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嵩涛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肩周炎(视频)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肩周炎
    肩周炎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可以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但出现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不一定都代表患者得了肩周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肩周炎:1、可以将双侧胳膊紧贴在胸的外侧,屈曲肘关节,将手向外侧掰。如果感到活动比较受限,动作比较困难,则要考虑得了肩周炎,可能造成肩周韧带粘连。需要结合患者年龄判断,通常5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这种情况,才考虑肩周炎的情况。如果患者年龄较小,有可能是活动量过大造成的局部损伤;2、通过检测肌肉的力量判断,将胳膊伸平,这时其他人向下按压胳膊,如果很容易将胳膊压下去,并且伴有疼痛,这就说明可能已经得了肩周炎;3、患者举起自己的胳膊,绕着肩部环绕,如果出现疼痛现象,再将患者的胳膊进行旋转,观察活动范围是否无法达到正常人可以达到的范围,或者是否可以达到健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并且会诱发局部疼痛,伴有响声,这时可以判定患者得了肩周炎。此外,还可以结合影像学的判断,到医院做磁共振检查,明确肩周的韧带、肌腱、滑囊,甚至软骨组织,是否出现病变。通过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即可做出初步判定。
    2023-08-03
  • 腰肌劳损能做仰卧起坐的运动吗(视频)

    腰肌劳损能做仰卧起坐的运动吗
    腰肌劳损是临床中较常见的疾病,劳动强度或工作强度较大的情况下,如长期伏案工作、久坐,易出现腰肌劳损。仰卧起坐是较常见的锻炼方式,但在腰肌劳损的状态下,一般不建议或应尽量避免做仰卧起坐。仰卧起坐主要是锻炼腹部肌肉,通过腹肌收缩、腰部前屈锻炼腹肌,由于前屈时牵拉腰背部肌肉,对腰肌起到拉伸作用,在用力不当或长时间持续拉伸腰肌的状态下,可能会造成腰肌的慢性损伤。患者是由慢性疲劳、各种外伤引起,也有部分是坐姿不良引起。而在做仰卧起坐练习时,力度较大,需快速或大幅度收缩腹肌、拉伸腰肌,才能完成此动作。所以在锻炼的过程中,如果用力不当或用力过度,较易造成腰肌劳损进一步加重,甚至造成急性损伤,从而诱发比较严重的症状,因此腰肌劳损情况下不建议做仰卧起坐的运动。
    2023-08-03
  • 腰肌劳损严重会导致什么后果(视频)

    腰肌劳损严重会导致什么后果
    腰肌是腰背部运动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除腰肌之外,周围有韧带、关节、骨质等,对维持腰部活动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均发挥重要作用。腰肌劳损常见症状是局部后遗症,如腰背肌筋脉炎以及腰肌内肿胀、出血等,导致病人活动受限甚至导致肌肉萎缩、活动能力下降。因为肌肉保护作用下降,导致其他结构出现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常见改变如下:1、腰椎管狭窄:因为腰肌保护能力下降,椎间盘负重增多导致退变,如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以及椎体增生。常见于骨质增生以及韧带退变之后,导致韧带肥厚、钙化,压迫周围血管和神经,出现腰椎管狭窄症状;2、脊柱侧弯:因为腰肌劳损之后造成姿势性侧弯即脊柱侧弯,从而缓解肌肉紧张与疼痛,长此以往可能造成脊柱的稳定性下降或腰椎不稳。严重时可出现结构性侧弯,可能需要外界干预治疗。症状较轻者需要支具固定,症状较重者需要手术干预。
    2023-08-03
  • 为什么会得骨刺,骨质增生(视频)

