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

  • 腰椎骶管囊肿治疗方案(音频)

    腰椎骶管囊肿治疗方案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腰椎骶管囊肿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患者是否有症状以及囊肿大小,治疗方案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在做腰骶椎磁共振检查时意外发现,平时没有任何症状的骶管囊肿,对于这类患者不需要进行预防性手术或其他处理。第二、骶管囊肿体积中等,患者症状比较轻微,此时也可以口服药物进行对症处理。第三、骶管囊肿引起明确的神经系统症状,特别是久站、久坐之后出现臀部、下腰部、骶尾部、会阴部、肛门周围疼痛和坠胀感,排便、排尿不尽感,进行性加重的性功能障碍等。对于这类患者,应考虑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在显微镜下进行微创的手术治疗。
  • 癫痫手术后能活多久(视频)

    癫痫手术后能活多久
    手术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不少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仍需要严格遵医嘱配合药物治疗,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能使一部分难治性癫痫的患者,得到较为理想的控制。在手术之后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甚至一部分患者的预期寿命,能达到普通成人的预期寿命。由于手术之后患者仍可能有癫痫发作,特别是没有严格遵医嘱,继续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者,癫痫发作可能仍会比较频繁。这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时会由于癫痫的反复发作,甚至在癫痫大发作时,突然间出现窒息而危及生命。另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在后期,由于癫痫反复发作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或者在癫痫突然间发作时出现意外状况,如高空坠落、溺水等情况,而危及生命。因此,建议癫痫手术之后的患者应该严格遵医嘱,继续口服抗癫痫药物,同时避免高空作业、避免危险的活动,这样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预期寿命。总体来说,手术之后大部分患者的预期寿命可以从几年到长期生存,甚至达到和普通正常人近似的预期寿命。
    2023-07-31
  • 脑部受伤后四肢出现抽搐是癫痫吗(视频)

    脑部受伤后四肢出现抽搐是癫痫吗
    脑部受伤之后患者出现四肢抽搐的情况,可能是癫痫发作,也可能并不是癫痫发作,具体情况应该根据伤情进行分析。如果患者出现四肢抽搐,并且伴有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等情况,提示可能是癫痫大发作,此时应尽早进行头颅CT检查,必要时需要结合脑电图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癫痫发作。如果CT检查发现额叶、颞叶的脑挫裂伤,患者也具有此种典型的表现,基本可以确诊是由于脑外伤引起的癫痫发作,需要进行对症的抗癫痫治疗,严重者可能还需要神经外科手术干预。另外,部分患者在头部外伤之后,特别是女性患者由于情绪过于激动、紧张,由呼吸性碱中毒引起的肢体抽搐,并不是癫痫发作。
    2023-07-31
  • 垂体瘤不做手术会死吗(视频)

    垂体瘤不做手术会死吗
    总体而言,垂体瘤属于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大部分患者由于肿瘤增长较慢,还可通过药物进行有效治疗,因此即使没有做手术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部分垂体瘤增长速度较快,部分呈侵袭性生长,可能包绕双侧海绵窦与颈内动脉,甚至向前方长入额叶,向侧方长入颞叶,向后方甚至向斜坡后发展,形成丝叶状侵袭性生长激素巨大垂体瘤。此类垂体瘤患者若不进行手术治疗,可能由于病情进行性加重、颅内压增高、正常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因素而危及生命。垂体瘤由于血供较丰富,患者常会发生卒中,即垂体瘤内出血。此时可能出现突发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不清,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2023-08-01
  • 甲状腺垂体瘤有什么症状(视频)

    甲状腺垂体瘤有什么症状
    甲状腺垂体瘤确切来说应称为促甲状腺激素和垂体腺瘤,这类腺瘤由于促甲状腺激素高分泌,作用于甲状腺,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亢进,从而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常出现喜冷、怕热、心悸、多汗、食欲亢进、排便次数增多,部分患者会出现烦躁、易激惹、易怒,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眼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患者在心悸的基础上,还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所以促甲状腺激素垂体腺瘤,在临床上主要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为主要表现。但还有少数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正常,甚至甲状腺功能减低,但促甲状腺激素仍然分泌较高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总体来说大部分促甲状腺激素垂体腺瘤,主要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主要表现。由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垂体腺瘤,所占垂体瘤的比例较低,只占到1%左右甚至以下,所以在临床上应提高警惕,以免漏诊和误诊。对于怀疑有此类情况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垂体及鞍区磁共振检查,以及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全套甲状腺和垂体相关激素检查,以及时明确促甲状腺激素垂体腺瘤的诊断。
    2023-08-01
  • 椎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视频)

