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鹏

  • 一次高危接触传染艾滋病的几率是多少(音频)

    一次高危接触传染艾滋病的几率是多少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从理论上来说,发生一次艾滋病高危接触,被感染的几率是很低的。艾滋病的水平传播途径主要是两种,分别是性接触传播和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是目前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与确诊的艾滋病感染者无保护的异性性行为,如果男方健康,单次被感染率是0.04%,如果女方健康,单次被感染率是0.08%。\n与艾滋病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男男性行为,主动方是健康者,单次被感染率是0.11%。被动方是健康者,单次被感染率是1.38%。血液传播途径中,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单次感染率可高达92.5%以上,与感染者共用针头单次感染率是0.63%。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除了输血传播外,其它途径感染率都是很低的,但这并不能作为是否会发生感染的主要依据。这种感染的几率都是大样本的基础上得到的,对于个人来说实际意义并不大,其实只要发生过艾滋病的高危接触,就有被感染的几率。
  • 超过24小时打狂犬疫苗有用吗(音频)

    超过24小时打狂犬疫苗有用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在发生狂犬病暴露24小时后接种狂犬疫苗也是有作用的,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在狂犬病发病前,足量、足疗程接种狂犬疫苗,都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足够的抗体综合病毒,避免狂犬病的发生。不过一定不要故意拖延,狂犬疫苗的接种时间越早越好,最佳时间是在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后24小时内,最好不要超过48小时。这是因为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虽然大多数感染者在1-3个月内发病,但也有极少数感染者在受伤后几天就会进入狂犬病的发病期,所以一定要在发病前接种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预防狂犬病的发生。\n如果有意外,不可抗拒因素延误,延后补种也是可以的。狂犬疫苗需要按疗程接种,目前我国各地主要分为五针疗程和四针疗程两种,无论哪一种疗程,都必须按规律足量、足疗程完成全部针剂的接种,才可保证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中和狂犬病毒。
  • 打虫药有哪些(音频)

    打虫药有哪些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常用的打虫药主要有以下几种:\n1、甲苯咪唑,是广谱的祛肠道寄生虫药,主要用于祛除肠道线虫和带绦虫,如钩虫、蛔虫、蛲虫、鞭虫、粪类圆线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等,还可用于治疗急性蚴病和纤毛虫感染。\n2、阿苯达唑,也是一种广谱的曲肠道寄生虫药,主要用于治疗钩虫、蛔虫、蛲虫、鞭虫、粪类圆线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等肠道寄生虫,治疗钩虫病的效果较好,还可用于治疗包虫病、囊尾蚴病,也是目前治疗旋毛虫病的首选药物。\n3、噻苯达唑,主要用于治疗钩虫、蛔虫、蛲虫、鞭虫、粪类圆线虫和旋毛虫的感染。\n4、噻嘧啶,用于祛除钩虫、蛔虫、蛲虫或鞭虫。\n此外可选择的打通药物还包括乙胺嗪、EV菌素等。
  • 艾滋病有什么症状(音频)

    艾滋病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艾滋病的临床经过可分为三期,每一期的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具体如下:\n一、急性期,指部分感染者在病毒侵入机体后2-4周左右表现出的症状,以发热最为常见,伴有皮疹、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不适、疲乏无力等症状,持续1-3周后会逐渐消失,随后进入无症状期;\n二、无症状期,一部分感染者有急性期转入此期,还有一部分感染者没经过急性期直接进入此期,患者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此期又称为潜伏期,由于体内病毒在持续复制,所以本期也具有传染性;\n三、艾滋病期,由于机体免疫力严重低下,患者可出现的症状主要包括持续发热、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六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长期咳嗽、疼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有便血、头晕、头痛、反应迟钝、精神异常、偏瘫、痴呆等,体表可出现弥漫性的丘疹、带状疱疹,还有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等。
  • DNA病毒和RNA病毒都包括哪些病毒(音频)

    DNA病毒和RNA病毒都包括哪些病毒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DNA病毒和RNA病毒是将病毒按遗传物质清分类,二者都包含有多种的不同病毒,病毒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遗传物质,DNA或RNA,遗传物质是DNA就是DNA病毒。\n常见的DNA病毒有乙肝病毒、天花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见的RNA病毒有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全部的流感病毒、鼻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登革热病毒、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与DNA病毒相比RNA病毒更加容易导致疾病,对于宿主更加致命,更容易突变,因此种类更多,更难研制有效的疫苗,难以预防。
  • 巨细胞病毒IgG阳性是什么意思(音频)

