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武

  •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时间(音频)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时间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学检测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检测,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检测大约需要4-6个小时出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检测一般需要四个小时左右出结果。如果遇到需要复查的情况,出结果的时间可能稍有延长。\n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金标准,如果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该患者可以暂时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检测存在假阴性的可能,因此核酸检测需要反复进行,如果患者反复进行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则患者就可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果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则可以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果患者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这个患者就可以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患者出现了发热、乏力、干咳等临床症状,则可以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n新型冠状病毒抗体阴性,基本可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抗体阳性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IgM抗体和IgG抗体同时阳性,就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要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来进行综合判断。
  • 伤寒是传染病吗(音频)

    伤寒是传染病吗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伤寒的带菌者或患者是伤寒的传染源,伤寒杆菌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被污染是伤寒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常常可引起暴发流行。\n伤寒在亚洲或非洲饮水条件很差的地区,容易暴发或流行。伤寒患者应按肠道传染病严格隔离,粪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才能解除隔离。治疗上可选择喹诺酮类抗生素或三代头孢抗生素进行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预后好。
  • 中度脂肪肝怎么治疗(音频)

    中度脂肪肝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各种内因和外因造成脂肪在肝脏中过多堆积,肝脏中脂肪的含量超过5%,医学上称为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脂肪肝的病因不能有效地去除,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度脂肪肝会发展为重度脂肪肝,最终发展为肝硬化。中度脂肪肝的治疗,主要从去除病因、调整饮食及锻炼、药物治疗等三方面入手,常用方法分析如下:\n一、去除病因:寻找并消除病因是治疗脂肪肝的根本方法,如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主要在于戒酒,糖尿病脂肪肝应积极治疗糖尿病,肥胖性脂肪肝的治疗在于有效地控制体重,营养失调性脂肪肝的治疗在于调整营养物质的供给,同时要避免各种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n二、饮食和锻炼:脂肪肝病人要注意坚持体育锻炼,适当控制进食量,控制体重增长。\n三、药物治疗:如果调整饮食和加强锻炼无效时,可考虑使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脂肪肝的防治起到辅助作用,常用的药物有水飞蓟素、甘草酸类苷、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 脂肪肝怎么查(音频)

    脂肪肝怎么查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脂肪肝的检查包括病史和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化验室检查、肝脏彩超等方面,常见情况如下:\n一、病史和易患因素:脂肪肝的患者多有大量饮酒史、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患者常有高脂、高糖的饮食,以及过度饮酒、多坐少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n二、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有乏力、腹胀、肝区疼痛、不适等症状,肥胖和超重以腹型肥胖为主。\n三、检查方面:患者化验肝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多伴有血糖、血脂升高。肝脏彩超可见肝脏弥漫性增大,肝脏回声增强,且远场衰减,肝内管状结构模糊不清。\n临床上可以通过病史和易患因素、临床症状、化验室检查、肝脏彩超,来确诊脂肪肝。
  • 如何治脂肪肝(音频)

    如何治脂肪肝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有高脂肪、高热量的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酒精的过度消耗。患者要去除病因和危险因素,如坚持戒酒和减少体重、腰围,可以使单纯的脂肪肝完全消退,并可促进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缓解。对于不伴有肝损伤的脂肪肝患者,无需针对肝病进行药物治疗,通常仅需通过饮食指导及体育锻炼来减轻肝脏脂肪沉积。\n对于肥胖超重的脂肪肝患者,建议减重7%-10%,以实现肝酶复查及肝组织学改善。有氧训练及抗阻训练均可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可根据患者的喜好,以能够长期坚持为原则,选择训练方式。至今尚无公认的药物用于脂肪肝的常规治疗,吡格列酮和维生素E可用于脂肪肝的治疗。如果上述药物治疗六个月,转氨酶无明显下降,则应该停止治疗。
  • 肝炎的易感人群(音频)

