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帅

  • 胆囊息肉15毫米能病变吗(视频)

    胆囊息肉15毫米能病变吗
    胆囊息肉15mm可能发生病变,而且病变的几率较高,可以达到50%-60%。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发生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如果病变<1cm,同时几乎没有症状,可以通过动态观察的方式,了解息肉的大小、形态,6-12个月进行一次B超检查,可以观察息肉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息肉可能长时间维持在一个范围内,如4-5mm,此类病变可以暂时不服用药物,也不需要手术。随着观察过程的进展,胆囊息肉可能逐渐长大。胆囊息肉发生到1cm以上时,患者可能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右上腹的胀痛、隐痛,以及出现胆囊炎的表现。胆囊息肉超过1cm,恶变的几率会大幅度升高,据统计恶变率可以达到50%-60%。因此为避免不良症状,以及严重后果的出现,需要通过手术摘除病变的胆囊,胆囊息肉也会随着胆囊带出体外,患者可能恢复到正常或健康的生活状态。
    2023-08-02
  • 胆囊息肉0.5×0.4c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0.5×0.4cm严重吗
    0.5×0.4cm大小的胆囊息肉较为常见,不属于比较严重的状态。胆囊息肉通常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生长的一种局限性、隆起性病变,临床需根据息肉大小以及临床症状的不同,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胆囊息肉<1cm:不会出现特定临床症状,可能只是通过体检、B超检查偶然发现胆囊息肉。临床可以采取动态观察的方法,每0.5-1年进行1次B超检查,追踪观察胆囊息肉的大小和形态即可,无需口服和注射药物治疗;2、胆囊息肉>1cm:临床一般以1cm为分界线,病人可能会出现上腹的隐痛、胀痛症状。同时可能会诱发胆囊炎症,甚至有一定几率出现癌变。因此,建议早期进行手术治疗,通过简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将病变完整摘除。
    2023-08-02
  • 胆囊息肉一年大多少(视频)

    胆囊息肉一年大多少
    目前没有相关资料证明胆囊息肉1年具体增大的数值,多数病人常年可以维持在一个数值,即几毫米,但部分病人开始可能为5-6mm,但1年后进展到1cm,甚至1cm以上。所以需要根据动态观察,判断胆囊息肉是否变化,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胆囊息肉通常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的局限性隆起病变,通常是以胆固醇性息肉为主,即与血脂中的胆固醇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胆固醇水平的降低,对于息肉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常1cm的息肉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可以采取动态观察方法,即0.5-1年进行1次B超观察。当息肉生长到1cm以上,病人可能会出现某些临床症状,如胀痛、压痛、墨菲征阳性。为避免炎症反复发作以及癌变的可能,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早期手术便可以使病人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3-08-02
  • 胆囊息肉6x5m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6x5mm严重吗
    通常胆囊息肉6x5mm,多提示病情程度较轻。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性病变称为胆囊息肉,出现息肉常见原因为胆固醇,发生胆固醇性息肉占胆囊息肉的95%。患者出现<1cm息肉没有任何症状可进行动态观察,即0.5-1年内通过B超检查观察息肉大小及形态变化,多数患者息肉长期处于相同范围,则无需采取进一步治疗。若观察过程中胆囊息肉突然增大至1cm以上,患者可能出现临床症状如右上腹胀痛、隐痛、发烧等,胆囊息肉癌变几率大幅度增高,可达到50%-60%。此时需要将病变胆囊摘除,患者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2023-08-02
  • 胆囊息肉常见吗(视频)

    胆囊息肉常见吗
    胆囊息肉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在门诊时,比如一天有20-30个号,每天总有几个患者因为胆囊息肉来问诊。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性的病变,这种隆起性病变,最常见的原因是胆固醇性息肉,胆固醇过高导致息肉发生,占90%息肉的比例。通常而言小于1cm的息肉,癌变几率比较小,通常为3%-5%,同时患者不一定有临床症状,仅在偶尔体检或检查中,发现有胆囊息肉。这种胆囊息肉,通常建议动态观察,采取0.5-1年的B超检查,观察息肉的大小、形态变化即可。若为超过1cm的息肉,可能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引起胆囊炎的表现,比如腹痛、发烧等症状,这个息肉的癌变率比较高,可以达到50%-60%。所以这种情况必须通过手术,将病变胆囊切除。
    2023-08-02
  • 胆囊息肉0.2cm需要治疗吗(视频)

