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民

  • 隐匿性肾炎需要治疗吗(音频)

    隐匿性肾炎需要治疗吗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隐匿性肾炎往往是通过体检才发现的肾炎,具体表现是单纯血尿、微量蛋白尿或者血尿加微量蛋白尿,这种情况下大多不需要治疗。如果蛋白排泄率超过0.5g甚至到了1g/24h,治疗的措施主要是用特殊的降压药物。尽管没有高血压,这些降压药物依然能够独立于血压以外的降低蛋白。所以隐匿性肾炎可以认为可不治疗或者仅需要降压药物治疗,但是这些药物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隐匿性肾炎问题,只是能够缓解蛋白尿,对血尿影响不大。谈到治愈率的问题,可以说作为慢性肾炎之一即隐匿性肾炎,只能够控制,不可治愈。
  • 肾炎患者可以进行艾灸治疗吗(音频)

    肾炎患者可以进行艾灸治疗吗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如果一个患者得了肾炎,主要表现就是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以及一过性的氮质血症或者持续缓慢的氮质血症。这时要预防感染,而艾灸害怕患者由于末梢神经炎、末梢神经不敏感出现烫伤,加重感染等,所以并不鼓励患者接受艾灸治疗,而且没有肯定的证据说艾灸能够缓解肾脏病、水肿、高血压等等。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鼓励,也不提供艾灸的部位,因为这些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常常会带来新的损害。如果得了肾炎还是建议到医院的进行评估,看一看有没有继发的因素,特别是蛋白尿比较明显的还是建议做肾穿刺,因为肾炎的病理类型非常复杂,治疗方法也不同,预后也不一样。
  •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音频)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损害肾脏可以累及肾脏所有的结构,因此会出现不同的病理改变以及临床阶段。糖尿病肾病根据尿蛋白的排泄以及排泄的多少划分为5期,1期是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2期是正常白蛋白尿期,1、2期也叫做亚临床期,也就是在临床上很难察觉到。3期后叫做持续的微量白蛋白尿期,4期指蛋白尿持续增多,24小时定量大于0.5g,病理上出现解典型的KW结节。5期是肾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期,其中4期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进入4期后病情是进行性发展或者叫持续性发展,将进一步发展到尿毒症期也就是糖尿病肾病的5期。所以3、4期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阶段,由于1、2期很难察觉到,因此3期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使用降糖、降压药物控制,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血白蛋白也会降低,病人肿的比较厉害。
  •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多喝水吗(音频)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多喝水吗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发展到晚期,导致肾小球硬化,肾脏排水、排钠、排毒出现困难而出现全身水肿,特别是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标志,严重时可以出现继发的肾病综合征。这种情况下特别是水肿时要限制喝水,喝水越多则水肿越厉害,甚至会出现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和腹水,出现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是不是可以喝水,取决于肾脏有没有排水障碍,取决于体重会不会进行性增加。如果在糖尿病的早期还没有大量蛋白尿时,肾功能正常,并不影响排水、排钠、排毒。这时喝水多少都没有问题,但是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过多饮水就会加重病情,这时要适当限制饮水,同时要限制钠盐的摄入。
  •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主张使用胰岛素降糖(音频)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主张使用胰岛素降糖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较难控制时主张使用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胰岛素是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糖尿病肾病特别是大量糖尿病肾病阶段,肌酐有可能出现上升,这时口服的降糖药物有可能会带来致死性低血糖的风险,主要是口服药在体内降解、排出受到了肾功能的影响,会持续的降低血糖导致严重的低血糖或致死性低血糖,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低血糖很容易昏迷,当意识到低血糖的时候可能连打电话、叫人的力气都没有甚至在睡梦中就去世,因此低血糖是可怕的。当CKD3期也就是血肌酐>133μmol/L的时候,口服的降糖药物大多数就不能再继续使用,少数可以使用的药物也要考虑减量或者停用、慎用。而胰岛素是唯一可以全程使用的降糖药物,在肾功能不全的阶段需要根据血糖的水平以及肾功能水平做适当的调整,通常都会减少剂量,其目的也是为了防止低血糖。
  • 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胀怎么回事(音频)

