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平

  • 心肌炎发烧吗(音频)

    心肌炎发烧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从理论上讲,心肌炎本身是不会引起发烧的。心肌炎它多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很多种病毒都是可以引起的,这其中以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最为常见。多数的患者在发病前的1-3周都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临床上会看到患者会有发热、鼻塞、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有全身的酸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表现。但是1-3周之后出现心肌炎的时候,这些病毒感染的症状已经消失,也就是在临床上没有发烧的症状了。
  • 心肌病的症状(音频)

    心肌病的症状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心肌病一般病程漫长,可以相对平稳多年而后又反复发作。所表现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可以达数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在临床上一旦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预后是很不好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脏储备功能的下降及心功能的不全,单纯的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并不是很常见,常常在应急的情况下发生。如在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手术、感染、劳累及过高热的时候出现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心肌病最重要的表现是潜在性的心功能不全,在正常的状态下,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或者心力衰竭表现并不明显,常在感染、输液过速和过度劳累的时候诱发心力衰竭,表现出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根据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心慌气短是怎么回事(音频)

    心慌气短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心慌气短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其原因如下:一、见于心律失常,可见于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二、左心衰竭。左心衰竭的患者往往有基础性心脏病的病史。除了心慌气短,往往还会有夜间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症状。三、冠心病。冠心病的患者当活动以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的耗氧量增加,会出现心慌、气短的症状。四、呼吸系统的疾病。像慢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癌、肺结核等都会出现心慌气短的表现。五、贫血。贫血的患者往往有心慌、气短,活动的时候尤其明显,同时血常规伴有血色素的降低。六、甲亢。甲亢的患者心脏的传导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往往也会有心慌气短的表现。七、低血糖。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气短、乏力、冷汗、测血糖降低。八、一些更年期综合症的患者也会出现心慌、气短的表现,但是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未见异常。九、心脏神经官能症。多见一些青年女性、往往心脏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患者主观有心悸、气短的表现。
  • 应激性心肌病的治疗(音频)

    应激性心肌病的治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应激性心脏病,又叫做心尖气球样变综合征。其实在临床上主要是因为心理或躯体,在应激状态下所诱发的一种急性的扩张性的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在早期心尖部的收缩功能是有障碍的,但是做冠脉造影的时候可以发现并没有见到器质性的狭窄,也就是冠脉是没有问题的。心室造影可以看到收缩期心尖中部的心腔扩大,基底部变得狭窄。对于应激性心肌病它的治疗,目前在临床上尚且没有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在确定诊断之前,可以先按照急性冠脉综合征处理,一旦确诊以后患者应住院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避免再次有强烈的精神和躯体的刺激,对患者要进行严密的监护,以明确有无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 心律失常是心肌病吗(音频)

    心律失常是心肌病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心律失常不是心肌病,心律失常主要是心脏活动的起源或者传导的障碍所引起的心脏搏动的频率或者节律的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的一组疾病,可以单独的发病,也可以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心肌病是以心肌病变为主的一组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主要是有不同的病因引起的心脏机械和电活动的异常,心肌病在临床上通常分为原发性的心肌病和继发性的心肌病。主要表现的有心室不适当的肥厚或者扩张,严重的心肌病会引起心血管性的死亡或进展性的心力衰竭,而心律失常也可以是心肌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 产后心肌病可以活多久(音频)

    产后心肌病可以活多久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产后心肌病是产后六个月首次发生的,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肌病。对产后心肌病,临床上早期的治疗效果都是比较好的,经过抗心力衰竭的治疗,症状一般都可以得到及时的控制。大概有1/3的病人经过治疗是可以痊愈的,增大的心脏可以恢复到正常,心功能也没有损害。还有1/3会遗留心脏的扩大、心电图的异常或者某些症状,这类病人预后往往是不良的。剩下还有1/3的病人,因为出现顽固性的心力衰竭以及并发症,会出现死亡。所以产后心肌病,它的预后与治疗后心脏大小、功能状态是密切相关的。如果首次发作六个月内心脏大小恢复正常,一般病人可以健康的存活很多年;如果六个月后心脏仍然是扩大的,五年病死率是超过85%的。
  • 心肌桥能治好吗(音频)

    心肌桥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心肌桥的治疗原则是减轻心肌桥下壁冠状动脉的压迫。对有症状的心肌桥及心肌桥处有冠状动脉硬化斑块者,可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第一、药物治疗。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引起的心绞痛对β受体阻滞剂、钙受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与地尔硫卓和抗血小板药物是有效的。第二、手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者应行手术治疗,有两种术式,即心肌桥切除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肌桥切除术适用于表浅型,在常温全麻下找到心肌桥予以切除,彻底解除对冠状动脉的压迫,恢复其远端的血流。单纯性心肌桥切除者很少,往往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时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适合于纵深型和合并动脉硬化性狭窄者,可在常温全麻下、常温体外循环下或者是低体温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移植材料可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
  • 直立性低血压是怎么回事(音频)

    直立性低血压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直立性低血压是内环境稳定受损常见的临床表现,它见于15%-20%的老年人,其患病率随着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多。许多老年人体位变化时,血压有较大范围的变化,并与其基础卧位收缩期血压的高低密切相关。当基础卧位收缩血压最高的时候,体位性的收缩期血压下降最大。直立性的低血压立位时收缩期的血压下降20mmHg。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在无其他自律神经功能失调中也会如此。
  • 什么是急性心包炎(音频)

    什么是急性心包炎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急性心包炎,是由心包的脏层和壁层急性炎症引起的综合征。临床的特征包括胸痛、心包摩擦音和一系列异常的心电图变化。急性心包炎的病因较多,可以是来自心包本身的疾病,也可以作为全身疾病的一部分。临床上以结核性、非特异性、肿瘤性的原因较为多见。全身性的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等病变也易累及心包而引起心包炎。急性心包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对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解除心脏压塞和对症治疗。自然的病程及预后主要取决于病因。急性心包炎心电图的表现主要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四期。第一、ST段呈弓背向下的抬高,T波比较高尖。一般急性心包炎为弥漫性的病变,所以出现于除aVR和VEY所有的导联,持续2-14天左右。第二、几天后ST段恢复到基线,T波降低了变平了。第三、T波呈对称性的倒置并达到最大的深度,没有对应导联相反的改变,除了aVR和V1导联直立外,可持续数周数月或者是长期存在。第四、T波恢复直立,一般在3个月内,病变较轻或局限时可有不典型的演变,出现部分导联ST段、T波的改变或者是仅有ST段或者T波的改变。
  • 急性心包炎是怎么回事(音频)

    急性心包炎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急性心包炎是由心包脏层和壁层急性炎症引起的综合征。临床特征包括胸痛、心包摩擦音和一系列异常心电图变化。急性心包炎的病因很多,部分的病因又不是很明确,常见的病因有特发性、感染性、免疫-炎症性、肿瘤及创伤性的。其中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较为常见。国外的资料表明,非特异性的心包炎已成为成年人心包炎的主要类型。国内的报告则以结核性心包炎居多,其次是非特异性的心包炎。恶性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包炎在逐渐的增多。随着抗生素和化学治疗的进展,结核性、化脓性以及风湿性心包炎的发病率已明显地减少。除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包炎外,男性的发病率明显的高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