    为什么会得骨刺,骨质增生
    骨刺和骨质增生是临床比较常见疾病,小关节如手、脚等,大关节如腰椎、脊柱、颈椎、髋关节、膝关节等,均会发生骨质增生,此类疾病较麻烦,部位较多、疼痛较剧烈且无法彻底根治。造成骨刺和骨质增生的常见原因如下:1、退行性病变:通常骨刺或骨质增生常见于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增大、体质减弱或骨质退变引起软骨面剥脱,即软骨裂解,局部无菌性炎症刺激软骨下骨骼向外增生,软骨保护层被破坏,下面的骨刺生长,从而造成局部疼痛和损伤性病变;2、外伤或劳损:各种外力作用下造成局部肌腱、韧带损伤。因为肌腱、韧带支点在关节周围,如果肌腱、韧带损伤后,局部造成微出血,血肿机化后可逐渐钙化形成骨刺,此为形成骨刺、骨质增生的重要定义。
    2023-08-03
  • 腰推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一样吗(视频)

    腰推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一样吗
    腰椎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是两个不同的疾病,虽然有一定联系,但两者性质完全不同,主要区别如下:1、性质: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因纤维环环破裂,髓核组织通过破裂孔向外顶出,压迫周围的结构或神经组织而出现一系列症状。骨质增生属于退行性改变,随着患者年龄增长,或有慢性损伤,造成局部关节退化而出现病理性改变;2、病因: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大部分是由劳累、久坐、外伤等原因造成,突出椎间盘如果没有压迫神经,只表现为单纯的腰部疼痛,如果压迫神经,会引起腰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疼痛。而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等,可造成腰部肌肉力学不平衡,局部软骨反复磨损,引起软骨下骨质向外生长,从而形成骨质增生,属于自我保护,也是关节软骨退化的表现;3、治疗方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般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可以通过局部理疗、口服止痛药或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还可以进行牵引、按摩、理疗,病情严重者需要手术。骨质增生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压迫、刺激症状,可以口服钙剂、维生素D3,以延缓骨质增生。同时生活上要注意避免关节劳损而加快增生,如果骨质增生较严重,造成腰椎不稳或出现椎管狭窄,诱发较严重的症状,需考虑手术治疗。
    2023-08-03
  • 右胯骨疼是不是股骨头坏死(视频)

    右胯骨疼是不是股骨头坏死
    右胯骨疼不一定为股骨头坏死所致,但股骨头坏死为临床中右胯骨疼较常见的病因,右胯骨疼痛的常见原因如下:1、饮酒、长期食用激素或有风湿病、类风湿性疾病,易导致股骨头发生坏死,早期表现为胯骨疼痛;2、外伤或用力不当造成局部轻微骨折,也会出现胯骨疼痛;3、老年患者的骨性关节炎由于软骨磨损、退变、骨质增生,也会表现为胯骨的疼痛,尤其活动时疼痛明显加重;4、儿童、青少年的滑膜炎,可由于髋关节滑膜组织增生、肥厚、炎性渗出导致局部疼痛,表现为胯骨疼痛;5、自体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或痛风,均可引起髋关节周围骨质疼痛,尤其与天气变化或饮食有一定关系,可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6、类似肿瘤性的疾病,即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也表现为髋关节内侧的滑膜组织增生、肥厚,严重时破坏周围的骨质,早期表现为胯骨或髋关节明显的疼痛,通过影像学诊断或病理检查也可明确诊断。
    2023-08-03
  • 膝盖骨折在不动手术的情况下多久才能好(视频)

    膝盖骨折在不动手术的情况下多久才能好
    膝盖骨又称为髌骨,发生骨折的几率较高。如果发生骨折且不动手术,多久才能好,需要根据患者损伤情况决定。如果是稳定性骨折,通常需要休息3个月才能好。在临床上,根据髌骨骨折的损伤严重程度,较常见的有髌骨横行骨折,此外还有粉碎性骨折。横行骨折是一条横行骨折线经过髌骨轴线,如果骨折没有发生移位,通常采用保守治疗,用石膏托或支具把患者膝关节固定在功能位,一般固定4-6周后拍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如果愈合良好,可以把石膏或者支具去掉,适度进行功能锻炼或者负重。如果3个月时拍片检查,发现骨折完全愈合,则可以正常活动。如果是横行骨折发生移位,或者是粉碎性骨折,则属于不稳定性骨折,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因这类骨折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肢体的功能或外观,所以需要采用手术,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来治疗。
    2023-08-03
  • 脊柱爆裂性骨折多久可以恢复(视频)