    肝炎的易感人群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肝炎的易感人群,根据肝炎的分类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n1、甲型肝炎:易感人群是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的人群,儿童最为易感。六个月以内的婴儿有来自母亲的甲肝抗体,不易感染甲肝病毒。六个月以后,甲肝抗体的滴度会逐渐下降,故成为主要的易感者。\n2、乙型肝炎:易感者为所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的人群,婴幼儿时期是获得乙肝感染的最危险时期,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隐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年龄越小越容易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的高危人群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家属、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血液透析的患者、多个性伴侣者,以及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n3、其他类型的肝炎:所有人群对丙型肝炎病毒普遍易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非保护性抗体感染后,对不同的病毒株无保护性免疫。人们对丁型肝炎病毒普遍易感,对戊型肝炎病毒普遍易感,老年人和孕妇感染后,可以引起重症肝炎。
  • 治疗肝炎的药物(音频)

    治疗肝炎的药物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治疗肝炎的常用药物分为去除病因的药物、护肝药物和抗纤维化药物三类,常用药物如下:\n一、去除病因的药物:是治疗肝炎的主要药物,乙型肝炎可以应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丙型肝炎选择索磷布韦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选择激素治疗,酒精性肝炎选择美他多辛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胆管炎,选择熊去氧胆酸治疗,肝豆状核变性选择青霉胺治疗。\n二、护肝药物:主要是细胞膜稳态剂,临床上起到护肝、降酶、改善症状等作用,这类药物主要有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苷、水飞蓟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n三、抗纤维化药物:主要是中药制剂,包括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扶正化瘀胶囊、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
  • 总胆红素是什么意思(音频)

    总胆红素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正常值是3.4-17.1μmol/L,如果总胆红素升高,就可能出现黄疸,如果总胆红素超过17.1μmol/L,就会出现黄疸,可能有尿色深黄、皮肤发黄等症状。胆红素在17.1-34.2μmol/L,属于隐性黄疸,超过34.2μmol/L,属于显性黄疸。\n总胆红素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疾病,胆红素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在肝内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未在肝脏经过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转化的叫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升高的原因有肝脏疾病,主要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引起胆红素升高的肝外疾病有溶血性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胆石症,以及各种原因,如胰头癌、胆管癌引起的黄疸。另外,也可见于新生儿黄疸。
  • 胆红素高的危害(音频)

    胆红素高的危害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胆红素高的危害有很多,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需根据以下胆红素升高的类型来判断危害:\n1、间接胆红素升高:可以引起核黄疸,主要发生于新生儿。患儿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间接胆红素能通过血-脑屏障,对脑有一定的损伤,严重时可引起脑的缺血、缺氧,患儿会出现神志不清、吐奶、皮肤巩膜高度黄染、肌肉强直、抽搐发作。核黄疸可以采取蓝光治疗,必要时采取换血治疗。\n2、直接胆红素升高:往往见于梗阻性黄疸,常见于胰头癌、胆石症引起的肝外梗阻,患者常常有原发疾病的表现。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引起肾功衰竭,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最后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死亡。\n3、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同时升高:这种情况主要见于各种肝脏疾病,如急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常常提示肝脏功能存在严重损害,可能出现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大出血、肝肾综合征,而导致死亡。
  • 肝炎是什么疾病(音频)

    肝炎是什么疾病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肝炎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肝脏疾病,肝炎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酒精、药物、化学物质、自身免疫等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的统称,儿童及成人均可患病。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肝炎较为常见,肝炎是否会传染主要是由病因决定。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性较强,可以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血液、体液等途径进行传播,而其他非病毒性肝炎无传染性。根据致病因素,肝炎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n病毒性肝炎根据感染的病毒不同,可以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根据病程的长短,可以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一般病程超过半年。根据肝炎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无黄疸型肝炎、黄疸型肝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和肝癌。肝炎主要采取以去除病因为主的综合治疗,去除病因治疗最为重要,有效的去除病因后,辅以护肝、抗纤维化等综合治疗,肝炎可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