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

  • 宝宝发烧有痰呼噜呼噜是怎么回事(音频)

    宝宝发烧有痰呼噜呼噜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宝宝发烧的时候有痰呼噜呼噜,说明孩子发烧可能跟呼吸道感染有关,呼吸道在炎症的情况下会有一些炎性的分泌物,出现有痰的现象。可以是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是扁桃体发炎、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这些呼吸道的感染都可能会造成孩子出现发烧、有痰、呼噜呼噜的情况,这时要进行两部分的处理:一、针对孩子的症状进行治疗,缓解孩子的发热和痰,二、针对孩子引起发热病因进行治疗。\n孩子发热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进行物理降温,给孩子多喝一些温热的水,多用温水擦拭身体或者直接洗个温水澡,对孩子的发热都会有一些缓解的作用。如果体温超过38.5℃以上,三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如果是六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类的药物,对孩子发热会有缓解的作用。如果孩子有痰,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吃一些化痰的药物,或者让孩子经常拍背让痰容易排出,家里的室内的湿度适当的增加,让孩子的痰也容易排出体外。再就是要针对孩子引起发热的病因进行治疗,不论是哪一种感染都要积极进行抗炎治疗,是细菌、病毒,还是支原体,可以选择不同的药物,针对孩子的病因治疗之后,孩子的发热和有痰才会有一些缓解。
  • 婴儿大便有黏液是怎么回事(音频)

    婴儿大便有黏液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婴儿本身的胃肠功能发育并不是很好,有的时候会在蠕动的过程加快以后,有一些黏液随着粪便也排出体外,就可以见到粪便上带有少量的黏液。如果没有伴有大便次数的增加,或者孩子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属于生理性状态,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可能在饮食注意以后,都可能得到缓解。还有一些孩子的大便带有黏液,可能是在疾病的时候出现,比如孩子出现胃肠道的感染,经常会出现大便带有黏液的情况,有些是脓血便,有一些黏液可能就是稀水便,可能跟肠道的感染有关。\n还有比较常见的像出现肠套叠的时候,可以出现一种果酱样大便,同时大便上也会有血性黏液。孩子如果出现对食物的过敏,或者因为妈妈的饮食有引发孩子的食物不耐受、过敏状态,也可以出现反复的大便带有黏液的状态。对于婴儿出现大便上有黏液,先要区分它是正常的带有黏液,还是一个疾病状态的病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都会带有其他伴发症状,不是单一出现,大便有黏液就能进行诊断。
  • 10岁放屁臭是什么原因(音频)

    10岁放屁臭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10岁的孩子如果出现放屁特别臭的情况,多数是因为消化功能出现问题造成的。我们知道孩子如果进食了大量的高蛋白或者是脂肪类的食物,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可能就会出现放屁特别臭的情况。再有就是孩子受凉以后,容易出现肠道功能的紊乱,也可以出现放屁很臭的情况。还有就是孩子如果出现疾病状态,也可以伴发一个放屁臭,同时伴有像便秘或者腹泻,或者恶心呕吐、消化功能紊乱等等,这些情况要根据他是不是还伴有其他的消化道的症状进行判断。\n也有的孩子长时间的出现便秘,也可以在之前出现放屁很臭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多吃膳食纤维、粗纤维的食物,可以缓解孩子这种便秘,也可以减缓孩子放屁很臭的情况。再有就让孩子适当的增加运动量,吃完之后让孩子适当的有一些活动,让孩子的肠道蠕动增强,也可以缓解孩子放屁很臭的情况。如果这些生活护理进行改变以后,还是不能够缓解这种情况,可以到医院进行适当地检查。必要的可以给益生菌或者其他的肠胃的调理药物,缓解孩子放屁臭的情况。
  • 小孩多久断奶(音频)

    小孩多久断奶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母乳是婴儿的最好的口粮,小孩断奶的时间最好延迟到1岁左右,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更有好处。\n一般孩子6个月之内要尽量母乳喂养,这时靠母乳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能够补充液体的需要。母乳对于孩子而言,特别是初乳可以提供很多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免疫力。同时,母乳中的成分更容易吸收和利用,基本上能够满足生理需要,对于孩子应该是最天然、最方便的营养来源。母亲和孩子喂奶的过程也可以增进感情,同时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所以,一般6个月之内建议不要停母乳,要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之后随着辅食的添加,可以适当根据母亲的工作情况或者作息时间,调整母乳喂养的时间。因为有很多家长在这时已经开始工作,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在6-12个月之内选择可以给孩子断奶,但尽量能够延迟到1岁左右。\n在断奶期间需要注意一下几点,不能够忽然断奶,断奶还是需要循序渐进,慢慢让宝宝减少吸允的次数,同时妈妈少喝汤,避免去吃催奶的食品。在断奶期间奶涨的特别厉害,可以适当用淡竹叶和麦芽泡水喝。
  • 川崎病是发烧引起的吗(音频)