    胆囊息肉0.2cm需要治疗吗
    胆囊息肉0.2cm时通常无需治疗,患者可暂时以观察为主。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发生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95%患者是由于血脂水平增高导致胆固醇增高,从而形成胆固醇息肉。如果息肉在1cm内且患者无任何症状,通常无需进行处理,在0.5-1年内以动态观察为主,患者可以通过B超观察胆囊息肉大小。在观察过程中,如果胆囊息肉出现持续或迅速增大趋势,直径增长至1cm及以上,此时需进行手术治疗。由于超过1cm的息肉可诱发患者胆囊炎发作,出现右上腹压痛、反跳痛等症状,且在炎症反复刺激下,息肉癌变几率可达到50%-60%。一旦发生癌变,患者治疗效果将会不理想。因此,对于超过1cm胆囊息肉,需通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将病变胆囊及息肉摘除,从而达到治愈效果。
    2023-08-02
  • 胆囊息肉切除后吃什么好(视频)

    胆囊息肉切除后吃什么好
    胆囊息肉手术切除后,以清淡饮食为主,比如蔬菜、水果及适量动物精蛋白等饮食结构较合适,具体如下:1、蔬菜:包括青菜、包菜、芽白等;2、水果:包括香蕉、苹果、梨子等,均可以提供人体必需的糖分及维生素;3、动物精蛋白:可以进食鸡、鸭、鱼、肉等动物精蛋白,补充蛋白质,维持机体正常所需营养。此外,应尽量避免摄入高脂肪、高代谢、酒精类食物,比如扣肉、肥肉、动物内脏、酒等。此类食物可能使胆道排放压力增大,诱发胆管炎症发生,不利于术后恢复。胆囊息肉通常在腹腔镜下切除,手术时间较短,通常为10-20分钟,对患者创伤较小且恢复较快。在恢复过程中,饮食治疗较关键,可以采取清淡饮食方法。同时结合适当休息,即可在术后使机体得到充分恢复,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至术前状态。
    2023-08-02
  • 胆囊息肉能吃豆腐吗(视频)

    胆囊息肉能吃豆腐吗
    胆囊息肉患者可以食用豆腐,此类患者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包括蔬菜、水果以及豆腐等豆类制品,均可食用。清淡饮食不会增加肝脏对胆汁分泌、排放的压力,也可以减轻胆囊收缩的压力。同时可以提供足够营养,使机体得到有效的能量和营养。此外,胆囊息肉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高代谢、酒精类食物,比如肥肉、扣肉等,均可能造成血脂水平升高,而胆囊息肉通常与胆固醇的升高有密切关系。同时此类食物可以增加胆汁排放,食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胆囊炎症的发生。胆囊息肉治疗的最佳方式是手术,如果息肉反复发生炎症,并且直径超过1cm,应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23-08-02
  • 胆囊息肉能吃羊肉吗(视频)

    胆囊息肉能吃羊肉吗
    胆囊息肉的患者通常可以食用羊肉。胆囊息肉建议的饮食结构是以蔬菜、水果为主,动物精蛋白为辅。蔬菜可以选择芽白菜、青菜,水果可选择苹果、西瓜等,肉类可选择鸡、鸭、鱼肉以及动物的瘦肉等。此类饮食结构便于吸收、消化,并且不会加重肝脏对胆汁排放的负担,也不会增加血脂水平,同时避免刺激胆囊息肉,导致胆囊炎的发生。胆囊息肉通常与胆固醇的血脂水平密切相关,血脂越高,则息肉发生和增大的几率越高,甚至会诱发胆囊炎症。所以需尽量避免进食高脂肪、高代谢食物,比如肥肉、扣肉以及酒精类食物,可能会导致息肉增大以及胆囊炎症的发生。对于不足1cm的息肉,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直径超过1cm的息肉,则不能仅依靠饮食控制,需通过手术治疗切除胆囊,有效解决病变的息肉。
    2023-08-02
  • 胆囊息肉患者能不能吃红薯(视频)

    胆囊息肉患者能不能吃红薯
    胆囊息肉患者可以食用红薯,通常建议饮食以蔬菜、水果为主,结合动物的精蛋白,比如瘦肉、鱼、虾等。上述食物不会较多增加肝脏和胆道的负担,并且有助于消化。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消化道消化、吸收后转换成糖,并且在肝脏内进行代谢和吸收,相对于高脂肪、高代谢的食物,红薯对肝脏功能的影响并不大。如果患者的胆囊息肉<1cm,可以进行动态观察,0.5-1年进行一次B超体检即可。但是如果患者的胆囊息肉>1cm,不能只局限于食物调理,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因为>1cm的胆囊息肉恶变几率可以达到50%,甚至60%。所以此类患者应早期通过手术切除胆囊,避免恶变的发生。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