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

  • 动脉导管未闭能自愈吗(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能自愈吗
    动脉导管未闭几乎没有自愈的可能性。动脉导管是连接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管子,而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压力差非常大,主动脉的压力即是血压,一般在120/80mmHg,而肺动脉的压力一般是15-30mmHg,相差很大,动脉导管自己长上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压差很大,血一直从导管内部走,基本上不能自愈,所以动脉导管未闭都需要做手术进行治疗。房缺、室缺等,可以自己恢复,而动脉导管未闭则不需要等,一般到一岁左右就要进行手术干预,不用等到3-4岁,要早期,干预,对心脏结构的影响、孩子生长发育都有好处。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首选什么药物(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首选什么药物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特殊的先天性心脏病。有部分人可以通过药物进行关闭,如早产儿。正常孩子都是十个月出生,而早产的孩子8-9个月就出生。这种孩子如果生后出现动脉导管未闭,可以通过药物进行关闭。一般是消炎镇痛药,比较常用的布洛芬,既往常规用的药物叫消炎痛,但是由于消炎痛副作用太大,所以现在用布洛芬更多,这是可以尝试用药物进行关闭的一种情况,仅适用于早产儿的动脉导管未闭。 其他足月儿,1-4岁的孩子的动脉导管未闭,不可能通过药物进行关闭,只能通过手术手段,主要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手段进行关闭。 所以动脉导管未闭用药物关闭的情况只有早产儿的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早期发现后,可以通过药物进行关闭,其它任何情况通过药物关闭都是无效的,只能通过手术手段来解决。
    2023-08-02
  • 小儿川崎病是什么意思(视频)

    小儿川崎病是什么意思
    小儿川崎病是以损伤冠状动脉为主要病变的急性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症,由日本的川崎富作医生发现,并对其特殊的临床表现进行描述,因此以医生的名字命名为小儿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常见表现如下:1、急性发热:经过抗感染治疗后,发热症状没有得到缓解;2、全身皮疹:以充血性多形性红斑为主要表现,会出现非化脓性结膜充血,还会出现口唇黏膜干燥、皲裂、草莓舌、四肢末梢红肿、硬肿等表现;3、心脏表现:川崎病主要损害的是心脏,导致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炎症,从而形成冠状动脉壁损伤,甚至可以使冠状动脉壁出现结构破坏,从而形成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瘤会逐渐发展成冠状动脉狭窄,进一步发展成冠状动脉梗死,对小儿心血管损害较大,属于目前小儿获得性心脏病的常见原因之一;4、其他表现:恢复期会出现指甲脱皮、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直径>1.5cm。
    2023-08-02
  •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怎么治疗(视频)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是很专业的诊断,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是个病理学诊断,不是通过临床来诊断的,所以疾病的诊断首先需要专业的医生去诊断,得看其是否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的标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即有显著的心电图的改变,孩子得有明显的症状,有心脏的增大,有心肌酶的增高,或者心脏磁共振有异常的信号,这才能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不是在门诊看看,问问病史,有点胸闷、心悸,查个心肌酶有点偏高,就诊断是心肌炎了,不是这样的,必须得做完善的心脏的评估,包括心脏超声、心脏的酶的检查、心脏的磁共振的检查,才能够确定心肌炎。 只有确定心肌炎后,才能考虑其处理,如果确实是病毒性肌炎则需要住院处理,需要住院治疗的心肌炎往往都是症状比较严重,有心源性休克、心衰,住院治疗其心脏的增大,给营养心肌的药物来进行处理。平常提到的病毒性心肌炎,应该是心肌损害的可能性较大,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学上的病毒性心肌炎,因为医学上病毒性心肌炎是比较严重的疾病,而在临床常碰见的可能是心肌的损害,心肌损害的处理主要是对症和营养心肌的药物为主要的治疗的方法。
    2023-08-02
  • 小孩心肌炎能自愈吗(视频)

    小孩心肌炎能自愈吗
    小儿心肌炎不能自愈,因为当心脏受到病毒、病原微生物感染,自己恢复的可能性很小,必须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法如下: 1、心脏如果发生炎症,最主要的治疗是休息,最好能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使心脏不要跳得很快,跳得越快损伤越大,所以休息非常重要; 2、根据心肌炎的程度选择治疗方案,因为心肌炎可以症状很轻,甚至仅仅有胸闷、心慌的表现,也可以表现为有生命危险的情况,所以根据其症状的程度来选择治疗方案。而且心肌炎的诊断不是单纯的有个症状,还必须查心肌酶、做心电图、做超声心动图,甚至需要做心脏磁共振检查,才能制定完整的、合理的治疗方案。
    2023-08-02
  • 小儿心肌炎的早期症状(视频)

