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琳

  • 直肠息肉是怎么回事(音频)

    直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苏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息肉是肠道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是增生性的疾病,息肉按照病理类型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的息肉又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等,就癌变率上来说绒毛状腺瘤的癌变风险最大。对于直肠息肉的处理首先需要明确病理性质是什么,如果是炎性的息肉可以不予处理,如果是腺瘤性的息肉和增生性的息肉,可给予内镜下的钳除或者电切的治疗。\n结肠的息肉易复发,因此在息肉治疗以后需要定期的复查肠镜,以防息肉复发并及时的给予摘除。息肉如果长期不处理,有一定的癌变的风险。
  • 得了反流性食道炎如何治疗(音频)

    得了反流性食道炎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苏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反流性食管炎要注意减少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紧束腰带等。应避免进食使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降低的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避免应用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的药物,及引起胃排空延迟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钙通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物等,还有戒烟、戒酒。\n对于食管下段括约肌结构受损或功能异常的患者,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睡前两小时内不宜进食,可将床头抬高15-20cm。对于改善生活方式仍无法控制的症状,需要借助抑酸药物及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治疗。
  • 细菌性痢疾主要传播途径(音频)

    细菌性痢疾主要传播途径
    讲解医师:苏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也就是经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因此对于细菌性痢疾的病人,最好能够做到自身的一种居家隔离,其生活用品要消毒,马桶也要消毒。痢疾是种自限性的疾病,通过抗生素以及其他的对症支持治疗可以治愈,极个别的病人可能会转为慢性的菌痢。\n痢疾其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轻重也不一样,轻者也就是大部分的病人仅仅表现为腹泻,如果再加重了可能会出现大便中带有黏液和脓血。如果合并了全身中毒症状,可能会出现感染性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者感染性的休克等。
  • 肝病有哪些早期症状(音频)

    肝病有哪些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苏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不同肝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不一样,对于病毒性肝炎来说,有的病人没有症状,有的病人会出现食欲减退、乏力、右上腹不适、厌油腻等症状,如果有黄疸则患者会感到皮肤瘙痒、尿色发黄。对于脂肪肝的病人来说,因为脂肪肝属于相对良性的疾病,绝大部分病人都是单纯性脂肪肝,没有肝细胞的破坏,部分病人没症状。而部分病人可能会感到右上腹不适,这是因为脂肪肝使肝脏体积增大,会牵拉肝脏表面的包膜造成右上腹的痛。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症状可能是皮肤瘙痒,逐渐出现黄疸、乏力、右上腹不适等症状。
  • 十二指肠溃疡吃什么药好得快(音频)

    十二指肠溃疡吃什么药好得快
    讲解医师:苏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十二指肠溃疡是青年男性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最首要的是根除幽门螺杆菌,建议四联疗法,14天的疗程,要选择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再加上一种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再选用两种抗生素。在结束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疗程以后,建议再继续口服一个月的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以促进溃疡的愈合。完成了总疗程,建议停药两周以后复查幽门螺杆菌,可以选择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来进行检测,只有幽门螺杆菌成功根除以后才能降低将来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率。
  • 慢性肠炎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慢性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苏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肠炎指的是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累及结肠,以直肠为主,逆行向上延伸,有的病人可以表现为左半结肠受累,严重者可以表现为绝全结肠受累。内镜下可以见到全结肠散在大小不等的糜烂和浅溃疡,血管纹理消失,黏膜质脆,呈颗粒样。\n患者的症状主要是腹泻、便血、腹痛,患者大便往往不成形,大便中会带有脓血以及黏液一样的物质。患者往往还会伴随着左下腹以及中下腹部隐痛不适,在排便之后可以得到缓解,病程迁延不愈。经抗生素治疗不能得到缓解,重者可以出现发热、全身衰弱、贫血的症状。
  • 什么是胰腺炎(音频)

    什么是胰腺炎
    讲解医师:苏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胰腺炎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是急性胰腺炎,它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性损伤,临床以急性上腹痛及血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为特点,多数患者病情轻、预后好。少数患者可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及胰腺局部并发症,死亡率高。其病因包括胆道疾病,胆石症及胆道感染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另外,酒精可促进胰液分泌,当胰管流出道不能充分引流大量胰液时,胰管内压升高引发腺泡细胞损伤。胰管阻塞、胰管结石、蛔虫狭窄、肿瘤可引起胰管阻塞和胰管内压升高。十二指肠降段疾病,如球后穿透溃疡,邻近十二指肠乳头的憩室炎等可直接波及胰腺。\n慢性胰腺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的慢性、进展性炎症,导致胰腺组织和胰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腹痛、腹泻或脂肪泻,消瘦、黄疸、腹部包块和糖尿病,其发病原因包括饮酒、胆道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以及急性复发性胰腺炎。
  • 慢性胆囊炎怎么治疗(音频)

    慢性胆囊炎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苏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确诊为慢性胆囊炎者应行胆囊切除术,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应用抗生素等。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反复发作的炎症过程,超过90%病人有胆囊结石,其病理特点是黏膜下、浆膜下的纤维组织增生及单核细胞浸润。\n随着炎症反复发作,可使胆囊与周围组织产生粘连,囊壁增厚,并逐渐瘢痕化,最终导致胆囊萎缩完全失去功能。此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多数病人有胆绞痛病史,病人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腹胀、腹痛的表现,疼痛程度不一,多在上腹部,可牵涉到右肩背部。较少患者会出现畏寒、高热或黄疸,可伴有恶心、呕吐,腹部检查可无阳性体征,或仅有上腹部轻压痛。对于右上或中上腹腹痛反复发作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应考虑慢性胆囊炎的诊断。
  •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区别(视频)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区别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区别如下: 1、溃疡发生部位不同,胃溃疡顾名思义发生在胃中,好发部位是胃窦、胃角和胃体小弯。而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在十二指肠球部,多见于前壁以及后壁; 2、症状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都表现为慢性上腹部周期性、节律性疼痛,病程可长达数月至数年,而且好发于秋冬以及冬春之交,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区别是与进餐相关性,胃溃疡表现为进餐后上腹疼痛,而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空腹时上腹疼痛,通过进食以及口服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药物可得到迅速缓解; 3、发病原因不完全相同,十二指肠溃疡最重要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而胃溃疡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还有药因素所致,如阿司匹林等。
    2023-07-31
  • 胃溃疡好发部位(视频)

    胃溃疡好发部位
    胃溃疡好发于胃窦、胃角和胃体小弯,是经典的胃溃疡好发部位,但是在生活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干扰而导致溃疡部位发生改变,如很多老年人经常口服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消炎药,就会导致胃体溃疡几率大大增加,老年人往往出现无痛性胃体溃疡,而且往往溃疡较大,可能出现出血、穿孔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胃溃疡症状主要是上腹部疼痛,往往出现在餐后,病程较长,可长达数年数月,并且周期性发作,好于秋冬以及冬春之交发病。 胃溃疡发病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损伤因素,以及十二指肠反流等。在治疗上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根除幽门螺杆菌,如果非甾体消炎药不能停用,可同时口服抑制胃酸以及保护胃黏膜药物。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