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 肌酐过高的危害(视频)

    肌酐过高的危害
    血肌酐过高危害性较大,原因主要为肾功能衰竭。当肾功能受到损害,排泄和分泌功能受到影响,体内毒素蓄积,就会损伤多个系统,表现为血压高、心脏病、食欲差、尿毒症性脑病、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由于患者凝血异常,还可进一步导致身体各部位出血,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出血、脑出血。 此外,肾脏正常情况下会分泌激素,肾衰竭严重时,可出现活性维生素D3分泌减少、甲状腺病变、甲状旁腺病变。此外,血肌酐高的患者还可以影响钾、钠、氯、钙等,导致钠低、钠高、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出现铝中毒。血肌酐高的患者还可以导致感染和肺部炎症,所以对于血肌酐高要积极地处理,必要时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2023-08-02
  • 肌酐偏高能治好吗(视频)

    肌酐偏高能治好吗
    血肌酐增高分急性、慢性肾损伤导致。如果是急性肾损伤,有些可以治愈,慢性肾损伤通常不能痊愈。 急性肾损伤包括肾前性、肾后性、肾性,严重失血、失水、血容量不足均可导致肾前性肾损伤的出现,此时需要到医院补液、补血。产妇出血、烧伤、感染、挤压伤病人,也可出现血肌酐增高,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恢复正常,也不会出现慢性表现。而肾后性损伤,比如结石梗阻,通过治疗也可以使肌酐恢复正常。急性肾炎通过积极用药治疗,通常也可以恢复正常。 但大多数慢性肾衰竭血肌酐高无法治愈,肾小球硬化不可逆,需要正规用药,逐渐提高生活质量,让病人平稳生活。
    2023-08-02
  • 蛋白尿的症状及危害(视频)

    蛋白尿的症状及危害
    尿蛋白可以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蛋白尿可以不处理,比如运动后出现的蛋白尿和胡桃夹现象,危害性不大。但大多数尿蛋白说明肾脏存在问题,患者需要治疗。如果出现尿蛋白,长期存在肾脏病变,则会影响肾小球滤过率,逐渐损伤肾小球功能,使肾小球逐渐硬化,最终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危害。 尿蛋白量比较小时,病人可没有任何症状;如果尿蛋白较多,可出现血浆蛋白降低、浮肿、高血压。因此如果有尿蛋白需要积极进行治疗。
    2023-08-02
  • 孕妇血糖高一直控制不下来会怎么样(视频)

    孕妇血糖高一直控制不下来会怎么样
    孕妇血糖高一直控制不下来,可在整个孕期出现并发症,危及产妇与胎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危害:1、产妇危害:孕早期可出现流产,而孕中期、孕晚期易合并血管性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肾病,可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巨大儿等表现,并且分娩过程中易出现难产、软产道损伤及产后出血等。另外,如果孕妇羊水较多、胎儿巨大,可能合并早产,增加剖宫产的概率;2、胎儿危害:孕妇在孕早期可出现胚胎停育,而孕中期、孕晚期可出现胎儿发育畸形。新生儿可出现低血糖,或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023-08-02
  • 结肠癌Ⅲ期术后生存期(视频)

    结肠癌Ⅲ期术后生存期
    结肠癌Ⅲ期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70%。提高这类病人的生存期,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判断。若肿瘤只局限于肠道,可以给予根治性手术。根据病理的TNM分期来判断是否为Ⅲ期,对于Ⅲ期肠癌,根据患者危险程度给予相应的术后治疗。对于T3、N1及以上的患者,需要给予半年的术后辅助治疗,选择CAPOX或FOLFOX的化疗方案。根据IDEA临床研究 ,T3 、N1及以下的患者选择3个月的术后辅助治疗,这类病术后生存状态良好。术后辅助治疗后,还要进行密切随访,前2年需每3个月进行相应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如CEA(癌胚抗原)、CA199等。同时重点监测肺部、肝脏、腹膜、腹膜后淋巴结等易转移部位的情况,有助于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期。
    2023-08-02
  • 结肠癌的鉴别诊断(视频)

    结肠癌的鉴别诊断
    结肠癌通过肠镜取病理结果找到癌细胞确诊,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肠结核:通过内镜下取活检找到结核杆菌或结核肉芽肿明确诊断;2、肠息肉:通过肠镜检查明确诊断;3、结肠溃疡或炎性肉芽肿:通过相应病理学明确诊断;4、其他疾病:家族性结节病或息肉病。部分患者由于年老体弱无法做肠镜,这时选择PET-CT或PET-MRI进行鉴别诊断。但病理诊断是鉴别其它疾病的最重要方法,能准确排查炎症、结核、肉芽肿、结节病、溃疡等。
    2023-08-02
  • 结肠癌治愈率(视频)

