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献血后吃什么(音频)

    献血后吃什么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仅仅相当于全身血量的5%-8%左右。献血前喝盐水,献血后喝牛奶及蛋白质饮料,血容量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平衡。如果想加快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恢复,需要注意饮食调理。第一、需要补充蛋白质。在原来正常膳食的基础上,添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类、蛋类、奶类、鱼类、豆类等。在摄入高蛋白膳食的同时,主食的供给也要适当增加,以保证蛋白质的利用。第二、要补充铁。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和鱼类等。植物性食品,如黑木耳、海带以及芝麻等,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恢复。第三、要补充叶酸。叶酸在猕猴桃、草莓、菠菜、莴苣等新鲜水果、蔬菜中含量丰富。在肝脏和肉类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叶酸。维生素B12在动物食品中大量存在,尤其在肝肾、心、肉及蛋类、乳制品、鲜蘑菇中含量比较高。
  •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怎么回事(音频)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平均红细胞体积简称MCV,是指的人体单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飞升为单位,通常是间接计算得到的。它的正常值一般为86-100飞升。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变化,可以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如果出现了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偏高,首先要考虑是不是由于生理性的变异引起,生理性的升高可以见于新生儿、妊娠、饮酒、口服避孕药等,这些情况都可能会引起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如果没有上述情况,需要考虑有没有病理性的变异。病理性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增高多见于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引起的,如巨幼细胞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妊娠期,恶性贫血等。这时平均红细胞体积一般大于100飞升。
  • 溶血症是什么(音频)

    溶血症是什么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溶血症也称为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的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以概括分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根据病情和发病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溶血。1、慢性溶血多为血管外溶血,发病缓慢,表现为贫血、黄疸和脾大三大特征。2、急性溶血发病急骤,短期大量的溶血引起寒战、发热、头痛、呕吐、四肢腰背疼痛及腹痛,继之出现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发生急性肾衰竭、周围循环衰竭和休克等,其后出现黄疸、面色苍白以及其他严重贫血的症状和体征。治疗上主要是因病而异,正确的病因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去除病因非常的关键。其次是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部分患者适用于脾切除,贫血严重时可以进行输血或者成分输血。
  • AB血型好吗(音频)

    AB血型好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AB血型是一种血型,指的是血清中不含有抗A抗B抗体。虽然AB型血细胞上有相应的抗原,但由于输入的主要是血细胞,血清很少,所以输入的凝集素也很少,凝集素和抗原的结合也比较少,比较安全。AB型血被称为万能受血者,但是输血量也不能太大,只有在紧急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安全系数不高。但是总体来说,AB型血如果遇到急救时,万能受血还是比较好的。AB血型的人同时具有A型和B型的特性,因此容易罹患心脏病、酒精中毒、肺炎与尿道炎等等。虽然如此,但AB型的人免疫功能以及对环境适应能力仍然是四种血型当中最好的。平时的饮食内容没有必要限制,应以素食为主,并且常做帮助舒缓身心紧张的运动。AB型血是A型血和B型血的混合血型,对于饮食生活及环境的变化能够随机应变,但是消化器官比较弱。肉类、蛋白质要少食,理想的是小羊羔和母羊肉,鸡肉更不好。总体来说,每一种血型都有每一种血型的特点,AB型血无所谓好坏,只是特性和其他和其他血型不同而已。
  • 平均红细胞体积正常值(音频)

    平均红细胞体积正常值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红细胞把氧气运输给人身体组织的各个部位,再从各个部位运送出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所以红细胞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运输队。红细胞的平均体积,男性正常值为83-93微升,女性为82-92微升。升高:新生儿、妊娠、饮酒、吸烟、口服避孕药等,降低:剧烈的肌肉活动、六个月以前儿童,这些是属于生理学变异。病理学变异升高时可以见于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酒精性肝硬化、出血性贫血,再生以后和甲状腺功能低下,降低见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全身性溶血性贫血,比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 凝血障碍怎么办(音频)

    凝血障碍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凝血障碍是由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血管壁受损,血小板功能不良等,一种或多种的凝血环节异常,抗凝物质的缺乏或增多,纤溶系统的过度激活所导致的。它可以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先天性的凝血障碍性疾病主要是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获得性的凝血因子缺乏症包括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抗凝药物治疗DIC,急性原发性纤溶,大量的输注库存血,凝血因子抑制物质存在。如果发生了凝血障碍,我们要判断是哪一种凝血因子的缺乏,确定病因,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基本的治疗方案包括对症支持治疗、补充凝血因子。
  • 血稠的症状(音频)

    血稠的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稠医学上叫高粘稠血症,中老年人易患,可以经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影响血液黏稠度的主要因素有血细胞性因素,如血细胞数量的多少、大小、形态、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功能等。血浆性的因素,如血浆蛋白。其他因素,情绪、生活模式、吸烟、饮酒等。以上因素如果发生障碍或者出现异常,就可以发生血液黏稠,如果发现了血液黏稠,可能出现如下症状:第一、晨起头晕不清醒,思维迟钝,到吃过早餐后,头脑才逐渐变得清醒。第二、午餐后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相反晚餐后精神状态特别好。第三、蹲着干活气喘,下蹲时回到心脑的血液减少,肺、脑等器官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所以有气喘。第四、阵发性视力模糊,血液变黏稠了,流速减慢,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或者视神经、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看东西出现一阵阵的模糊。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上述的症状,应该及时就诊,最好到医院做有关血液流变学的检查,以便确立诊断。
  • rhd血型阳性正常吗(音频)

    rhd血型阳性正常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RH是恒河猴英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1940年,科学家在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着RH血型的抗原物质,因此命名RH血型系统,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凝集源者,称之为RH阳性,反之为阴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4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的划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血型系统。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试验诊断,以及维护母婴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中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占90%。在中国,RH阴性血型只占3‰-4‰,属于稀有血型。所以RH血型阳性属于完全正常。在我国属于极大多数人的一种共有血型。
  •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需要就诊吗(音频)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需要就诊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媒介。红细胞把氧气运输给人身体组织的各个部位,再从各个部位运送出代谢产物二氧化碳,红细胞的平均体积降低主要见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比如由癌或者感染引起的继发性贫血。高铁血症见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铅中毒,以及一氧化碳中毒,也可以见于全身性溶血性贫血。比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如果红细胞体积仅仅是稍低一点,而且其他指标正常,一般问题不大。如果红细胞平均体积降低比较明显,而且同时出现血红素、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建议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 血液病是什么病(音频)

    血液病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者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凡是涉及造血系统病理、生理,并以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都属于血液病的范畴。目前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很多,诸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者是直接原因。由于这些原因很多,是近几十年现代工业生产的产物,从而使血液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可以说血液病是一种现代病。血液病临床分为三大类型,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和血栓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小板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等。以往由于缺乏特效的疗法,许多疾病被人们称为不治之症。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血液病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许多疾病得以治愈,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