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大血小板数目高怎么回事(音频)

    大血小板数目高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大血小板比率是指大血小板占总的血小板的比例。血小板是由一种叫做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形成的,具体的形成机制不详。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很大,它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称为许许多多小小的血小板。大血小板就是没有被充分裁剪的血小板,鉴于临床医学常规检查项目,是一种血液方面的检查,又以临床参考诊疗,正常范围为17.5%-42.3%。如果出现了大血小板的比例增高,说明血小板形成小小血小板的机制发生障碍,成熟度降低,可以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巨核细胞白血病结合临床情况,为了确诊建议做骨髓穿刺。
  • 大血小板比率偏低怎么办(音频)

    大血小板比率偏低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大血小板比率是指大血小板占总的血小板的比例,血小板是由一种叫做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形成的,具体的形成机制不详。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很大,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成为许多小的血小板。大血小板是指没有被充分裁剪的血小板,是一种血液方面的检查,用以临床参考诊疗。大血小板比率的正常值为17.5%-42.3%,如果比例降低,说明血小板的成熟度比较高。如果是血小板数和大血小板比率同时减少,则说明可能存在出血等。机体正在动员大血小板形成小血小板,消耗大血小板比较多,导致的大血小板比率比较低。所以如果出现了大血小板比率偏低,要警惕是否有出血,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原因,有效治疗。
  • 血小板压积偏高是怎么回事(音频)

    血小板压积偏高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也是血细胞中最小的一种,平均直径只有二到四微米。由于它的形状呈两面微凹椭圆形或圆盘形,所以被称为血小板。血小板是从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所形成的。当受伤或者其他的原因引起血管破损的时候,大量血小板会马上聚集在血管破损处,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堵在血管裂口的地方。另外血小板还会释放出促使血管收缩和血液凝固的物质,防止血液从破损的地方流出。血小板压积是血小板平均体积与血小板计数的乘积。临床上血小板平均体积和小学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测定,血小板压积受到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的影响,血小板压积偏高,可能是血小板平均体积升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缓解期,妊娠晚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栓病等,也可能是血小板升高,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失血、急性溶血、脾切除术后等。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愈吗(音频)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愈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慢性再障起病比较缓慢,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出血多现于皮肤黏膜且不严重,可以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病程多在四年以上,甚至可以长达十年。如果治疗得当、坚持不懈,大多数可以治愈。但是也有病人迁延多年不愈,少数病人可以急性发作,病情急转而下,常与感染有关系。慢性再障的患者要善于自我调养,慎起居、调情志、好饮食、防微杜渐,可以为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旦有不适应及时就医诊治,同时防止药物及有毒化学物的侵入,降低其转化为急性再障的可能,可以使慢性再障保持长期的稳定。另外情绪紧张或过度激动会导致出血症状的发生,患者和家属在日常的护理中应该特别注意,即使患者病情好转,甚至是临床治愈,也不应该过度劳累,并应该定期检查血常规,而且要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从这个角度来讲,慢性再障病情是否稳定,很大的因素取决于患者本身,所以要特别的慎重。总体来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后还是比较好,只要坚持治疗,大多数是可以治愈。
  • 大血小板比率低是怎么回事(音频)

    大血小板比率低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大血小板比率是指的大血小板占总的血小板的比例。血小板是由一种叫做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所形成的,但是具体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这种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很大,它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可以成为许许多多小的血小板。所以,所谓的大血小板就是没有被充分裁剪的血小板,大血小板比率,见于临床医学常规检查项目,是一种血液方面的检查,用于临床参考诊疗,它的正常值范围为17.5%-42.3%。大血小板的比例降低,说明血小板的成熟度比较高。如果血小板数和大血小板比值同时减少,则说明可能存在出血等情况。机体正在动员大血小板形成小血小板,消耗的大血小板较多,导致大血小板的比率降低。
  •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的原因是什么(音频)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大型血小板比率是指血液中大型血小板所占的百分比,血小板为圆盘形,直径1-4μm或7-8μm不等,且个体差异非常大,差异可达到5-12μm。血小板亦能运动和变形,故用一般方法观察时表现为多形态。一般大型血小板比例偏高,出血血栓形成几率升高。如患者上述指标正常,凝血功能正常应该没有大问题,不需要用药治疗。所以单独的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没有重要临床意义,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急性失血、脾切除手术后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可以引起大型血小板的比率升高。因此如出现大型血小板的比例偏高,要排除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真性及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 肥大细胞增生症有哪些症状(音频)

    肥大细胞增生症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肥大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肥大细胞增生性疾病。肥大细胞又称组织嗜碱细胞,正常人骨髓中仅占有核细胞的0.03%,增生特点为组织学上肥大,细胞增生性浸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个,皮肤受累型最为常见。约占本病的90%以上,其特征是部分皮肤色素沉着,当抓搔或者针刺时出现明显的雀麻疹,常为圆或椭圆形,浅或深褐色的斑疹,皮肤活检时,真皮内有大量的肥大细胞存在,一般出生后可以见到,约25%出现于青春期、成人阶段。第二个,皮肤及骨骼受累型。有的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还伴有骨骼损害。骨活检显示骨皮质增生,有相当可观的纤维化而成骨性改变,可能与肥大细胞分泌的透明质酸酶、血清素及肥大细胞有促进网状纤维形成能力有关系,也可以见到溶骨性病变。第三个,骨髓、肝、脾淋巴结受累型。血项可以见到中轻到中度的贫血,白细胞增多或者减少,血小板正常或者减少,成熟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骨髓增生活跃,可以出现异常形态的肥大细胞,常大于20%,巨核细胞系常明显减少。
  • 什么是ABO溶血症(音频)

    什么是ABO溶血症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ABO溶血是指母亲及孩子ABO血型不配合所引起的溶血,实质上是抗原和抗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免疫反应。ABO血型系统中共有四种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A型血的人有A抗原,B型血有B抗原,AB型血有AB抗原以及O型血中不含有抗原。在ABO系统中,因O型血含有抗A或抗B的人数比A型及B型的人数多,A抗原较B抗原的抗原性强,故母亲O型,胎儿A型者得病机会比较多。ABO溶血症可发生在第一胎,与母体承受自然界中类似A、B物质的抗原刺激,已具有抗A或抗B抗体有关系。
  • 红细胞增多怎么办(音频)

    红细胞增多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高于正常值的高限。一般认为经多次检查,成年男性红细胞>600万/mm^3,成年女性>550万/mm^3,就属红细胞增多。相对性的红细胞增多,指的是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所致。见于呕吐、腹泻、大量的出汗、大面积烧伤、尿崩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绝对性的增多,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也可见于继发性的红细胞增多,或高原地区居民严重的心肺疾患、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多囊肾等。如果出现了红细胞增多,应该怎么办?如果是原发病,除了红细胞增多外,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目多正常,主要是治疗原发病。因为红细胞增多是一种代偿现象,不需要治疗,根除原发病之后,可以自然的痊愈。如果红细胞压积超过65%,则血液的黏稠度极度增加,应间断的从静脉放血,用等量的血浆或生理盐水换血。
  •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是什么原因(音频)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人体单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飞升(fl)为单位,通常是间接计算得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正常参考值82fl-100fl,平均红细胞体积适用于各种贫血病的诊断和治疗,生理性的升高多见于新生儿、妊娠、饮酒、口服避孕药等。病理性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也就是红细胞平均体积大于100fl,多是由于缺乏叶酸、维生素B12引起,如巨幼细胞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妊娠期、恶性贫血等。贫血的形态性诊断,取决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测定的准确性,典型的形态学改变,有助于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