    椎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
    椎动脉狭窄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在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会发现椎动脉流速明显增加。对患者进行CTA或者DSA,即脑血管造影检查时,常会发现椎动脉明显狭窄,此时患者容易出现反复发作头晕,甚至猝倒。目前椎动脉狭窄主要以介入治疗为主,即通过股动脉穿刺进行介入治疗,将部分支架放入椎动脉狭窄部位,将狭窄节段予以撑开,使椎动脉管径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有助于恢复椎动脉正常血流,改善后循环供血不足,对于改善患者症状具有一定帮助。另外,进行介入治疗后,患者应该遵医嘱定期进行随访,并且严格按照医嘱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否则部分支架内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再狭窄,一旦形成再狭窄,处理过程也更加困难。小部分椎动脉狭窄患者可以考虑动脉内膜剥脱,但椎动脉内膜剥脱难度更高,操作也更复杂,所以目前大多数椎动脉狭窄主要考虑介入治疗。
    2023-08-01
  • 头部神经痛是什么原因(视频)

    头部神经痛是什么原因
    头部神经痛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生理性原因:若患者受到焦虑、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情绪与精神刺激,或由于长期失眠、睡眠不足等,在此诱因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较明显的头痛。此时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及改善生活方式加以避免,患者可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等营养神经类的药物,也可以使用谷维素等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并且避免情绪紧张、过度焦虑;2、病理性原因:若诱因并不明确,且患者在头痛的基础上合并恶心、呕吐、一侧肢体无力等情况,则需排除患者是否存在非神经性疼痛,警惕颅内病变的可能性。若症状在晨起后发作,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通过头颅CT、磁共振等检查排除非神经性疼痛的可能性。
    2023-08-01
  • 脑血栓手术后能活多久(视频)

    脑血栓手术后能活多久
    脑血栓手术之后,患者预期寿命与基础健康状况、原发脑血栓类型、手术后是否遗留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等诸多因素有关。若较早发现脑血栓,且通过及时介入溶栓或静脉溶栓,使脑血管恢复通畅,局部脑组织还未发生完全性坏死。此时进行挽救,患者在术后甚至可以恢复到完全正常状态,且不遗留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情况进行合理控制与监测,便有望获得长期生存期限。若脑血栓处理较延迟,发现时已经发生大面积脑水肿,而手术目的仅进行去骨瓣减压,从而缓解颅内压增高。或者在去骨瓣减压同时切除部分较重要功能区的脑组织,从而进行内减压。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仍可能会较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还可能造成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在术后可能由于肺炎、应激性溃疡、泌尿系感染、长期昏迷等因素,在几周到几个月时间内危及患者生命。由此可见,脑血栓一旦发生之后,及早地进行溶栓治疗,尤其介入溶栓治疗或介入取栓治疗,患者有望获得长期生存,而若延误治疗时机,使病情进展,即使进行手术治疗生存时间也较为有限。
    2023-08-02
  • 大面积脑梗塞开颅手术存活率(视频)

    大面积脑梗塞开颅手术存活率
    大面积脑梗死开颅手术存活率,目前尚无准确统计学数字,但预后仍不太理想。主要由于脑梗死范围过大,患者常会出现较严重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功能障碍,比如长期昏迷、偏瘫、应激性溃疡等一系列并发症和后遗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意识难以有效恢复,肢体瘫痪可能会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同时由于应激性溃疡可能造成消化道大出血,且患者常需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长期重症监护治疗。长期卧床过程中可能会合并肺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存活率较低。开颅手术主要解决大面积脑梗死水肿高峰期的代偿空间问题,尽可能延缓或减轻脑疝发生,对于保住患者生命是重要手段,但由于去骨瓣减压或内减压手术,并不能改变脑梗死灶进展情况。因此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及后续一系列并发症和后遗症问题,可能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即患者暂时保住性命,但也可能由于后续并发症和后遗症再次危及生命。
    2023-08-02
  • 烟雾病病人有长寿的吗(视频)

    烟雾病病人有长寿的吗
    烟雾病是一类以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由于这类患者缺乏对脑组织供血的主干血管,而在颅底形成异常代偿供血的细小血管网。烟雾病患者具体情况需根据脑血管异常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如下:1、反复脑缺血或脑出血:患者如果在儿童时期发病,长期脑血管代偿能力不足,且在后续过程中频繁出现脑缺血和脑出血,甚至缺血和出血交替出现,会造成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神经功能和预期寿命;2、局限性脑缺血:部分患者只是局限性脑部主干供血缺乏而形成局限性烟雾病,可能在成人后期才发病,发病时症状较轻微,脑部供血代偿能力良好,有希望获得较长期生存甚至实现长寿。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