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小勇

  • 右室心肌病的内科治疗方法(视频)

    右室心肌病的内科治疗方法
    右室心肌病又称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为右室心肌组织被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而引发的一系列综合征。根据不同分型,其治疗具体如下: 1、心律失常型:患者可表现为右室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可酌情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中止室速发作,减少相关心律失常复发。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既往室颤病史的患者,可置入埋藏式转复除颤器改善临床结局; 2、右心衰竭型:患者可出现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颈静脉怒张、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双下肢水肿等体征,可酌情应用利尿剂消除水钠潴留,改善体循环淤血。此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电解质演变,避免因低钾血症引发恶性心律失常; 3、无症状型:患者仅心脏彩超或胸片提示右心室扩大,定期随诊并观察病情演变即可。
    2023-07-31
  • 浸润性心肌病怎么治疗(视频)

    浸润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浸润性心肌病是指一系列原发或后天代谢异常,引发脂肪组织、糖原或淀粉样组织侵犯心肌,并于心肌细胞内或心肌细胞间沉积导致的心肌病。因缺乏特异性病因治疗,浸润性心肌病主要治疗以并发症对症处理为主,主要包括以下相关方案:1、针对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可应用强心剂,如地高辛,还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改善血流动力学。并可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培哚普利,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等,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力衰竭预后;2、针对浸润性心肌病并发相关心律失常,酌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等,纠正心律失常,改善心律失常预后;3、浸润性心肌病可并发心室附壁血栓形成,可酌情应用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抗凝药,改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预后。
    2023-07-31
  • 儿茶酚胺会致心肌病吗(视频)

    儿茶酚胺会致心肌病吗
    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尤其是持续性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其水平增高,可导致心肌病发生发展,称为儿茶酚胺性心肌病。儿茶酚胺性心肌病在临床上主要见于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是体内肾上腺或主动脉旁发生的肿瘤,可产生并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可造成广泛性心肌细胞坏死、心肌炎性反应,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并发一系列快速心律失常,出现心肌病表现。此类疾病的治疗在于病因纠正,应积极明确嗜铬细胞瘤诊断,并行定位诊断,进行肿瘤切除,减少儿茶酚胺释放。不能手术的患者可应用α受体阻断剂,抑制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性反应,同时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时,可在α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应用基础上酌情加用胺碘酮。同时可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抑制心肌重构、心腔扩大,从而改善患者病程。
    2023-07-31
  • 打张型心肌病怎么治疗(视频)

    打张型心肌病怎么治疗
    打张型心肌病,即扩张型心肌病,是指原发心肌损害导致的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治疗如下:1、治疗心力衰竭:进行利尿剂、强心剂应用,改善心力衰竭所导致的肺淤血、呼吸困难、体循环淤血、水钠潴留等相关症状体征;2、改善心脏功能: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腔变大情况,改善患者预后;3、控制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心律失常为主,可应用胺碘酮等药物,控制相关心律失常,避免相关心律失常进一步引发血流动力学紊乱。为改善临床病程,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推荐埋藏式转复除颤器置入,改善预后;4、避免并发症恶化:对于明确有心室附壁血栓形成,或既往存在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病史患者,可积极进行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抗凝治疗,避免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进一步恶化;5、其他治疗:上述治疗无效患者,可考虑心脏移植,进行终末期干预。
    2023-07-31
  • 围产心肌病严重吗(视频)

    围产心肌病严重吗
    围产期心肌病是妊娠后期或产后数周内,出现病因不明的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表现的综合征,重症患者可发生死亡,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此种并发症发病与遗传因素、炎性反应、情绪应激等相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等。一经诊断应积极处理并发症,避免不良结局。对于心腔扩大、心力衰竭患者,应酌情应用利尿剂、强心剂,改善血流动力学。同时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抑制心肌重构、心腔变大,改善病程。对于心律失常患者,针对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酌情应用胺碘酮等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推荐置入埋藏式转复除颤器。对于并发心室附壁血栓患者,推荐应用华法林、达比加群等抗凝治疗,改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结局。
    2023-07-31
  • 围产期心肌病会复发吗(视频)

