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春

  • 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视频)

    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
    直肠癌患者均希望可以被治愈,但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包括以下方面:1、疾病因素:疾病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通常对于早期患者治疗,治愈率可达到80%甚至90%以上,若为晚期患者,可能治愈率相对偏低;2、医院、医生因素:直肠癌手术要求医生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属于有明确解剖层次要求的手术,医生能否做到全直肠系膜切除也会影响患者预后。此外,针对术前分期诊断,医生仔细程度也比较重要,进行手术目的为治愈疾病,避免术后短时间内疾病复发或转移。通常需针对患者病期制定整体诊疗方案,可能术前需进行化疗,甚至现在提出将所有术后治疗包括化疗,均在术前进行,患者术后总体治愈率较高。因此,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包括疾病因素、所在医院及医生水平,还包括患者整体免疫、体质等因素。
    2023-08-02
  • 结肠癌怎么避免(视频)

    结肠癌怎么避免
    结肠癌不能绝对避免,但研究表明部分因素与结肠癌发生有关,包括肥胖,摄入肉食、蛋食、奶食过多,而摄入蔬菜不足,以及久坐、久躺、运动不足,均与结肠癌发生有关。而与结肠癌发生重要的因素为年龄,对于年龄偏大人群,无论国内或国际均有每年规范进行查体的指南,要求男性40岁、女性45岁开始每5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可在较大程度上发现早期结肠癌,患者甚至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肠镜下即可将疾病彻底治愈。即便发现相对偏晚,手术治疗效果也比较好,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通常我国癌症早期发现率比较低,与40岁以上人群没有每年规范体检有关。如日本癌症发病率比中国高,日本胃癌早期发现率为81%,但治愈率可达到89%,而中国胃癌早期发现率只有12%,彻底治愈率为23%。巨大差距利用手术方法、化疗药物,均没有办法解决,只有在40岁开始每2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才能提高胃癌治愈率。
    2023-08-02
  • 结肠癌术后半年拉肚子怎么办(视频)

    结肠癌术后半年拉肚子怎么办
    通常结肠癌手术后,患者发生大便习惯改变情况比较多见,如便秘或拉肚子即腹泻。若患者出现腹泻,常见解决办法如下:1、调节肠道菌群:建议患者长期服用益生菌如四联活菌,同时部分酸奶也可经常饮用,重点在于调整肠道菌群。由于肠道长度、形状发生改变,肠道菌群也出现变化,从而造成大便习惯改变,需努力恢复肠道菌群;2、缓解症状:若患者未恢复肠道菌群,可服用思密达缓解相关症状;3、调整生活习惯:生活中留意导致腹泻的食物,注意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4、调整心态:如部分患者可能在比较紧张的时候易腹泻,建议结肠治疗术后患者保持开朗、积极心态,因结肠癌治愈率较高,无需过于紧张。
    2023-08-02
  • 肠癌怎么治疗(视频)

    肠癌怎么治疗
    针对于肠癌治疗,若为早期患者,可能比较适合进行手术;若为中期患者,可能需在术前进行化疗、放疗,再进行手术通常治疗效果相对较好。若为晚期患者,肠道完全堵塞或穿孔、出血等,也需进行手术治疗。此外,还需以全身化疗、免疫治疗等新型靶向药物治疗为主。针对不同肠癌患者需制定诊疗方案,对于中晚期患者需相关科室如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共同进行多学科讨论,称为MDT。制定出适合疾病的完整治疗计划并有序开展,通过各学科医生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因此,若为肠癌患者且处于中晚期,甚至不明确病情程度的患者,均需给予多学科讨论,拟定治疗方案。
    2023-08-02
  • 便后出血是肠癌吗(视频)

    便后出血是肠癌吗
    便后出血不一定为肠癌,但也不排除肠癌的可能。通常肠癌导致便后出血需与痔疮进行区分,主要内容如下:1、痔疮:特点为大便时会出现鲜血滴出或纸巾上带有鲜红色血液,属于肛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直肠癌:癌肿表面因大便作用,出血后会发生感染,感染后形成脓液,附着在大便表面,称为黏液脓血便,指白色脓液中混杂红色。通常需要明确血的性质,若为鲜红色且比较纯粹的血液,则痔疮可能性居多。若为黏液脓血在大便后期出现,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明确诊断。
    2023-08-02
  • 结肠癌的淋巴转移常见吗(视频)

    结肠癌的淋巴转移常见吗
    结肠癌淋巴转移较常见,通常淋巴转移与病变浸润深度,即局部T分期有直接关系,若为T1、T2分期淋巴结转移概率比较小,一旦达到T3则淋巴结转移概率可达到40%左右。若病变已穿透肠壁,发生淋巴结转移概率会更大可达到60%-70%。癌肿转移到淋巴结,指癌细胞已不在肿瘤原处而是到肠道旁淋巴结内,癌细胞可顺淋巴液回流到血管,在静脉循环系统中癌细胞还会随血流回到肝脏,甚至回到心脏,从而进入其他器官,即淋巴结一旦出现转移,患者全身潜在转移可能性较大。对于现代医学手段,如准确增强CT或磁共振只能发现直径0.5-1cm的肿瘤,而实际转移到远处器官的癌细胞,可能为成百上千个且肉眼及CT检查均无法发现。因此患者手术前或手术后进行胸部CT或上腹部CT检查,明确肺脏或肝脏内有无转移灶属于粗略检查。而进行化疗及全身治疗对于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重要,即便CT没有发现病灶,也需将可能存在的病灶消灭。
    2023-08-02
  • 乙型结肠癌的症状(视频)

    乙型结肠癌的症状
    乙型结肠癌即乙状结肠癌,属于结肠癌的一种类型,通常将整体大肠癌分为直肠癌与结肠癌,乙状结肠癌主要症状为梗阻与出血,待腹部可以触及到肿块或已经出现明显穿孔,则病变已经错过早期。早期乙状结肠癌症状为腹胀,患者感觉不通或大便终末期在表面存在脓血覆盖。通常从肛门开始15cm以内称为直肠癌,15cm以外称为乙状结肠癌。乙状结肠的长度没有具体数字,因患者肠道长度均不相同,部分患者可长达半米称为先天性结肠冗长,而部分患者结肠比较直。但乙状结肠癌症状与结肠癌症状没有较大的本质区别,均属于结肠癌类型。
    2023-08-02
  • 盲肠癌会有什么症状(视频)

    盲肠癌会有什么症状
    盲肠癌通常指右半结肠癌,又称升结肠癌,属于结肠癌的一种。所有结肠癌均会存在比较类似的症状,包括以下方面:1、梗阻:患者会有腹胀感,主要是由于肠道内生长肿瘤导致堵塞而引起;2、腹痛:通常疼痛并非由肿瘤直接产生,而是因肿瘤引起部分梗阻导致上方肠壁增强蠕动,肠内容物通过时产生的疼痛。肠管器官特点为用刀割也不会有疼痛感,但若收缩、牵拉时,患者会有腹部绞疼感;3、血便:患者大便颜色发黑,长时间会导致明显贫血现象;4、肿块:对于少数偏瘦患者,可能会在腹部触及到肿块。无论梗阻、疼痛、贫血以及肿块,均不属于盲肠癌早期症状,因病变只有"花生米"大小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因此,结肠癌患者早期没有症状,建议按时查体,才能发现早期结肠癌。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