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骨髓瘤末期有多痛苦(音频)

    骨髓瘤末期有多痛苦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常表现为骨骼疼痛,以腰背部脊椎为最多,其次为胸肋、四肢、胸骨、肋骨、颅骨或下颌骨等部位有肿物出现,伴有贫血,牙龈、鼻腔、皮肤出血,也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目前多发性骨髓瘤还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本病的发生与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平时要加强营养,注意口腔黏膜和皮肤的清洁,增强抵抗力,防止感冒,避免接触射线及化学毒物等致癌物质。晚期疼痛比较剧烈,可以适当的应用止痛药物,如吗啡等。
  • 多发性骨髓瘤的中药治疗方法(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的中药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中医理论认为,多发性骨髓瘤属于骨痹、骨蚀、虚劳等范畴。本病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肾气虚损,外邪乘虚而入,侵袭人体,气血运行不畅,痹阻经络,骨节经脉失于濡养,而发为本病。故治疗应标本兼顾的原则,常以益气健脾养阴、活血化瘀解毒,标本兼顾,可以采用传统中药补中益气汤与十全大补汤,配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重用黄芪益气养阴,护卫固表。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益气健脾。太子参、黄精等益气养阴清热。桃仁、红花、当归、白芍、熟地、川芍等补血活血。甘草升阳气举陷,又可调和诸药之药性。仙鹤草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能抑制化疗的毒性反应。补骨脂、菟丝子等补益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从而达到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 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率是多少(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率是多少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误诊率很高。患者就诊时的主诉各不相同,首诊的科室比较多,临床医生常常错误的根据单一的症状而诊断为某一病,引起误诊。文献中综合统计2547例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率高达69.1%。另外试验室检查中,某些特异性检查阳性率不高,这也是一个原因。所以临床医生应该对>40岁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腰疼、骨关节疼痛、骨质疏松、不明原因的贫血、蛋白尿以及反复的腹部感染,引起高度重视,并做相应的检查。如血尿免疫电泳,骨髓穿刺检查,以及头颅、骨盆等部位X线摄片,从而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对延长生存期有很好的作用。
  • 多发性骨髓瘤igg型严重吗(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igg型严重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分为8型。根据免疫球蛋白分型,IgG型是最多见的一种,可以占到50%-60%,容易发生感染。高钙血症和淀粉样病变比较少见。预后还可以,自然病程6-12个月,传统药物化疗后中位生存期可以达到3-5年。新的靶向药物的应用,生存期可延至5-10年,有的甚至超过10年。预后和许多因素有关系,如病程晚期、肾功能不全、幼稚浆细胞多等。
  • 什么是IgG型多发性骨髓瘤(音频)

    什么是IgG型多发性骨髓瘤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目前WHO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或者是浆细胞瘤,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过度生成。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M蛋白的胃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制,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多发性骨髓瘤根据免疫球蛋白可以分为八型,IgG形式,其中最多见的一种,可以占所有骨髓瘤病人的50%-60%。
  • 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目前WHO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或浆细胞瘤,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但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生成,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制,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多发性骨髓瘤的确切病因不清楚,电离辐射或接触化学毒物、慢性抗原刺激、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和病毒感染等均可能与发病有关系,但是缺乏足够的证据。
  • 骨髓瘤抗体增多怎么回事(音频)

    骨髓瘤抗体增多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骨髓瘤细胞是B-淋巴浆细胞系统恶性增殖所致的一种肿瘤,它的特点是骨髓中出现异常的浆细胞(骨髓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并且分泌某种体液因子,使破骨细胞的异常激活,从而造成溶骨性的病变,引起骨痛和骨质破坏、贫血、肾功能损害、免疫功能异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细胞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稳定、易培养。第二、它自身不分泌免疫球蛋白或者细胞因子。第三、融合率高。第四、它是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化酶缺陷株,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中,最理想的脾细胞融合伴侣。哺乳细胞感染抗原以后,在体内会形成相应的B淋巴细胞,这种B淋巴细胞能够分泌相应的抗体凝聚或者杀死这些抗原。动物在免疫反应的过程中,每一种B淋巴细胞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要想获得大量的特异性抗体,必须使能分泌该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大量的增殖。这种B淋巴细胞具有产生单一抗体的能力,但是不能在体外增殖,而骨髓瘤细胞是一种癌细胞,它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的增殖,但是不能产生抗体。因此,把一种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它会兼有两个亲本细胞的特性,在体外的培养条件下能不断地增殖,同时能产生出某种特异性的抗体。骨髓瘤抗体的增多,使骨髓瘤的治疗产生一种新的途径,有可能使骨髓瘤成为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
  • 骨髓移植是手术吗(音频)

    骨髓移植是手术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骨髓移植是手术的一种,就是病人在接受大剂量化疗或者放疗,彻底摧毁病人原有的造血系统,彻底清除白血病细胞后,植入健康的骨髓细胞。这些骨髓细胞在病人体内重新繁殖,达到重建病人造血系统的目的,以期彻底治愈白血病。骨髓移植的过程较为复杂,但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受者、供者的选择。受者需有合适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异体移植者,需经人类组织相关性抗原相配。第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与保存。若为异体移植,需为患者找出组织相容性抗原配型一致的供者进行干细胞采集。若为自体移植,需在患者预处理前采集自身缓解期的干细胞,并进行适当的体外保存。第三、移植前的预处理。患者移植前经各项检查后,在全环境保护下行预处理,也就是大剂量的化疗或者是放疗。目的是清除体内恶性细胞或骨髓中的异常细胞群,同时为正常干细胞的植入准备环境。第四、造血干细胞的回输,由静脉输注供者造血干细胞悬液。第五、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骨髓移植后需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感染、出血、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的预防治疗以及支持治疗。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怎么回事(音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可以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的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治疗主要解决两大问题,骨髓衰竭及并发症、急性白血病转化。就患者群体而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自然病程和预后的差异性很大,治疗宜个体化。具体的治疗方式包括支持治疗、输血、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这些方法为大多数的高龄MDS、低危MDS所采用。支持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MDS的症状,预防感染出血和提高生活质量。另外,去铁治疗、血小板输注、促红系细胞生成也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还可以适度应用免疫调节药物。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能活多久(音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治疗讲求个体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程演变有三种形式:一、长期病情稳定,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变或仅轻度增加,可存活数年或十几年;二、初期病情稳定,与前述情况类似,突然发生疾病进展,骨髓原始细胞迅速增加转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则生存期大大缩短;三、骨髓原始细胞逐渐增多,病程呈缓慢,但以不可逆转的方式向前进展,直至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病程也非常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