    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胀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如果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出现腹胀,也就是肚子胀,主要原因有两个:1、可能是糖尿病本身的影响导致胃肠轻瘫,也就是胃肠蠕动无力。2、可能是糖尿病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导致的腹水,严重的腹水会造成腹胀,腹部膨隆。出现这个情况以后建议到医院可以做两个检查:1、立位平片,看有没有由于肠梗阻或者肠蠕动减慢造成的肠不全梗阻以及气液平。2、做B超,腹部的超声容易发现腹腔内有没有积水或者积液,当出现这些问题以后可以针对性使用胃肠动力药、促排便药物,或者使用利尿剂,使用静脉输白蛋白等解决低蛋白血症,配合利尿剂解决相关问题。
  • 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有什么风险(音频)

    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有什么风险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导致的糖尿病肾病,现在已经成了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或者主要元凶,而在此之前慢性肾炎导致的肾衰竭是第一位的,但现在糖尿病肾病变成第一位。但是糖尿病肾病换肾的风险要远远大于非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因为糖尿病肾病患者面临的问题更多:1、换肾解决不了糖尿病的问题,新换的肾同样会出现糖尿病肾病。2、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大多有血管的动脉硬化,血管条件并不好。3、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时血糖会失控,很多免疫抑制剂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4、糖尿病的肾病的病人白细胞的功能也就是抵抗力很差,会出现严重的感染,感染的发生率也高于非糖尿病的患者。因此,综合上述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时要慎重。
  • 为什么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脚肿了(音频)

    为什么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脚肿了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持续十年以上,血糖慢慢侵蚀到血管导致血管硬化、闭塞、玻璃样变,使肾脏漏出大量蛋白,并且水钠排出障碍。这个时候有两个突出的变化:1、糖尿病肾病的病人会有大量的蛋白丢失,是通过尿液丢失。2、由于肾脏排水、排毒障碍,造成水和钠潴留在体内,再加上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就从血管内移到血管外,就会出现水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水肿可以理解为一种继发性的肾病综合征,也就是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以及严重的水肿,符合肾病综合征的特点,但它是一种继发的肾病综合征。这种水肿除了水钠潴留,也就是水分过度贮留在体内,由于低蛋白、低渗透压导致水分移动在组织间隙中,在组织间隙的水分可以随着重力的不同进行顺应重力的分布,比如长期站立就是脚肿,如果是卧床,就是腰背部肿。
  •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音频)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损害肾脏可以累及肾脏所有的结构,因此会出现不同的病理改变以及临床阶段。糖尿病肾病根据尿蛋白的排泄以及排泄的多少划分为5期,1期是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2期是正常白蛋白尿期,1、2期也叫做亚临床期,也就是在临床上很难察觉到。3期后叫做持续的微量白蛋白尿期,4期指蛋白尿持续增多,24小时定量大于0.5g,病理上出现解典型的KW结节。5期是肾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期,其中4期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进入4期后病情是进行性发展或者叫持续性发展,将进一步发展到尿毒症期也就是糖尿病肾病的5期。所以3、4期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阶段,由于1、2期很难察觉到,因此3期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使用降糖、降压药物控制,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血白蛋白也会降低,病人肿的比较厉害。
  • 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有什么风险(音频)

    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有什么风险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导致的糖尿病肾病,现在已经成了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或者主要元凶,而在此之前慢性肾炎导致的肾衰竭是第一位的,但现在糖尿病肾病变成第一位。但是糖尿病肾病换肾的风险要远远大于非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因为糖尿病肾病患者面临的问题更多:1、换肾解决不了糖尿病的问题,新换的肾同样会出现糖尿病肾病。2、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大多有血管的动脉硬化,血管条件并不好。3、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时血糖会失控,很多免疫抑制剂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4、糖尿病的肾病的病人白细胞的功能也就是抵抗力很差,会出现严重的感染,感染的发生率也高于非糖尿病的患者。因此,综合上述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时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