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鹏

  • 低血压低血糖患者吃什么好(音频)

    低血压低血糖患者吃什么好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低血压、低血糖的患者,如果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的相关病史,饮食一定要多样化,要多摄取优质蛋白,如鱼肉、虾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的瘦肉也可以多吃。患者要多吃绿色蔬菜,也可以多吃水果,或者多喝水果榨成的鲜果汁。患者有明显的低血压、低血糖,大多见于身材瘦长型的年轻人,其体重往往偏低,饮食方面往往是处于一个挑食的状态,或者是强迫自己节食的状态。这一类患者的饮食方面要注意,要均衡饮食、全面饮食。\n如果多吃水果,多喝鲜果汁,可以起到升糖的作用。并且还能够提高人体的水分的存储量,存储量多了,也就是人体的水分多了,血量升高,也会增加血量对于血管管壁的侧压力,进而使血压回升。
  • 喝酒后为什么血压特别低(音频)

    喝酒后为什么血压特别低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喝酒以后导致血压过低或者明显下降,这一般是由于酒精导致的血管扩张引起。有一些人群喝酒,尤其喝酒量较多后会出现面色潮红,这种潮红并不是过敏反应,而是体内的毛细血管扩张,这种扩张会导致大量的血液涌于人的末梢血管,而在体循环中血量自然就减少。体内的血压就是体循环中血量对于血管管壁的侧壁压力。由于喝酒,尤其是酗酒会导致人体的末梢循环的血管广泛扩张,引起末梢循环的血流量上升,反而导致人体的体循环血量下降,这一类人群在喝酒以后会出现血压明显下降。\n因此,喝酒以后,人体末梢循环的血管出现明显扩张,存储了大量血液,反而使得身体真正用于提升血压的血液量不足,引起的血管管壁侧壁压力不够,最终表现为血压下降。
  • 血压低为什么会出现胸闷、气短(音频)

    血压低为什么会出现胸闷、气短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人的血压是心脏每次收缩,血液射出心脏以后,对于血管管壁的侧壁压力,血压低意味着射出去的血量会减少。血压低的人血量也会明显下降,而血量下降同样会导致射出去的血液供给心脏本身的血管,也就是冠状动脉的血量也会下降,冠状动脉的血量下降,就会导致心脏的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而心肌细胞一旦出现缺血、缺氧,就会在临床上出现胸闷、心慌、气短等不适感觉。\n因此,血压低本身是由于血液对于管壁的侧压力导致,血压下降说明体内的血液量减少,体内的血液量减少又会导致人体心脏的心肌细胞获得的血液减少。一旦心肌细胞获得的血液减少,就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发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
  • 低血压患者看哪个科(音频)

    低血压患者看哪个科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低血压患者,一般可以到医院心内科进行就诊和咨询。低血压的患者,其实临床上并没有非常多好的药物,低血压的患者去心内科咨询的目的,其实是在心内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自己的活动以及生活、工作方式。\n如果患者血压明显下降,经过心内科医生的判断,患者的BMI体重指数也是比较低的水平,身材为瘦长型,体重又较低。对于这一类人群,心内科医生会建议加强血压的监测,同时要避免过度节食,甚至节水,一定要均衡饮食,让身体的体重更重一些,更胖一些。随着身体强壮,体内的水分会增加,循环血量也会增加,这样就会改善低血压的状态。除此之外,心内科医生还会建议此类人群避免久蹲、久坐时突然变成站立、直立的状态,因为这时会使大部分的血液沉积于身体的中下部分。一旦从久蹲、久坐变成站立的状态,则会导致人体的大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缺血发作。
  • 年轻人直立性低血压产生原因(音频)

    年轻人直立性低血压产生原因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年轻患者如果出现直立性低血压,主要还是和患者的体型以及体重有关。如果患者是瘦长型,体重又比较低,这一类人群天生体内的血量就比较少,因此血量对于血管管壁的侧壁压力也会减少。当这一类人群在久卧、久坐或者久蹲状态下时,大量的血液会集中在身体的中下部分,也叫做血液的重分布。当其迅速坐起或者站起,这个时候由于身体长轴较长,也就是个子较高,所以血液从下半身转移到身体的上半身,尤其是头部的时间要相对较长,因此这一类人就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进而导致头晕、头疼、眼前发黑、眼花,甚至休克、晕厥。\n因此,可以认为年轻人直立会导致低血压,这种叫直立性低血压,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和病人的体型以及体重有关。
  • 生理性低血压的危害(音频)

