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有什么区别(视频)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有什么区别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同属于胆囊良性疾病,成分可能有相似之处。最主要区别是胆囊息肉附着在胆囊壁上,不会随体位改变或胆囊收缩移动。而胆囊结石则是游离在胆囊腔内,相对硬度较硬,会伴随着体位改变或胆囊收缩而发生移动。胆囊结石容易引起临床症状,包括胆绞痛或急性胆囊炎。如果从形成原因观察,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有一定相似之处。大多数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而胆囊内结石大多数也属于胆固醇性,所以息肉和结石形成和遗传、饮食、环境、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胆囊息肉附着在胆囊壁上,如果是较大的胆囊息肉脱落进入胆囊腔内,可能形成结石。而结石则由于在胆囊内可以移动,如果堵塞胆囊管,会引起胆囊内压力升高,导致胆绞痛。胆囊息肉由于不会自由移动,所以无论是大息肉或小息肉,通常不容易出现临床症状,特别是<1cm胆囊息肉,一般建议定期检查。如果是位于胆囊颈部,容易堵塞胆囊管或胆囊息肉快速增大,有发生癌变风险时,建议通过外科手术将胆囊切除。
    2023-08-02
  • 3mm胆囊息肉严重吗(视频)

    3mm胆囊息肉严重吗
    一般直径3mm的胆囊息肉不严重。该种胆囊息肉较小,一般于查体时发现,多属于胆固醇性息肉。这种息肉通常不会生长较大,且生长较缓慢,可为单发或多发。建议患者定期检查即可,无需过多担心。因为该大小的息肉,一般不存在癌变风险。如果不快速增长,不引起明显临床症状,则可在胆囊内存在较长时间而不引起严重后果。但胆囊息肉的出现,提示注意生活习惯,需改善饮食结构,避免过于油腻的饮食,同时避免过度吸烟、饮酒、熬夜。因为作息、饮食对于内脏功能,包括胃肠道、肝胆功能,均可产生影响,如吸烟、饮酒可对肝脏、胰腺造成损害。
    2023-08-02
  • 胆囊息肉2厘米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2厘米严重吗
    一般胆囊息肉2cm较为严重,需考虑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的风险。胆囊息肉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灶的总称。多数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但部分属于有潜在癌变风险的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不同,常为单发,基底较宽,且内部有血流信号,生长较迅速,可通过超声造影、CT、核磁进一步确认胆囊息肉性质。一般腺瘤性息肉越大,发生癌变的风险越高。如果胆囊息肉已经长到2cm,此时发生癌变的风险明显提高,甚至已经出现癌变。对于已经癌变的胆囊息肉,建议尽快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胆囊。同时需明确肿瘤是否已经侵犯胆囊壁,是否已经出现淋巴结转移,需进行快速病理检查。如果出现上述情况,需扩大手术切除范围。
    2023-08-02
  • 胆囊息肉一定要手术切除吗(视频)

    胆囊息肉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胆囊息肉不一定需要外科手术切除,即多数胆囊息肉不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指附着在胆囊壁上,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总称。胆囊息肉多数属于胆固醇性息肉,是由于胆汁中过多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形成,不存在癌变风险,不会引起明显临床症状。患者需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定期检查,无需进行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建议手术情况指直径较大,如单个息肉直径>1cm,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确定性质,包括超声造影、增强CT或核磁。根据息肉内部有无血液供应、胆囊息肉基底是否增宽、局部胆囊壁是否增厚,判断是否为腺瘤性息肉。如果属于腺瘤性息肉,由于有一定癌变风险,所以建议尽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总体而言,胆囊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发生率较低。
    2023-08-02
  • 胆囊息肉2mm会消失吗(视频)

    胆囊息肉2mm会消失吗
    患者2mm大小的胆囊息肉可能会自行消失,但多数情况下一旦形成胆囊息肉,自行消失可能性较小。胆囊息肉是指附着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按性质可分为胆固醇性结晶、腺瘤性息肉或炎性息肉。通常较小的胆囊息肉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多数多发性胆囊息肉则属于胆固醇性结晶,患者无需进行外科干预,可通过减少食物中脂肪、热量摄入等饮食控制,和定期体检、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方式进行干预。胆囊息肉可能长期维持稳定状态,部分胆囊息肉也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对于进行性增大的胆囊息肉而言,患者需加强定期检查,如果单发的较大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通常建议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增强CT或核磁,以判断胆囊息肉性质。若担心胆囊息肉存在癌变风险,还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以明确息肉性质,但不排除少数胆囊息肉已经发生癌变的可能。
    2023-08-02
  • 胆囊息肉大于1cm就要手术吗(视频)