    结肠癌治愈率
    结肠癌的治愈率与分期密切相关,Ⅰ期治愈率可达90%-95%,Ⅱ期大概是70%-83%,Ⅲ期大概是50%-70%,Ⅳ期肠癌可能为20%-30%。分期越早代表治愈率越高,所以需要早期发现结肠癌。建议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如对45岁以上的患者要定期复查大便常规,如果隐血持续为阳性,要查肿瘤标志物,如果再一步增高,可能要做肠镜检查以确定否有新生物,可以进一步做活检。目前有新的检查手段,如通过粪便的微生物组学、代谢组学等进行明确,但都还处于研究阶段。确诊后患者的治疗方案与诊疗团队的治疗模式密切相关,结肠癌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相应的治疗方案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管理,专业团队对患者的专业管理可以提高治愈率。
    2023-08-02
  • 胰腺癌有救了吗(视频)

    胰腺癌有救了吗
    胰腺癌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有没有救涉及到疾病分期和治疗方式。早期胰腺癌有手术机会,5年存活率较高,但我国大部分胰腺癌为中晚期,5年存活率较低,仅5%-10%,及早发现胰腺癌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胰腺癌根据起源的部位不一样,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的肿瘤:1、胰头癌:跟十二指肠和胆道系统关系密切,随肿瘤长大会出现阻塞性黄疸,表现为面色发黄、黄疸指数升高,这时需做内引流或外引流来治疗黄疸;2、胰体、胰尾癌:如果肿瘤较大,会出现腹痛、腹泻、上腹部隐痛、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胰腺检查最重要的是去做B超或CT,主要通过穿刺活检诊断,包括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检、CT导向穿刺活检,常见的还是B超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来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然后进行相应检查来分期,如果没有转移,仅局限在局部,根据与周围血管的关系,通过进行MDT(多学科诊疗)讨论,和外科医生探讨手术可能性,相应手术能使患者获益。但如果无手术指征,目前有些有效的化疗药物,如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等,能使胰腺癌患者生存获益,此外还有放疗、免疫治疗,新的研究提示也能获益。如果患有胰腺癌,需找专业团队进行诊断和治疗,能有效提高胰腺癌生存率。
    2023-08-02
  • 胰腺癌在什么位置(视频)

    胰腺癌在什么位置
    胰腺位于腹腔腹膜后一个重要脏器,胰腺分为胰头、胰体与胰尾,胰头、胰体、胰尾均可能发生肿瘤,常见情况如下:1、胰头:临床上经常会发现胰头有占位,通过CT或者磁共振,可以明确判断肿瘤的位置,与周围器官以及周围血管的关系,准确判断是否有手术指征;2、胰体或者胰尾肿瘤:通过CT或者磁共振可以看到肿瘤的大小、数目以及与局部周围器官的关系。如果发现胰腺癌,需要查CA19-9或者影像学诊断,对胰腺位置判断较重要,其位置与周围器官关系决定能否进行手术治疗。如果能做根治性的手术则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部分患者通过转化治疗,从不可切变成可切,此时采用化疗或者放疗,使肿瘤从大变小,能够通过MDT讨论可能有帮助。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手术机会,比如胰头出现占位合并梗阻性黄疸,此时可能要做穿刺引流,解除黄疸为后续全身治疗做准备。
    2023-08-02
  • 腹泻一年多是肠癌吗(视频)

    腹泻一年多是肠癌吗
    腹泻1年多不一定是肠癌,引起腹泻的原因比较多,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病、胃肠功能紊乱、菌群失调等。出现腹泻应积极查找原因,需要行大便常规检查,判断是否有隐血,还有进行肠镜检查,来明确腹泻原因是炎症还是肿瘤。如果是肿瘤,通过肠镜可以发现新生物,明确部位并取活检来确诊。出现腹泻需要进行系统诊治,就诊于消化内科,给予相应的检查。如果发现新生物并确诊为肠癌,需要进行肠癌的系列检查,包括分期、体能状态的检查,继而确定治疗模式,同时对健康状态进行密切观察和随访。如果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或腹痛、腹泻、便秘交替进行,这时需进一步行肠镜检查,明确是否发生了肠道病变。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