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武

  • 得了布病吃什么食物恢复得快(音频)

    得了布病吃什么食物恢复得快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患者得了布病,为了快速恢复,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或者水果,还要多吃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物,比如肉类、鸡蛋、鱼类,可以补充体内的营养。患者得了布病以后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可以适当吃些容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个人清洁卫生,还要定期到医院检查。\n布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布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长期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病牛、病猪,其次是犬、鹿、马、骆驼,布病首先在感染的动物之间传播,造成动物带菌或发病,然后可以波及人类,布病的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染、经消化道传染、经呼吸道传染,另外,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以传染本病,但人与人之间罕有布病传播。
  • 狂犬病只有被咬才会感染吗(音频)

    狂犬病只有被咬才会感染吗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狂犬病并不是只有被咬伤才会感染,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的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和被抓伤、舔伤的黏膜、皮肤入侵,少数患者可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聚洞穴中中含病毒的气溶胶,也可以经呼吸道传播,器官移植也可以传播狂犬病。\n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其次为猫、猪、牛、马等家畜,发达国家地区由于对流浪狗的控制,及对家养狗的强制免疫,蝙蝠、狐狸、狼等野生动物成为主要传染源,狂犬病患者一般不是传染源,不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因其唾液中所含的病毒含量较少,但一些貌似健康的犬或其他动物的唾液中,也可以携带狂犬病病毒,能传播狂犬病。人群对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兽医与动物饲养员尤其易感,人被病犬咬伤后,狂犬病的发病率为15%-20%。
  • 感染结核杆菌的症状(音频)

    感染结核杆菌的症状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感染结核杆菌的症状,分为全身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一般情况如下:\n1、全身症状:发热为肺结核最常见的全身毒性症状,多数患者为长期低热,每于午后或傍晚开始,次晨降至正常,可伴有倦怠、乏力、夜间盗汗,或无明显的自觉不适。有的患者表现为体温不稳定,于轻微劳动后体温略渐升高,虽经休息半小时仍难平复,妇女月经期体温增高,月经后亦不能迅速恢复正常。当病灶急剧进展时,患者则出现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可有畏寒表现,但很少寒战。\n2、呼吸系统症状:浸润性病灶患者咳嗽轻微,干咳或仅有少量黏液痰,有空洞时痰量增加,若伴继发感染则痰呈脓性,合并支气管结核则咳嗽加剧,可出现刺激性呛咳,伴局限性哮鸣音,大约1/3的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咯血。\n此外,重度毒血症状和高热可引起气急,广泛肺组织破坏、胸膜增厚和肺气肿也常发生气急,严重者可并发肺心病和心功能不全。
  • 让狗咬了皮肤没破有事吗(音频)

    让狗咬了皮肤没破有事吗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被狗咬了皮肤没破有事,患者也需要打狂犬病疫苗。因为被狗咬了以后,即使患者皮肤没破,但在狗的牙龈处,也存在有狂犬病病毒,有导致患者感染的可能,所以在被狗咬了以后,患者要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并用碘伏或酒精彻底消毒,在24小时之内到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病疫苗,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如果被狗咬后超过24个小时,也可以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只要在没有发病之前,打疫苗都有预防作用。\n狂犬病为严重的传染病,其病死率高达100%,患者被狗咬了以后,应该及时地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的发生。狂犬病疫苗接种可以用于暴露后预防,也可以用于暴露前预防,我国为狂犬病流行地区,凡是被狗咬伤或被其他可疑动物咬伤、抓伤者,或医务人员的皮肤破损处,被狂犬病患者唾液沾污时,均需作暴露后预防接种,暴露前预防主要用于高危人群,如兽医、山洞探险者、从事狂犬病病毒研究的人员和动物管理人员。
  • 感染禽流感早期症状(音频)

    感染禽流感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感染禽流感的早期症状,主要是感冒样症状,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通常为2-4天,患者在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在病初的2-3天传染性最强。禽流感多呈急性起病,始发症状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患者出现高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热程一般1-7天,常伴有咳嗽、咳痰、咽痛、流涕、鼻塞、呼吸困难、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个别患者可以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烦躁、谵妄等。\n禽流感轻症患者预后良好,但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患者一般均有肺炎的表现,可以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胸腔积液、肺出血、全血细胞减少、败血症、休克、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可致病人死亡,病死率高达90%,若患者的体温持续超过39℃,应警惕重症倾向,但禽流感的病毒感染者症状较轻,多数患者只有眼结膜炎以及上呼吸道咯痰症状。
  • 恶性疟疾的临床表现(音频)

