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贤

  • 膝阳关的功效与作用(音频)

    膝阳关的功效与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膝阳关属于足少阳胆经的穴道,具有舒筋活络、疏利关节、祛风化湿的作用。其定位在膝外侧,在阳陵泉上三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临床主治病症常有以下几种:\n一、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膝膑肿痛、挛急、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脚气,膝关节肿痛配血海、膝眼、阳陵泉穴,筋挛急配承山、委中穴。\n二、神经系统疾病: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小腿麻木配阳陵泉、悬钟穴。\n临床应用风湿性膝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日常保健时按摩膝阳关穴,可以缓解膝关节疼痛、发凉、僵硬、屈伸不利等。
  • 八髎放血对女人的作用(音频)

    八髎放血对女人的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八髎穴放血可以用于调理妇科疾病,对于盆腔炎、附件炎以及宫颈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月经也有较好的调理和治疗作用,适用于血瘀型月经不调的患者。\n八髎穴位于人体腰骶部位,确切位置在第一骶骨至第四骶骨骶后孔。这个位置恰好是女性胞宫的位置,包括子宫、卵巢等,刺激此穴可直接刺激胞宫。女性在出现不孕不育症以后,也可以进行八髎放血,八髎穴还可以治疗便秘、腹泻、排尿困难、月经不调、腰痛。在进行八髎穴放血之后,需要注意针眼部位清洁和卫生,同时24小时内不可以洗澡。
  • 完骨穴的准确位置(音频)

    完骨穴的准确位置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完骨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即耳后高骨,颞骨乳突,穴在其后下方的凹陷中。当乳突后缘直下,平乳突下缘处,与风府相平,归属于足少阳胆经,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之会,完骨穴具有宁神、祛风、清热、疏导水液的作用。\n临床缓解、治疗失眠、面瘫、头痛、口眼歪斜、齿痛、项强、颊肿、咽喉肿痛等,按摩完骨穴,每天用拇指指腹按揉完骨穴1-3分钟,对五官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京骨的准确位置(音频)

    京骨的准确位置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京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京骨穴具有清热止痉、明目、舒筋的作用,临床主治头痛、目翳、项强、癫痫、腰痛、踝关节痛等,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落枕、腰肌劳损等。\n临床京骨穴配百会穴、太冲穴治头痛,配风池、天柱治头痛项强。用刮痧板在京骨穴周围从上至下刮拭,每次3-5分钟,每天坚持一次,可缓解全身乏力、头痛、目翳,远离亚健康症状。
  • 悬钟穴的位置(音频)

    悬钟穴的位置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悬钟穴属足少阳胆经,是八会穴的髓会,具有补肾益髓、清热利湿的作用。临床主治肾虚失养、髓海不足的头晕、目眩、颈项强痛、半身不遂、膝腿痛、足胫挛痛等症,还可以用于治疗湿热阻络的脚气、胸腹胀满、胁痛、腋下肿等症。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颈椎病、坐骨神经痛、小儿舞蹈病等。\n悬钟穴具有疏调肝胆气机、通经活络、祛风止痛、补髓壮骨的功效,是传统治疗中风病众经络所致半身不遂的要穴之一,也可用于治疗中风昏迷复苏后,遗留半身不遂后遗症的患者。
  • 筋缩穴的作用(音频)

    筋缩穴的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筋缩穴具有平肝熄风、安神定志、宁神镇痉的作用,临床主治脊背强急、腰背疼痛、胃痛、癫痫、抽搐、腰背神经痛以及胃痉挛、胃炎、癔病等。筋缩穴位于人体背部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两肝俞之间,肝主筋,故可以治疗痉挛拘急、四肢不收、胃痛。\n本穴属督脉,其脉行于脊中,上贯人脑,故可治疗脊强、癫痫,有镇惊熄风、通络止痉的作用,是缓解胃痉挛的重要穴位,治疗各种抽筋的病。针对胃痉挛、急性的胃痛,可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按上2-3分钟就可以缓解。
  • 气门穴在哪(音频)

    气门穴在哪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气门穴属经外奇穴,为下腹部奇穴。气门穴的位置在腹部脐下三寸,前正中线旁开三寸处,具有调理冲任、利水通淋的作用,临床主治女子不孕、崩漏、阴挺、胎漏下血、淋证、癃闭、少腹痛。\n临床配伍应用,妇科疾患配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穴,泌尿系疾病配中极、膀胱俞、三阴交、太冲穴,临床应用于月经过多、膀胱炎、睾丸炎、尿潴留。针灸方法可直刺1-1.5寸,局部酸胀可灸,艾柱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灸10-20分钟。
  • 气冲穴的准确位置及作用(音频)

    气冲穴的准确位置及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气冲穴位于人体的腹股沟稍上方,在脐中下五寸,距前中线两寸,属于足阳明胃经。\n本穴为胃经与冲脉的交会穴,具有温经散寒、理气活血、调补冲任的功效,其主治腹痛、疝气、腹股沟疼痛、偏坠、睾丸肿痛、小便淋沥、遗精、阳痿、小腹满痛、腰痛、睾丸炎、阴茎肿痛、阴肿、奔豚、癃闭、月经不调、带下、难产、崩漏、闭经、不孕、胞衣不下、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等。
  • 陶道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音频)

    陶道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陶道穴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的凹陷中,属督脉。\n陶道穴具有祛风清热、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主治诸因所致的外感热病、咳喘、疟疾、骨蒸潮热、癫狂、惊风诸病症,还可以治疗经脉痹阻或经气不利的头痛、项脊强等诸病症。临床还可配穴治疗,陶道穴配丰隆穴、水沟穴、神门穴、心俞穴,治癫狂病,配大椎穴、间使穴、后溪穴,治疟疾,配合谷穴、曲池穴、风池穴,治外感病,配肾俞穴、腰阳关穴、委中穴,治胸背痛。
  • 髀关的位置和功效(音频)

    髀关的位置和功效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对于髀关穴的位置,患者取平卧位,在髂前上棘,即髂骨最前点与髌骨外侧端的连线,平会阴做水平线,两线相交处即为髀关穴。髀关穴具有强腰膝、通经络、健脾除湿、固化脾土的作用,主治病症包括膝痛、髋痛、股痛、麻痹、瘫痪、腿膝肿痛、下肢麻木、下肢屈伸不利、股外侧皮神经炎等。\n髀关穴临床应用,现代多用于治疗下肢瘫痪、腹股沟淋巴结炎、股外侧皮神经炎、膝关节炎,髀关穴配伏兔穴治痿痹,髀关穴配委中、承扶穴治疗股关节炎,髀关配环跳、风市、足三里、承扶穴治疗下肢麻痹、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