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虹

  • 右耳突发性耳聋的针灸治疗(音频)

    右耳突发性耳聋的针灸治疗
    讲解医师:刘虹延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
    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上非常常见,针灸效果也非常不错。对于突发性耳聋,大多属于实证,所以可以用疏风泄火、通络开窍的方法进行治疗。\n选穴时以耳朵局部穴位和手足少阳经穴为主,例如听会、翳风、中渚、侠溪,选这几个穴位是因为手足少阳经脉都经过耳朵前后,听会属足少阳经,翳风属手少阳经,两穴都位于耳朵前后,可疏导少阳经气,治疗耳聋。还有循经远取的侠溪、中渚这两个穴位,可通上达下,也可疏导少阳经气,宣通耳窍。操作时要注意听会、翳风的针感,针刺时有向耳内或耳周传导的针感,这样效果最好。
  • 扎火针后多久可以碰水(音频)

    扎火针后多久可以碰水
    讲解医师:刘虹延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
    患者行火针治疗后,要注意当天避免针孔碰水,还应注意术后针刺部位的护理事项,针孔局部若出现微红、灼热、轻度疼痛、瘙痒等症状,属于正常现象,可以暂时不做处理。还应注意针孔局部的清洁,切忌用手抓挠,最好也不用油膏类的药物涂抹针孔部位。\n对于糖尿病患者、瘢痕体质或过敏体质者,不建议使用火针疗法。对于大失血、凝血机制障碍以及身体有不明原因肿块的患者,严禁使用火针疗法。
  • 目窗穴的准确位置和作用(音频)

    目窗穴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讲解医师:刘虹延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
    目窗穴的准确位置和作用如下:\n1、位置:目窗穴位于人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n2、作用:目窗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也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腧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一书。目窗穴的功能作用是祛风消肿、清头明目,治疗方法是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性头痛、结膜炎、青光眼等,操作时一般采用平刺进针0.3-0.5寸。
  • 心俞穴的简便定位(音频)

    心俞穴的简便定位
    讲解医师:刘虹延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
    心俞穴通常是指心的背俞穴,位于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简便取穴方法为,患者取正坐位或俯卧位,两臂自然下垂,紧贴于胸胁部,由肩胛下角平对的第7胸椎向上数两个椎体,便可以找到第5胸椎,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便是心俞穴。\n心俞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等作用,是临床常用的俞穴之一。
  • 浮针的作用是什么(音频)

    浮针的作用是什么
    讲解医师:刘虹延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
    浮针主要可以用于治疗经脉不舒、血滞不通所导致的颈肩腰腿疼痛,还有一些内科、妇科杂病,尤其是在伤科和疼痛科有着很好的运用优势。\n浮针主要是在局限性疼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可以大面积、持久的通经活络,促进新陈代谢,激发人体的自愈能力,使得人体可以不药而愈,并且具有临床适应症广、疗效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以及没有副作用等优点。近些年发现,浮针治疗股骨头坏死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 三阴交和足三里位置(音频)

    三阴交和足三里位置
    讲解医师:刘虹延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
    三阴交和足三里的位置具体如下:\n1、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之交会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三阴交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可以治疗内分泌失调,用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时效果显著。\n2、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在犊鼻穴下三寸,胫骨旁开两横指,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病症、下肢痿痹、神经病及外科疾患、虚劳诸证。\n三阴交和足三里都是常用腧穴,而功效却大不相同,在使用时需要鉴别它们的位置和功效。
  • 拔火罐多长时间拔一次最好(音频)

    拔火罐多长时间拔一次最好
    讲解医师:刘虹延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
    拔罐建议一周2-3次为好,因为拔罐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加热、抽吸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甚至瘀血,以调整机体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拔罐会造成皮肤充血甚至瘀血,需要等待瘀血消散后再次为患者进行拔罐操作,所以建议一周2-3次为好。\n每次的留罐时间也不应太长,应控制在10-15分钟为度,如果拔罐时间太长,拔罐部位的皮肤会出现或大或小的水疱。如果水疱比较小,可不做处理。如果水疱比较大,可用消毒针刺破水疱将水放出,要格外注意消毒、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几天后可痊愈。
  • 艾灸能够治疗失眠吗(音频)

    艾灸能够治疗失眠吗
    讲解医师:刘虹延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
    艾灸可以治疗失眠,并且效果还不错。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心肾不交、痰热扰心、心脾两虚等等,都可以导致失眠,所以失眠与心、脾、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具体选穴如下:\n1、神门穴:可以选用心经的神门穴,这个穴位位于手腕部,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简便取穴时位于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艾灸神门穴可以补益心气、安定心神,从而治疗失眠。\n2、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的高点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处,这个穴位是肝、脾、肾经的交会穴,所以可以调补肝、脾、肾的功能,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肝、脾、肾功能正常则神志安宁。\n3、安眠穴:可以安神利眠,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颈部,在耳后凹陷处的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这个穴位能够平肝熄风、宁神定志,可以有效缓解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n失眠属于心神病变,所以应格外注意精神的调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睡眠环境,并注意劳逸结合等等,对于治疗失眠的效果、改善体质以及提高工作与学习的效率都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