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igd型(音频)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igd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因此WHO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骨髓瘤,也叫浆细胞瘤。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过度生成。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益,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多发性骨髓瘤根据免疫球蛋白分型可以分为八型,I系D型是其中的一种非常少见仅占1.5%。瘤细胞分化较差,易并发浆细胞性白血病几乎百分之百合并肾功能损害生存期短。
  • 什么是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音频)

    什么是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小板增多症是指血小板计数超过正常值上限,以黏膜出血为主,如血尿、胃肠出血、鼻出血也可以有关节出血、血小板肌肉出血、手术后出血不止等。血小板增多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上在某些生理状态如运动后以及不同类型的急慢性疾病时,均有可能使血小板数升至400×10^9/L以上称为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原因可能由于疾病因素,比如继发于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或溶血恶性肿瘤骨髓纤维化等,也可以激发缺铁性贫血,各种炎性疾病。除了疾病因素,药物因素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增多。注入肾上腺素可以在保持血小板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使机体内血小板从脾脏进入血液而产生短暂的血小板升高。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或者早产儿婴儿维生素E缺乏、骨质疏松、脾切除术后运动后等都可以出现继发性的血小板增多。
  • 6个月宝宝贫血吃什么(音频)

    6个月宝宝贫血吃什么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六个月宝宝贫血一般是因为缺铁引起的,可以给宝宝多吃含铁高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动物肝脏、动物血、菠菜、木耳等。六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开始增加辅食,因此可以适当的增加肝泥和猪血、蛋黄、肉末等辅食,也可以加入南瓜、红枣泥、蒸苹果、红薯等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另外可以服用补铁的口服液,在宝宝辅食里加入适量捣碎的铁之缘片,这是小儿贫血常用的营养铁剂,温和不刺激,能更快的补铁,提高血红蛋白。服用铁剂时要注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达到足量。
  • 怀孕贫血吃什么好得快(音频)

    怀孕贫血吃什么好得快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孕妇贫血多是由于缺铁所导致,可以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蛋类等。另外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枣、橘子等均含有丰富的铁质。民间也常用桂圆肉、大枣、花生作为补血食品。为了促进铁质的吸收,也可吃些酸性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酸菜等。维他命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所以维他命C的摄入量也要充足,贫血者最好不要喝茶,多喝茶会使贫血症状加重。牛奶及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
  • 血小板压积偏低怎么办(音频)

    血小板压积偏低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也是血细胞中最小的一种,平均直径只有2-4μm。由于形状呈两面微凹,椭圆形或圆盘形,所以被称为血小板。血小板是从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的片段所形成的。当我们受伤或者其他的原因引起血管破损的时候,大量血小板会马上聚集在血管破损处,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堵在血管裂口的地方。另外血小板还会释放出促使血管收缩和血液凝固的物质,防止血液从破损的地方流出。血小板压积是血小板平均体积与血小板计数的乘积。临床上做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测定,血小板压机受到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的影响,血小板压积降低可能是血小板平均体积升高,见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也可能是血小板升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治疗和化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
  • 红细胞总数偏高怎么回事(音频)

    红细胞总数偏高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总数偏高,可以见于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和绝对性红细胞增多。相对性红细胞增多主要是因为血浆容量减少,是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血液浓缩所致,见于大量出汗、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大面积烧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崩症等。绝对性红细胞增多,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继发性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原发性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高山居民、登山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因缺氧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所致。 病理性增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长期缺氧导致,也可见于某些肿瘤。原发性红细胞增多,主要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其特点是红细胞持续性显着增多,全身总血量增加,同时白细胞和血小板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 白血病血常规有什么异常(音频)

    白血病血常规有什么异常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白血病的血常规,可以出现典型的改变。典型血象显示贫血,血小板及白细胞质与量的改变。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显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片中有时可以见到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呈减少,也有少数的病例可以轻度的增多。血小板的变化,白血病的早期血小板数目可以正常或者轻度减少,到了中晚期可有明显的减少,低于10×10^9/L。血小板的大小不等、畸形,有巨型血小板,白细胞的变化最为复杂,白细胞最多时可以达到300×10^9/L以上,也可以减少至(0.2-0.3)×10^9/L。急性白血病初期,白细胞数一般比较低,晚期多数偏高。如果白细胞总数特别高或者特别低时,往往病情严重,治疗困难,疗效比较差。在周围血中可以出现急性白血病细胞,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重要依据。急性白血病细胞主要为原始细胞和早幼粒细胞,称之为幼稚细胞。在白细胞总数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在白细胞低时,往往要经浓缩涂片或者在尾部才能找到白血病细胞。这些是白血病血常规发现的异常情况,所以如果出现了上述的改变,要及早的做骨髓检查,明确诊断以及早期治疗。
  • 白血病白细胞高还是低(音频)

    白血病白细胞高还是低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白血病是骨髓恶性克隆性疾病,大部分的患者发病时白细胞是高,而且要远远的高于正常值,也就是10×10^9/L。比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或者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白细胞都可以出现显增高。急性白血病时可以见到原始细胞明显的增高,外周血同样可以见到数量多的原始细胞,确诊白血病还是比较容易。但是也有少量的白血病,白细胞是在正常范围,或者出现偏低的状况。这个时候要注意区分白细胞的形态,是否有原始细胞的出现,如果骨髓增生也是减低,就称之为低增生性白血病。低增生性白血病发病率为5%-10%,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起病比较隐匿,血象都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为增生减低。与再生障碍性的区别是低增生性白血病的原始细胞要大于20%。经骨髓活检证实没有骨髓纤维化,多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是骨髓增生活跃,复发的时候又可以出现低增生。所以白血病白细胞高还是低不是主要的诊断依据,而是看原始细胞数量多少,只要是原始细胞20%,就可以诊断白血病。
  • NKT细胞淋巴瘤如何分期?(音频)

    NKT细胞淋巴瘤如何分期?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NKT细胞淋巴瘤由于具有临床异质性和多种预后因素,因此临床亚型多种多样,可分为鼻和鼻型,鼻和非鼻型,上呼吸道、消化道和非上呼吸道、消化道型,鼻和节外型,T分期系统最初用于鼻及鼻腔的B细胞淋巴瘤,被推荐用于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T1指肿瘤局限于鼻腔,T2指肿瘤侵犯到上颌窦、前组筛窦、硬腭。T3指肿瘤累及后组筛窦、蝶窦、眼眶、上牙槽骨、面颊、上颊间隙。T4指肿瘤累及下牙槽骨、后颊间隙、颞下窝、鼻咽或颅窝,这个分析系统很好的显示了肿瘤的局部累及程度。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原因(音频)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原因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红蛋白浓度指单位体积血液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为一种含色素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主要成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成年男性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生理性偏高,可见于新生儿、体力劳动者、高原地区居民。病理性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以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等。另外,严重的腹泻、呕吐、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也可以造成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某些药物的应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伯氨喹、维生素K、硝酸甘油等,也可以造成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