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

  • 主动脉瓣狭窄诊断依据(视频)

    主动脉瓣狭窄诊断依据
    主动脉瓣狭窄有以下诊断依据: 1、表现为胸闷或者晕厥的症状,供血不足导致心脏冠脉供血不良或者大脑供血跟不上,引起晕厥; 2、心脏彩超,心脏彩超作为主动脉瓣狭窄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心脏彩超观察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瓣叶开放的范围、开口面积、监测心脏功能; 3、心电图,合并冠脉病变,导致冠脉缺血在心电图上会表现出异常; 4、胸片,合并左心室增大,会表现为烧瓶状。
    2023-07-31
  • 主动脉瓣狭窄的脉搏特点(视频)

    主动脉瓣狭窄的脉搏特点
    主脉瓣狭窄的病人的体征特点,听诊有很强烈的喷射状杂音,颈后或锁骨上窝传导,狭窄程度越重,喷射音越响,如果合并有心衰的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症状可能不是很明显,量血压时脉压差较小,在10-20mmHg左右。主动脉瓣狭窄可能是先天导致,例如风湿,风湿性心脏病为后天引起,也可能为老年性退行性病变导致主动脉瓣钙化引起主动脉瓣狭窄。
    2023-07-31
  • 主动脉瓣狭窄术后并发症(视频)

    主动脉瓣狭窄术后并发症
    主动脉瓣狭窄术后并发症与心内直视手术所有的并发症相同,具体如下: 1、术后心脏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低,不能维持生命体征,伴随脑部症状,卒中或术后血栓、微栓因子进入脑部,合并有脑血管意外等症状; 2、感染,心脏手术需要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对人体打击非常大,术后人体的免疫功能较差,现在所有的病人都会合并感染,例如肺部感染,血液感染等。
    2023-07-31
  • 什么人容易得主动脉夹层(视频)

    什么人容易得主动脉夹层
    导致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很多,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主动脉壁的弹力纤维层发生囊性病变。外因,例如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最常见为高血压,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占主动脉夹层病人的70%-90%。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非常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1、高血压病人的血管壁长期处于应急状态,血压一波动容易产生撕裂,导致主动脉夹层; 2、结缔组织病,例如马凡综合征最多见,马凡综合征的病人特点身高较高,骨骼很长,伴有血管病变。马凡综合征的病人发生急性主动脉夹层约有30%-40%,马凡综合征在所有的主动脉夹层的病因为7%-9%左右; 3、先天性主动脉瓣疾病,据研究表明先天性的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导致主动脉夹层形成几率比正常主动脉瓣的病人高9倍; 4、直接的损伤,像胸部的外伤可能会直接导致主动脉夹层,包括医源性主动脉夹层形成,例如造影,导丝鞘管在主动脉里面穿行,可能会诱发主动脉夹层形成; 5、孕妇妊娠中晚期也可能合并主动脉夹层,具体的原因还不明确,考虑跟妊娠中后期心血容量和心排出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有关; 6、可能跟年轻人吸毒有关; 7、大动脉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梅毒等炎症所导致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壁间血肿,主动脉外科学里将主动脉壁间血肿列为主动脉夹层的先兆症状,或另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合并有主动脉壁间血肿需高度警惕,及时处理。
    2023-08-02
  • 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怎么治疗(视频)

    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怎么治疗
    临床上遇到主动脉瓣又狭窄又关闭不全的问题,就好像一扇门,无法打开和关闭,即为狭窄合并关闭不全,主动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治疗方法如果需要手术都要做换瓣手术,瓣膜置换现在已经很成熟,而且现在已经引进了TAVI手术,即微创主动脉瓣置换,不用开刀,手术创伤非常小。 主动脉瓣手术有以下适应症: 1、主动脉瓣狭窄或者关闭不全,达到中度以上合并临床症状,例如胸闷痛或者晕厥病史等。 2、主动脉瓣狭窄或者关闭不全,达到重度合并左心室增大或者心衰,及时手术治疗。TAVI手术现在国内的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级,一般对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病人,国内60岁以上或者65岁以上才建议做TAVI手术,因为TAVI手术是通过瓣膜支架放进去来完成瓣膜置换,在国内是非常成熟的技术。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