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黎黎

  • 脑血栓脚肿(音频)

    脑血栓脚肿
    讲解医师:唐黎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脑血栓患者如果发生脚肿,一般是在瘫痪侧的肢体。瘫痪侧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是最常见的原因,会发现患者下肢明显肿胀,皮肤颜色发红或者发紫,触之皮温升高。完善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可以发现深静脉血栓,或者是肌间静脉血栓。这种血栓如果脱落,回流到肺部,可能会引起肺栓塞,导致患者死亡,所以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处理原则是抬高患者下肢,帮助血液回流。如果没有禁忌症,可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一次4000单位,一天两次。并且请血管外科会诊,看有无放置腹主动脉支架,拦截血栓的指征。其他还有引起脚肿的原因,比如低蛋白血症,常见于营养不良的患者,患者双下肢会同时出现浮肿,并且有明显的凹陷性,皮肤稍微苍白,不同于深静脉血栓。这种情况要积极补充蛋白,可以口服蛋白粉,或者静脉输注白蛋白,增加饮食中的蛋白含量,比如可以吃牛奶、鸡蛋、肉类等。
  • 治疗癫痫病的费用(音频)

    治疗癫痫病的费用
    讲解医师:唐黎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癫痫病治疗产生的费用主要和选用的药物有关。如果是原发性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首选的药物是丙戊酸钠,一个月的花费在十几元到一百多元不等,主要看选择的药物是国产还是国外进口。如果是继发性癫痫,有明确病因的而且是部分性发作,则首选卡马西平,一个月的治疗费用在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如果想避免较大的副作用,比如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都对血象、肝功能有较大的影响,则可以选用比较新型的二线药物,如左乙拉西坦,副作用较少,但是价格昂贵,一个月的治疗费用在600-1500元不等。
  • 帕金森异动症治疗(音频)

    帕金森异动症治疗
    讲解医师:唐黎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帕金森异动症属于晚期运动并发症,主要有三种形式,治疗办法也有所区别:\n第一、剂峰异动症,这种情况下是和用药过量有关,可以适当减少多巴用量。主要是减少单次剂量,必要时可以增加次数。也可以加用金刚烷胺或者氯氮平。\n第二、双相异动症,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多巴控释剂型换用成普通常释剂型,加用半衰期较长的多巴受体激动剂,可以缓解这种剂末异动症。\n第三、肌张力障碍,这种情况可在睡前服用复方左旋多巴控释剂,或者是长效多巴受体激动剂,或者在起床前,服用弥散型的多巴丝肼片或标准片。
  • 经常头痛睡一觉就好了是什么原因(音频)

    经常头痛睡一觉就好了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唐黎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患者经常头痛,如果睡一觉就好了,最常见的原因是发生了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血管性头痛,目前发病机制还未能完全研究清楚,考虑可能和血管收缩、扩张功能障碍有关,和脑内的神经递质分泌异常也可能有关,和三叉神经的功能紊乱也有一定联系。\n这种头痛会有一定的诱因,比如睡眠不足(熬夜)、饮酒、吹风受凉,还有情绪不佳,伴有焦虑和抑郁,以及空气质量差、不流通还闷热。头痛发作时,大部分患者睡一觉都可以在次日好转,也有些患者需要口服止痛药来止痛处理。如果患者以往未曾就诊过,发生这种头痛时建议到医院完善头颅CT检查,排除其他可能的器质性疾病,比如脑肿瘤、脑出血等,头颅CT正常才可以诊断血管性头痛。
  • 重症肌无力是绝症吗(音频)

    重症肌无力是绝症吗
    讲解医师:唐黎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重症肌无力不是绝症,是一种可治性疾病,是获得性的自身免疫病,主要的病变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其病因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损所引起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部分或者全身的骨骼肌无力,无力具有波动性,有病理性易疲劳,晨轻暮重,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这种疾病的治疗要完善胸腺CT检查,如果患者有胸腺增生或胸腺瘤,应考虑手术切除胸腺,之后再给予对症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明显,可以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也可以使用丙种球蛋白或者血浆置换,同时使用胆碱酯类抑制剂改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症状都可以缓解,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对正常寿命影响不大,但如果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死亡率就比较高。
  • 儿童脑炎的判断方法用挠脚心行吗(音频)