    小儿心肌炎的早期症状
    小儿心肌炎是常见的疾病,症状可轻可重,表现有以下几点: 1、轻的小儿心肌炎症状往往出现在感染后,如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烧、拉肚子等,轻的一般表现为有乏力、胸闷、气长、觉得累、头晕等,这都是小儿心肌炎的表现,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父母要及时带孩子就诊,查心肌酶、做心电图,判断有没有心肌炎的出现; 2、还有一类心肌炎在感冒、病毒感染或者拉肚子后,表现出休克、意识丧失、抽风,叫爆发性心肌炎,这种心肌炎是致命的,如果不及时就诊,发病数小时或者数天可以导致死亡,尤其是近期爆发性心肌炎导致死亡的病例报道越来越多。 所以对于小孩心肌炎的早期症状,一定要看有没有前驱感染史。前驱感染史里,孩子轻的有胸闷、心慌、头晕症状,而严重的孩子会有精神差、乏力、休克表现,这种孩子一定要及时就诊,才能挽救生命。
    2023-08-02
  • 宝宝拉肚子蛋花样水便怎样治疗(视频)

    宝宝拉肚子蛋花样水便怎样治疗
    宝宝拉肚子蛋花水样的大便,一般提示是病毒性肠炎的可能性大,尤其是轮状病毒肠炎是最有可能的,这种孩子治疗上得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上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再摄入油腻食物,应该以淀粉样食物为主; 2、这种蛋花汤样尤其是轮状病毒肠炎,都存在继发的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即孩子乳糖喝了后,不能够把乳糖分解成单糖吸收到体内,就会造成在体内发酵,发酵后会产生让其腹泻加重的情况,该情况下如果要喝奶,尽量喝治疗腹泻的奶粉即免乳糖奶为主,能够明显的缩短病程; 3、如果孩子是蛋花汤样大便,除了饮食免乳糖奶外,还可以给黏膜保护剂,常用的是蒙脱石散,另外还可以给微生态制剂,即补充益生菌,妈咪爱等药物益生菌的补充,能促进肠道的恢复,保护胃肠道; 4、蛋花汤样大便,往往提示是病毒性肠炎,病毒性肠炎是自限性的,即通过处理后,往往自己就能好了,但是这种蛋花汤样大便如果量非常大,很容易出现脱水的表现,小孩一旦脱水,严重就会出现休克影响生命。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孩子的脱水表现,一定要给其充分的水分的摄入。但是水分的摄入不是喝白开水就可以了,一定要喝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要尽量的喝,喝的其尿比较清亮没有明显的少尿的表现,才能够防止的脱水的出现,等待其疾病的恢复。因此给其口服补液盐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对孩子可能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2023-08-02
  • 儿童手足口病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视频)

    儿童手足口病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儿童手足口病能吃何种食物,不能吃何种食物,具体如下:1、能够进食的食物:如果出现儿童手足口病,建议进食含蛋白质、含液体量较丰富的食物,对于手足口病的恢复较好,如粥等,其中要放肉、鸡蛋等含蛋白质较丰富的食物。由于手足口病由于病毒感染引起,抵抗病毒、杀死病毒时需要人体产生抗体,要消耗大量蛋白质,因此补充高蛋白质饮食对疾病的恢复较为有利。进食液体量较丰富的食物,包括多喝水,对于病毒的排出也较为有利;2、避免进食的食物: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需要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由于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口腔内存在疱疹,可能出现黏膜损伤,如果进食酸、辣的食物,口腔产生的刺激疼痛可能较为明显,如果加重口腔的不适感、疼痛感,会使儿童更加拒食,不爱吃东西。本来在疾病状态下儿童的食欲可能不佳,如果一吃东西就疼,可能更不爱进食。
    2023-08-02
  • 得了手足口病还会再得吗(视频)

    得了手足口病还会再得吗
    手足口病患者痊愈后仍存在复发可能,因为手足口病感染病毒多种多样,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型和柯萨奇病毒B型感染导致,还有肠道病毒71型,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反应作用。如果患者此次感染柯萨奇病毒A型,可能下次不会再感染此类型,但可感染柯萨奇病毒B型或肠道病毒71型,导致再次出现手足口病。患者得手足口病痊愈后并非终身免疫,而患腮腺炎、麻疹等疾病,属于终身免疫,因此应格外注意避免复发。
    2023-08-02
  • 小孩手足口病的症状是什么(视频)

    小孩手足口病的症状是什么
    小孩手足口病的症状,典型的是病毒感染,如低烧,可能部分孩子未出现发烧,第1-2天以后手、脚、口腔内出现疱疹,即水疱。它不会出现手背、脚背等位置,同时伴有低烧、嗓子疼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5-6天后,溃疡逐渐愈合,到恢复期。部分孩子的手足口病会比较严重,即重症手足口病,除上述症状外,还包括以下症状:1、年龄较小,3岁左右多见;2、高烧,体温都39-40℃;3、皮疹不典型,可能仅出现在手心或者脚心,甚至手心、脚心没有,在肛周存在皮疹、水疱;4、容易出现抖动,即坐不稳,身体抖,而且迅速进展,从出现抖到死亡,时间可能比较短,2小时到几天不等。抖动以后,进而呼吸不佳,会出现中枢性肺水肿、血压不稳定,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孩子患手足口病,多数症状都比较轻,但是有小部分比较重,需引起注意。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