    围产期心肌病会复发吗
    围产期心肌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复发可能,既往发作过围产期心肌病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再次妊娠。围产期心肌病本身病因不明,多发于妊娠后期或产后数周内,临床表现为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可并发一系列室性心律失常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该疾病具有一定遗传背景,并与免疫损伤、炎性反应、情绪应激等因素相关,一定程度上具有复发可能。发病期间应主要应针对并发症治疗,针对心力衰竭可酌情应用利尿剂、强心剂,以及改善心肌重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断剂等。针对心律失常可酌情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针对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植入埋藏式转复除颤器,确定有血栓形成的患者可行抗凝治疗。上述表现经药物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甚至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应尽量避免再次妊娠,避免围产期心肌病复发。
    2023-07-31
  • 心肌病诊断及鉴别(视频)

    心肌病诊断及鉴别
    心肌病主要指原发于心肌病变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晚期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其诊断及鉴别具体如下: 一、诊断: 1、临床上心脏彩超等检查支持心腔扩大,主要以左心室扩大为主,可伴右心室或者全心扩大。对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男性>55mm,女性>50mm,左室射血分数<45%; 2、患者可表现出明显呼吸困难或体循环淤血体征,如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水肿、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 3、患者晚期可表现为一系列心律失常,可有心脏附壁血栓形成,并可表现为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二、鉴别:需与继发于特定原因的继发心肌损害相鉴别,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状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还需与酒精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心肌病,以及心脏瓣膜病导致的心腔扩大、心力衰竭等相鉴别。
    2023-07-31
  • 扩张心肌病遗传吗(视频)

    扩张心肌病遗传吗
    扩张心肌病一般是指扩张型心肌病,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与遗传、炎性反应、中毒损伤、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相关。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心肌损害导致心腔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基因检测显示,越来越多证据支持扩张型心肌病为遗传相关疾病,目前已发现30多个染色体位点以及60多个突变基因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相关,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除遗传因素外,扩张型心肌病还与感染相关,主要是病毒感染。还有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可在一定程度上触发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此外,中毒、药物应用也可以导致心腔扩大,呈现扩张型心肌病病程,如长期酗酒、相关药物损害可以导致扩张型心肌病发生。还有炎性反应如过敏反应、免疫损伤,也参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2023-07-31
  • 扩张性心肌病是大病吗(视频)

    扩张性心肌病是大病吗
    扩张性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临床预后差,自然病程在并发心力衰竭后,5年生存率约50%,是严重的临床疾病。扩张性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及晚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除心力衰竭可导致患者死亡外,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也是引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同时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速病程。 对于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后应积极进行相关治疗。首先应针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强心、利尿治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并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阻断剂等,改善心腔扩大,抑制心肌重构。其次,还需针对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酌情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并发室性心动速、室颤甚至有猝死病史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埋藏式转复除颤器置入。此外,对于明确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患者,可应用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减少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需积极进行上述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2023-07-31
  • 扩张性心肌病有奇脉吗(视频)

    扩张性心肌病有奇脉吗
    扩张性心肌病在并发心包积液时,可以出现奇脉。扩张性心肌病是因原发心肌损害,出现以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各种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腔扩大,早期以左心衰竭为主,晚期可并发右心衰竭而呈现全心衰竭。在并发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时,可出现明显体循环淤血、水钠潴留,部分患者可能会并发心包积液。当并发心包积液时,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可出现奇脉,即深吸气时可出现明显的脉搏减弱或消失。原因是心包积液可限制心室舒张,吸气时胸腔内压力减少,部分血液进入肺循环,回流左心血液减少,加之心包积液对心室舒张的影响,表现出脉搏减弱或消失,即奇脉。扩张性心肌病出现奇脉,提示心包积液形成,应积极行心脏彩超等进一步明确,针对性应用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及病程。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