    脊柱爆裂性骨折多久可以恢复
    脊柱爆裂性骨折属于脊柱骨折较严重的类型,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一般术后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完全愈合。手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评估,排除禁忌证后再手术。由于爆裂性骨折的损伤比较严重,患者可能合并症较多,除脊柱损伤外,可能伴有脊髓、神经甚至内脏的损伤,因此手术安全性较重要。患者术后要积极进行相关辅助治疗,如果骨折愈合顺利,3个月左右就可以达到骨性愈合。但单纯通过时间判断并不可靠,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较多,如患者年龄、身体素质、损伤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后期治疗效果、患者配合程度等,都会影响患者骨折愈合的进程。因此对于脊柱暴烈性骨折,具体恢复时间需根据以上因素判断,同时要定期复查,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如果拍片后看到骨折处骨折线已经完全模糊、消失,证明已经愈合。但如果没有出现愈合迹象,还要继续制动、休息,并继续观察和治疗。
    2023-08-03
  • S3椎体骨折是什么意思(视频)

    S3椎体骨折是什么意思
    S3椎体骨折即骶三椎体骨折,指的是骶椎的第三节椎体,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比如外伤、骨质疏松或病理性因素如出现肿瘤,而发生椎体的压缩、变形、破裂或断裂等情况,便属于骶三椎体的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损伤部位的肿胀、疼痛,尤其是骶尾部的症状特别明显,患者相应的区域会出现无法活动,如不能弯腰、负重、用力、大幅度行走等。如果按压相应部位,患者会感觉到非常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会伴有神经损伤,而出现肢体的麻木、无力、抽搐,严重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大小便的功能障碍。部分压缩骨折会造成患者的小血管破裂,导致出现出血,严重时导致大量出血,并引起出血性休克。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患者便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相应检查,了解损伤的程度、情况,并积极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骨折比较明显或卡压神经,损伤血管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便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2023-08-03
  • 骨折手术后发烧38度怎么办(视频)

    骨折手术后发烧38度怎么办
    骨折手术后发烧38℃的处理方法,需明确发烧原因。正常骨折手术后会有轻微发烧,属于低烧,是手术后的创伤反应,或局部出血、渗液导致的吸收热,温度一般不>38℃。如果体温持续>38℃,则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引起,根据发烧原因进行相应处理,主要如下:1、感染:可能是伤口感染,或长时间卧床引起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可出现体温增高现象。如果怀疑感染,需要查看伤口情况,观察局部是否有发红、肿胀,以及肺部有没有咳嗽、咳痰或异常呼吸音,还有小便是否疼痛或尿色是否异常。再将相应检验物如尿液、痰液或伤口分泌物、引流液进行细菌化验,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如果检验出细菌,应查看细菌种类及敏感抗生素种类,再针对性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2、压疮:可能是局部长时间卧床,或打石膏、支具、夹板等摩擦局部皮肤、软组织,从而造成破溃,形成压疮。压疮引起局部吸收热或继发性感染,均可引起体温升高。如果出现感染或形成坏死组织,也会导致体温>38℃。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定时翻身,避免使感染或坏死创面再增大。另外,应及时处理局部创伤,如果是轻度压疮,可以换药或外涂药物以促进修复。如果是深度压疮而出现坏死,应及早清创、植皮,促进创面快速修复;3、其它因素:如引流管引流不畅,因引流管被遮住或压迫,大量液体聚集,也会引起发烧,因此平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在引流液较少如每天<50ml时,应及早拔除引流管,防止积液、发热。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