    生理性低血压的危害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生理性低血压大多发生在瘦长的人群中,容易出现危害,主要的危害包括患者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由于患者个头比较长,所以下肢的血液回流到心脏,最终回流到大脑的时间会比较长,因此此类人群如果长期进行蹲位或者坐位,当其猛然站起时,下半身的血液短时间内很难回流到心脏以及脑部,就会出现胸闷、心慌等心肌缺血的症状,以及头晕、头疼等脑缺血的症状。\n生理性低血压有别于病理性低血压。这一类人群主要是和自己的体型和体重有关,此类人群女性居多,大多为年轻人,身材比较瘦长,体重比较小,平时喜欢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或者喜欢进行节食性质的减肥。
  • 低血压胸闷气短怎么办(音频)

    低血压胸闷气短怎么办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如果低血压患者频繁出现胸闷、气短,这种情况应该到医院进行心脏彩超的检查。首先低血压是由于体内的血量不足,无法对于血管管壁产生非常好的侧壁压力,导致测量出来的血压较低。如果体内血量减少,同样也会使心肌细胞获得血量,也就是氧气水平减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会出现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在临床上的表现就是心慌、胸闷、气短等等。\n因此,低血压的人群,如果反复出现胸闷、心慌、气短等,应该尽快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心肌标志物的检测、心脏彩超的检查等等,来判断是否有低血压引起的心肌灌注不足、心肌缺血,甚至冠心病。一旦出现了冠心病,或者发生心肌缺血,此类人群除了治疗低血压以外,也要通过服药改善心肌缺血、乏氧的状态,平时也要注意多吸氧。
  • 低血压几天能恢复正常(音频)

    低血压几天能恢复正常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低血压是否能恢复正常,主要取决于平时的血压情况,常见恢复时间如下:\n1、体质变好后:如果患者平时血压就低,调整其低血压的情况需要漫长的时间,要注意多饮水,均衡饮食,让自己的体质更壮一些,更胖一些,体内的循环血量增多后,低血压就会得到好转。\n2、2-3个月(60-90天)之后:如果是由于部分疾病导致的低血压,比如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血压下降,这种情况恢复也需要些时日。急性心梗导致的心脏收缩力变差,最终引起血压下降,升高血压的方法主要是提高心脏的收缩力,需要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逆转心室重构的药物。服用这种药物基本上要在2-3个月(60-90天)之后,患者心功能比较稳定后,才有可能出现收缩力的上升,因此才会出现低血压的纠正。
  • 长期低血压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音频)

    长期低血压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低血压对身体会不会有影响,其实还是要看其血压到底低到什么程度,平时从事何种工作,以及运动方式,常见情况如下:\n1、没有影响:如果患者血压低,但是没有明显下降,只是比正常的稍低一点,平时也是做文案之类的工作,这种情况对身体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也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n2、有影响:如果患者血压明显的低,比如收缩压只有90mmHg左右,舒张压只有50mmHg左右,这种情况下,患者再经常进行有氧运动,或者大体力的机械类运动,比如举重、频繁蹲起,做这种运动的时候,就容易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心脑血管的供血不足。\n因此,长期低血压会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要分情况而论。如果患者平时血压低,但是只是在临界值上下浮动,又不从事大体力的活动,这一类人血压低对身体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但是,如果患者血压明显下降,同时又经常做剧烈的体育运动,包括有氧运动或者无氧运动,这种时候反而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就需要特别关注,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以及运动方式。
  • 体位性低血压的处理措施(音频)

    体位性低血压的处理措施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改变而引起的血压骤降,这一类人群的处理措施是通过改变体位而使血压复升。如果需要纠正久蹲、久坐引起的低血压,可以根据是否发生了体位性高血压来纠正:\n1、未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如果在久蹲、久坐需要站起时,可以先原地坐下,拍拍双下肢,原地进行地面上的活动,让自己的血液重新分布,使血流加快,能够尽快让大量血液回流到心脏和脑部,防止低血压的出现,此时患者再进行站立就可以避免低血压的发生。\n2、已经发生了体位性低血压:如果患者猛然站起,出现了低血压、头晕等症状,患者应该迅速的原地坐下。如果能够靠着墙壁将双腿抬高,这样就可以使大量的下半身血液迅速回流到脑部以及心脏,从而改善低血压导致的头痛、胸闷等症状。\n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大部分是从久蹲、久坐的状态突然变成了站立位,这一类人群由于蹲或坐的时间过多,会导致大量的血液聚集于身体的中下部分,当突然站起时,大量的血液来不及及时回到心脏和脑部,就会引起心脏缺血、脑供血不足,因而导致胸闷、心慌、头疼等,因此这一类人群主要建议尽量避免久蹲、久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