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爱芝

  • 主动脉钙化是什么意思(音频)

    主动脉钙化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钙化又称为动脉硬化,是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就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变小。病变从动脉内膜开始,先后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的寄居、出血、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钙质沉着,并在动脉中层逐渐退化和钙化。由于在动脉内膜寄居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所以又称为动脉粥样钙动脉粥样硬化。病因是多元因素引起,以高浓度特异性的细胞分子反应为特征的慢性炎症过程,有代谢综合征或者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高胰岛素血症,还有年龄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还有性别、肥胖、遗传,都是它的发病因素。
  • 主动脉钙化可以活多久(音频)

    主动脉钙化可以活多久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钙化病情分期也是漫长的过程。有无症状期,就是隐匿期,这时候管腔没有明显的狭窄,因此没有器官和组织受累的临床表现。到了第二期的缺血期,由于血管变狭窄,器官开始缺血而产生。坏死期就是血管内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闭塞而产生组织器官坏死的症状。长期缺血就到了纤维化期,器官组织的纤维化,还有萎缩而形成的症状,不少患者一般不经过坏死期而进入纤维化期,这时候就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所以临床表现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而且还要看形成的部位。如果是主动脉或者冠状动脉,这种心脏上的有可能会发生急性的心肌梗死或者猝死现象,甚至脑出血、脑缺血的行为出现,都是因人而异的结果和预后。所以病变部位、程度、血管狭窄的发展速度、受累器官的情况和预后有很大关系。
  • 动脉硬化的原因及治疗(音频)

    动脉硬化的原因及治疗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硬化的原因,像年龄就占一个因素,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到49岁以后,动脉硬化的进展就特别快,而且男性还多见,如果是体重超标肥胖者更容易得动脉硬化。还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像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胰岛素的血症,都是动脉硬化的原因。另外,还有肾功能不全,或者从事某些特殊的职业脑力活动特别紧张,像司机、会计,有紧迫的工作,再加上饮食不节制,吃较高的热量,甚至某些病毒感染,也是动脉硬化的原因。在治疗上要用调节血脂的药物,比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还有贝丁酸类的苯扎贝特、吉非贝齐,烟酸类的药物阿昔莫司都是治疗动脉硬化类的。
  • 冠状动脉硬化怎么办(音频)

    冠状动脉硬化怎么办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冠状动脉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病变从动脉内膜开始,有脂质和复合糖质的积聚、出血或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导致动脉中层逐渐退化和钙化。可能会形成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纤维化,造成冠状动脉硬化,为基础的冠心病。如果有冠状动脉硬化,要看病情程度。建立合理膳食,大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糖类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纤维的摄入,少量减少脂肪摄入。通过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调整血脂用药,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
  • 主动脉硬化是什么(音频)

    主动脉硬化是什么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病变从动脉内膜开始,先后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的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在动脉中层逐渐退变和钙化。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所以称为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硬化大多无异常症状,叩诊可出现胸骨柄后主动脉浊音区增宽,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绌脉。主动脉粥样硬化可形成主动脉瘤,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处最为多见。
  • 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注意事项(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对大脑半球出血量在30ml以上,或者小脑出血量在10ml以上,均可考虑手术治疗,要注意并发症。脑疝是脑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应该在术后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发现烦躁不安、呕吐频繁、意识障碍进行性的加重或者两侧瞳孔大小不等、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律,这些都是前驱症状,应该迅速降低颅内压,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生的医嘱,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250ml,迅速清除呕吐物和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备好气管切开包和脑室的引流包,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比如打喷嚏、用力排便、大量输液等。
  • 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多见于50岁以上原有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人,冬季发病较多,部分人在发病前数小时至数天,就有头痛、头晕、口齿不清、肢体麻木等前驱症状,常在白天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数小时内达高峰,脑出血多数发生在半球,少数在脑干和小脑。主要症状是突然的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血压明显升高、呼吸有鼾声,临床表现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也有差异。
  • 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区别(音频)

    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区别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二者区别在于整个病理形成不一样,缺血性卒中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来的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者脑软化,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临床上常见类型就是脑血栓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脑动脉硬化,常伴高血压病,与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也可以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出血性脑卒中是因为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或者脑底部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破裂,使血液蛛网膜下腔所导致,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还有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高血压、粟粒样动脉瘤。
  •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康复护理。通过物理疗法,要反复的强调运动训练,能够改善活动能力。比如有瘫痪的病人能够独立翻身,坐起、站立,还有行走,侧重于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或者是文体活动中选一些针对性强,对复原提高的运动。通过指定的要求来进行训练,逐步恢复生活自理;通过心理护理进行精神上的支持和暗示疗法,通过康复的专业人士的共同协作,能够预防并发症,进行必要的康复和必要的功能锻炼;也可以采用中药的按摩、针灸。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要点(音频)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要点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要点是绝对的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保持环境的安静,尤其是在发病28-48个小时内不能搬动,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避免咳嗽,用力排便。如翻身、吸痰、导尿这些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以免加重出血。禁食24-48个小时,在发病3日后如果还不能吃饭,就需要鼻饲,以保证营养的供给,便秘可以用缓泻剂,排便的时候避免用力,以免颅内压增高。如果尿潴留应该及时导尿,留有导尿管的避免感染。要冲洗膀胱,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