    儿童脑炎的判断方法用挠脚心行吗
    讲解医师:唐黎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儿童脑炎的判断方法并不是挠脚心,挠脚心是一种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是用来检查下肢的病理征是否为阳性的,一般是判断巴彬斯基征,这种体征阳性的标志是提示有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可以是脑部损害,也可以是脊髓损害。当脑炎患者有脑实质受到损伤时,对侧下肢的巴彬斯基征可以为阳性。\n判断儿童脑炎比较基础的方法是:\n首先,询问病史,患者有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n其次,做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以脑膜刺激征检查为主,观察患者有无颈项强直,然后克氏征和布氏征是否为阳性。\n最后,完善头颅磁共振以及腰椎穿刺术检查,脑炎在磁共振上可能会显示为异常信号,腰椎穿刺术可能会提示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以及糖和氯化物、蛋白等指标发生变化。
  •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音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唐黎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于普通的脑实质内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者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从病因上看,其分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前者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多位于脑底的动脉环处,以先天性动脉瘤最为多见。其他的还有脑血管畸形,主要是动、静脉畸形以及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动脉夹层、血管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等。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则多是由外伤或者脑实质内出血,导致血液破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此疾病的主要表现是突发的剧烈头痛,患者常描述头痛是一生中感受过最剧烈的头痛,呈爆炸样,患者除了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外不伴有局灶性体征。完善头颅CT检查可以发现蛛网膜下腔有高密度影,腰穿可以提示出现血性脑脊液。
  • 老人痴呆晚期的具体表现(音频)

    老人痴呆晚期的具体表现
    讲解医师:唐黎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老人痴呆指老年痴呆,具体的名称是阿尔茨海默病,是一旦出现就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晚期患者的主要表现是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以及执行能力丧失,记忆力差,对刚发生的事情基本无法记住,远记忆也受损,无法回忆小时或者久远的往事。同时执行空间能力非常差,无法正常画图、画出钟表,对时间、地点、人物可能都会出现定向障碍,比如出门记不清回家的路,对亲近的人想不出名字或者不认识。还伴有一定程度的精神障碍,常出现幻觉,并且有妄想、攻击倾向、易激惹。到终末期是四肢僵硬、卧床不起,大、小便不能自控,完全丧失与外界交流的能力,需要家人长期照顾,最后死于肺部感染、褥疮等严重并发症。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寿命(音频)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寿命
    讲解医师:唐黎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寿命一般在确诊以后多有5年左右,少数患者也可以活到10年以上。\n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运动神经元病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的临床特征是有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损,表现为双上肢远端的肌肉萎缩起病,此后逐渐扩展可以使肌萎缩和肌无力累及全身,最终会有咽喉肌以及呼吸肌受累,导致患者无法吞咽以及无法呼吸,需要使用胃管鼻饲食物维持生命,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通气和换气功能。患者在病情进行性加重以后,在5年左右大多是死于呼吸肌麻痹导致的呼吸衰竭或者严重的肺部感染,如果患者及时治疗,使用呼吸机维持较好,也有可能是寿命延长到10年以上。
  • 肢体震颤怎么回事(音频)

    肢体震颤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唐黎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震颤是神经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其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1、帕金森病引起的肢体震颤,这种疾病为一种锥体外系疾病,震颤可能是其最早的表现以及首发症状,也是最主要的表现。其症状为静止性震颤,也就是肢体远端在静止、不活动时容易出现震颤,频率一般3-5HZ每秒,在活动后可减轻或消失,入睡后震颤消失。2、特发性震颤,这是一种和遗传相关的疾病,大约在40-60岁发病,一半以上的病人有家族史。其震颤和帕金森病不同,主要表现为在一定位置或者活动时引起震颤,大部分病人在静止不动时震颤消失,饮酒后可消失或减轻。3、为较少见的原因,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有肢体远端细震颤,在保持某一位置时比较明显。4、为一些功能性原因引起的震颤,比如情绪紧张、激动时可以有手或者脚局部远端的震颤,当心情平复后可自行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