    巨细胞病毒IgG阳性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一般表示既往感染过该病毒,通常无需治疗。如果近期两次检测结果,显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滴度呈四倍以上升高时,也是近期急性感染标志。如果女性想要备孕,必须经过治疗好转后才可以进行。\n巨细胞病毒属于疱疹病毒,该病毒感染人体后,除了少数感染者可表现出临床症状外,大多数感染者都呈隐性感染状态,病毒可长期潜伏于感染体内,一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毒就可被激活致病。巨细胞病毒可通过体液、性接触或母婴途径传播,新生儿在母体内被感染,出生后可出现黄疸、肝脾肿大、多系统器官损害、小头畸形、运动障碍和大脑钙化等。青年人感染后可导致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淋巴结病变,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多等。
  • 艾滋病前期征兆(音频)

    艾滋病前期征兆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是否会出现前期征兆是不确定的。在发生艾滋病高危接触后,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有两种情况,具体如下:\n第一、感染者没有任何的异常表现,与平时的正常状态表现是一样的,也就是没有所谓的征兆出现。\n第二、病毒侵入人体2-4周后,部分感染者出现一些急性期症状,是由艾滋病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的急性损伤所导致。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全身不适、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喉痛、肌肉痛、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这些急性症状没有任何特异性,与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没有明显差别,不能作为本病的确诊依据。不过,如果是在发生艾滋病高危接触后出现的症状,也有可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所导致,不可忽视,需要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病毒。
  • 水银体温计打碎了怎么处理(音频)

    水银体温计打碎了怎么处理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水银温度计如果打碎了,可采用如下方式处理: 第一、如果家里有硫磺粉,可散在液体汞流过的地方,可以通过化学作用变成硫化汞,硫化汞就不会通过吸收,影响健康。液体汞就不会大量挥发到空气中对人体造成伤害,还要注意室内通风。 第二、家中小孩子的手破了,并接触到了水银,就应当赶快送到医院诊治。 第三、水银掉在地板上,千万不要等待挥发,也不能用吸尘器去吸,最好用普通的小铲子收集起来。 第四、如果把温度计放在口腔内测量体温,万一体温计断了,水银还有可能流到口腔内乃至被吞下,或者皮肤被断裂的水银温度计划破,都需要到医院进行正规处理。 第五、洒落出来的汞还可以用滴管、毛刷收集起来,并用甘油覆盖,然后在污染处少量硫磺粉,然后方可清扫。
  • 新冠疫苗多少钱,需要打几针(音频)

    新冠疫苗多少钱,需要打几针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国内灭活疫苗的价格在200元左右,需要接种两针,一共约400元。推荐的免疫程序为接种两针,期间间隔14-28天,接种部位为上臂的三角肌,随意调整免疫程序可能会影响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现阶段需要根据国家要求和各省疫苗的供应情况,等待当地各单位对防御重点人群进行通知后,去获得许可的正规接种单位进行接种,对公众尚未开放。\n目前随着新冠疫苗产量的增加,我国各地新冠疫苗已经逐步开始扩大范围接种,相信很快会扩大到我国成千上万的普通居民。对有意向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可通过电话咨询当地的社区医院或疾控中心,了解当地疫苗的接种进度以及下一步安排,在有条件时预约接种。
  • 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怎么样(音频)

    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怎么样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在上市前都经过了动物试验、人体预测试试验,及人群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疫苗安全性得到了多次验证,是非常好的。从动物试验角度,各类疫苗的安全性都非常好。人用疫苗方面,从目前的不良反应公开信息来看,安全性最好的是灭活疫苗,但不代表其他疫苗安全性不好,只是相对不良反应稍多一些。\n与其他任何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的灭活疫苗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的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要处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目前尚未监测到发生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n由于疫苗所含成分的特异性属性有可能诱发过敏性反应,这是疫苗本身特性之一,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不代表疫苗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存在问题,所以对于曾经有过过敏史的人群,在接种前一定要如实告知医生,由医生判定是否能够正常接种,切不可有所隐瞒,从而导致意外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