    胆囊息肉大于1cm就要手术吗
    胆囊息肉>1cm不一定均需进行手术,虽现在国内和国外部分指南将胆囊息肉>1cm作为外科手术指征,但在临床上经常会发现,较多年轻人多发胆囊息肉可能长到1cm以上。而此类胆囊息肉通常是胆固醇性息肉,不存在癌变风险,无需切除胆囊。通常建议通过进一步检查,确定胆囊息肉性质。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超声造影、注射造影剂观察胆囊息肉出现的显像,判断息肉性质。如果基底较宽、内部有血流,且为单发、较大息肉,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存在癌变风险,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但多发胆固醇性息肉,尤其是观察较长时间生长较缓慢,患者比较年轻,可以定期密切观察。但平时要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熬夜、久坐不动,避免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对于控制胆囊息肉生长有帮助。
    2023-08-02
  • 胆囊息肉为3×3m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为3×3mm严重吗
    胆囊息肉3×3mm并不严重,属于较小的息肉,所以患者无需过度担心,也无需进行干预治疗。建议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即可,主要观察胆囊息肉的变化趋势。如果患者息肉长期稳定在较小范围内,则属于胆固醇性息肉,不具有癌变的风险,患者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不会影响胆囊的功能,所以无需过早采取药物或外科手术治疗,定期检查即可。通常患者需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比如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并且需要减少吸烟、饮酒。另外,患者需要定期检查,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即可。
    2023-08-02
  • 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严重吗
    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是否严重,需依据息肉大小、临床症状、癌变风险而定,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病情不严重:对于多发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如果息肉较小,通常是胆固醇结晶或胆固醇息肉,不存在癌变风险,所以无需过早进行手术干预。定期检查即可;2、病情严重:如果患者的息肉较大,比如直径超过1cm、胆囊息肉基底较宽、内部存在血流信号,此时需要警惕腺瘤性息肉或发生癌变,建议通过外科手术干预。胆囊息肉样病变和癌变是不同的概念,指存在疾病或异常,简称为胆囊息肉,指附着于胆囊壁上单个或多发,向胆囊腔内突出、隆起性疾病的总称。通常胆囊息肉样病变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少数已发生癌变的早期胆囊癌。
    2023-08-02
  • 胆囊息肉手术几天能下床(视频)

    胆囊息肉手术几天能下床
    若患者进行胆囊息肉手术,通常在手术当天即可下床活动,无需长期卧床。胆囊息肉手术主要指通过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患者在全麻手术苏醒数小时后即可下地活动,而长期卧床不利于康复,尤其是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容易引起腹胀、便秘等现象。通常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仅需在患者的腹壁上打3-4个小孔,通过生物胶粘合伤口,无需缝合。因此,此类患者早期下地活动,无需担心会对伤口造成不利影响,并且进行适度的活动、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快速康复。通常建议此类患者在手术后数小时进行下地活动,而术后第二天可以出院,无需长时间住院,并且无需长期输液治疗。
    2023-08-02
  • 胰腺癌的症状及表现(视频)

    胰腺癌的症状及表现
    胰腺癌的典型临床症状是腹部疼痛,同时合并有背部疼痛。胰腺癌的诊断较困难,大多数胰腺癌早期没有典型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在就诊时,胰腺癌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阶段。胰腺癌的分期与诊断早晚具有一定相关性,但是如果只是通过临床症状诊断胰腺癌,则胰腺癌通常处于中晚期。有些患者由于肿瘤压迫胆管而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部分患者已经出现肝转移或腹腔内种植转移,甚至癌性腹水,有些胰腺癌患者则会出现骨转移、肺转移。因此胰腺癌是否能否治疗,或者是否具有较好的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胰腺癌在确诊时处于何种阶段。如果是早期胰腺癌,肿瘤可以切除,则建议外科手术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且手术后配合化疗。中晚期胰腺癌在确诊时不具备外科手术条件,通常采用全身化疗,有些患者可以配合靶向药物,将胰腺癌的生存时间延长1-2年。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