    恶性疟疾的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恶性疟疾的潜伏期为7-12天,典型的症状为突发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寒战常持续20-60分钟,随后患者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可达40℃以上,伴头痛、全身酸痛、疲乏但神志清楚,发热常持续2-6个小时,随后患者开始大量出汗且体温骤降,持续时间为30-60分钟,此时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但常感乏力、口干。\n反复发作之后会进入到一定的间歇期,病程早期的间歇期不规则,但经过数次发作即可变得规则,恶性疟疾间隔期为36-48个小时,反复发作会造成大量红细胞破坏,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脾大。恶性疟疾患者由于短期内发生大量的疟原虫感染,会导致红细胞破坏,大量的红细胞破坏后可以产生血红蛋白,严重时血红蛋白尿可以导致肾脏损害,患者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往往表现为无尿或少尿,也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往往需要透析治疗。
  • 美容、理发、纹身会感染艾滋病吗(音频)

    美容、理发、纹身会感染艾滋病吗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美容、理发、纹身患者可以感染艾滋病,因为美容、理发、纹身都属于侵入性操作,可以引起身体的创伤。如果美容、理发、纹身的技师使用的工具对艾滋病病人进行了操作,工具上残留了艾滋病病人的血液,如果工具没有及时消毒、清洗,然后紧接着对下一个健康人体进行美容、理发、纹身的操作,工具上艾滋病病人的血液,可能会因此进入到健康人体内,从而感染健康人体,所以美容、理发、纹身可以导致艾滋病,但这种几率非常低。\n想要避免艾滋病的感染,应当避免在外面进行一些侵入性的操作,例如美容、理发、纹身、打耳洞等可能引起创伤性的操作,除此以外,患者还应该注意洁身自好,在同房时尽量使用安全套保护自己。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艾滋病的唯一传染源,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性接触、血液接触以及母婴传播。
  • 小时候被狗咬了没打针怎么办(音频)

    小时候被狗咬了没打针怎么办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患者小时候被狗咬了没有打针,应该到医院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因为狂犬病属于严重传染病,潜伏期很长,有时可以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因此只要没有发病,患者都应该积极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的发生。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狂犬病毒通常由病兽通过唾液,以咬伤的方式传染给人,临床表现有狂躁型和麻痹型,狂躁型症状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狂躁型因有典型的恐水症状,又名恐水症,至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病则病死率高达100%。\n为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要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疫苗接种可用于暴露后预防,也可用于暴露前预防。我国为狂犬病的流行地区,凡是被狗咬伤或被其他可疑动物咬伤、抓伤者,或医务人员的皮肤破损处,被狂犬病患者唾液沾污时,均需作暴露后预防接种。
  • 被狗咬后有多大概率得狂犬病(音频)

    被狗咬后有多大概率得狂犬病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被病狗咬伤后,大约有20%-30%的概率可以得狂犬病,人被狂犬咬伤后并不一定发病。在未使用狂犬病疫苗以前咬伤后,发病率为10%-70%,一般为20%-30%。人发病与否和下列因素有关:\n1、咬伤部位:头、面、颈、手等咬伤后发病的机会较多,未作预防接种的头、面部伤口较深者发病率为80%左右,头、面部伤口较浅者,发病率为30%-40%,躯干及肢体浅表伤者,发病率为15%左右。\n2、咬伤程度:创口大而深者受感染的机会比较多,咬伤后,被同一狂犬先后咬伤时,先咬伤者发病机会比较多。\n3、衣着厚薄:厚者发病机会较少。\n4、咬伤后的局部处理情况:按要求及时、严格处理伤口者,发病率比较低。\n5、与注射疫苗有关: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病疫苗者,发病率比较低,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武器。
  • 中医治疗肝硬化的效果怎么样(音频)

    中医治疗肝硬化的效果怎么样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中医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尚可,中药治疗肝硬化的疗效取决于肝硬化的分期,早期肝硬化效果好,尤其是肝纤维化期,疗效比较明显。晚期肝硬化患者出现大量腹水、高度黄疸时,中药的效果不好,需要西药治疗。中药治疗不同的病因引起的肝硬化,效果不同。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中药效果较好。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因中药无抗病毒作用,故疗效不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索磷布韦等抗病毒药物确切。\n在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中,目前尚无哪种西药经过临床验证有效,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肝纤维化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主要治疗原则有活血化瘀法、扶正补虚法和清热利湿法。目前常用的抗纤维化药物包括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今后应该根据循证医学原理,按照新药的临床研究规范,进行大样本、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并重视肝组织学的检查结果,客观评价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