08-02
  • 肚子疼做什么检查(视频)

    肚子疼做什么检查
    腹痛检查与具体导致疼痛的原因有关,具体如下: 1、功能性腹痛:患儿通常存在慢性腹痛,疼痛时有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查体并无阳性体征。患者到医院做初步检查,如血常规、超声检查均正常。如果从症状上判断为功能性腹痛,并不需要做过多检查,无需过度焦虑,平时通过饮食改善以及改变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调整,腹痛即可缓解; 2、器质性腹痛:根据疼痛部位,疼痛持续时间以及疼痛性质,是否有放射痛,及伴随症状,如是否有呕吐、腹泻、便血、发热情况,初步判断疾病,根据判断的疾病再做具体检查。如家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患儿经常上腹痛,有餐后痛或者夜间痛、饥饿痛表现。此时需要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做碳13呼气试验。部分患儿需要做胃镜检查,明确是否有慢性胃炎以及胃溃疡表现。此外,如果患儿合并腹胀、呕吐,需要做腹部立位片或者上消化道造影,以及需要做抽血化验,如血常规、CRP,即C-反应蛋白。初步判断患儿是否有炎症性疾病,以及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2023-08-02
  • 小儿肚子疼怎么办(视频)

    小儿肚子疼怎么办
    小儿腹痛处理方法与腹痛与腹痛原因有关,具体如下: 1、功能性腹痛:如果小儿长平时反复在脐周部位出现疼痛,没有明显呕吐、腹胀、便血。且精神、食欲状况都正常,则考虑为功能性腹痛。少数注意饮食即可改善腹痛症状,部分患儿存在食物不耐受或者过敏。回避过敏食物,腹痛症状即可改善; 2、神经、精神紧张有关:部分患儿在考试期间会出现明显腹痛,此时需要注意避免给予患儿过多压力,让其放松,腹痛症状可好转; 3、有饱胀感觉:可以适当给予促动力药,有上腹痛表现,可以给予抑酸剂或者胃黏膜保护剂; 4、其他器质性疾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治疗,普通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需要明确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如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随后再给予抑酸以及保护胃黏膜的对症治疗。
    2023-08-02
  • 幼儿肚子疼是什么原因(视频)

    幼儿肚子疼是什么原因
    幼儿腹痛常见原因如下: 1、功能性腹痛:患儿到医院做抽血检查或者B超检查,均正常,且精神状况较好、进食正常,则为功能性腹痛。功能性腹痛为慢性腹痛,一般病程大于2个月,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又包括餐后不适综合征,以及上腹痛综合征。部分患儿表现为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反酸、腹痛。而肠易激综合征,除腹痛外,还伴有大便性状的改变,可以是腹泻,也可以是便秘,而且腹痛不会随排便后缓解。此外,还包括功能性便秘,患儿可出现腹痛,但腹痛在排便后可缓解; 2、其他器质性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疾病,如果小儿出现食欲较差、呕吐、体重下降,或者大便带血等。需要去医院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
    2023-08-02
  • 下消化道出血鉴别诊断(视频)

    下消化道出血鉴别诊断
    下消化道出血指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下部位出血,引起下消化道出血原因多,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原因。具体鉴别诊断如下: 1、新生儿期间: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为感染性肠炎、细菌性肠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牛奶蛋白过敏,以及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2、婴儿以及儿童期:常见原因包括便秘引起的肛裂、痔疮、急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结肠息肉。其他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炎症性肠病、血管畸形或者肠套叠疾病、过敏性紫癜均可导致下消化道出血; 3、青少年:病因与婴幼儿时期相近。 总之,主要通过病史询问以及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白蛋白,以及肠道超声检查鉴别出血原因。根据不同疾病,选择的检查不同。如通过病史询问,发现为肠息肉引起,可直接通过肠道超声检查明确,或者直接进行肠镜检查。如果在肠镜下发现肠道息肉,可以同时进行肠息肉的摘除手术。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