    川崎病是发烧引起的吗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川崎病不是发烧引起的,确实是在川崎病的时候会有发热的状态,因为川崎病本身病因并不是很清楚,主要表现的是全身性的血管的炎性病变,可以伴有明显的高热和皮疹。\n这种疾病目前为止病因并不是很清楚,现在经过流行病学的观察,一般考虑是与链球菌感染相关性比较高,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体内并没有分离到链球菌,但是也会发病,所以目前还没有明确引起川崎病的病因。主要的表现是发热,尤其是最早期的时候,前五天孩子基本是发热的状态,体温可以在39℃甚至更高,随着病程的延长,可能逐渐会出现孩子手脚的硬肿,同时可以出现结膜的充血,孩子随着发热出现皮疹,皮疹一般表现的不痛不痒,也没有疱疹或结痂。再有孩子口唇可以表现干裂、充血,或者是孩子的舌头表现杨梅舌的状态,孩子的淋巴结可以表现明显的肿大,这种疾病的诊断除了临床表现以外,还需要一些生化学的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和心电图的表现进行诊断,川崎病的主要表现可以是发热状态,但是不是因为单纯发热造成的。
  • 小孩发烧心肌酶高一般几天恢复(音频)

    小孩发烧心肌酶高一般几天恢复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小孩发烧心肌酶高,不同的人体质情况不同,恢复天数也不一样,具体时间无法明确。\n心肌酶的同工酶增高以后也要看增高的程度以及其临床症状,如果仅仅是少量的心肌酶的增高,一般随着感染以后很快就能得到恢复。但也有一些心肌酶增高比较明显,同时可能会伴有像心电图的改变、心脏大小的改变、心脏结构的改变,这时候可能就要注意诊断心肌炎。心肌酶本身可以在很多疾病的时候都可能出现增高,像孩子出现心肌损伤、心肌炎、营养不良、多发性肌营养不良或全身性惊厥的时候,也可以出现心肌酶的增高。主要看同工酶,就是心肌酶的同工酶,一般体现在心肌受损或者心肌炎、心梗等等可以出现心肌酶升高,对心肌损伤有诊断意义。如果是在心肌炎的时候,需要恢复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肌酶的增高,所进行的处理不一样,恢复时间也不完全相同。\n小孩发烧心肌酶高谨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药物治疗,不可盲目用药,同时需要定期复查。发烧时,耳温若超过38.5℃则使用肛门栓剂退烧。如果小朋友已经在拉肚子尽量避免使用栓剂,以免刺激肠道。
  • 儿童间歇性深吸气会是心肌炎吗(音频)

    儿童间歇性深吸气会是心肌炎吗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中可以出现有心悸、长叹气,或者是活动的时候乏力,这些症状可以存在,但并不是诊断心肌炎的必要条件。心肌炎的诊断需要是心功能不全,心电图或者是超声心动有心脏的扩大,还有就是心电图可以有R波的改变。再就是心肌酶和心肌钙蛋白的增高,这种是心肌炎诊断的一个必要条件。\n如果单纯孩子出现间歇性的深吸气,只能说有可能存在心肌炎或者是心肌损伤,或者是气道高反应,这种情况都可以出现间歇性的深吸气。确诊心肌炎要结合临床表现,要进行相关的生化学和其它的X光和B超的检查。配合这些检查之后,除外是单纯的心肌损伤或者是气道高反应的情况,才能进一步检查确诊心肌炎的可能。
  • 小儿生理性贫血发生在什么时候(音频)

    小儿生理性贫血发生在什么时候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一般小孩生理性贫血出现在2-3个月,到3个月以后多数孩子会逐渐恢复。\n孩子出生之后,因为自主呼吸建立后血氧含量增加,这时血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造成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出现血红蛋白减少的情况,即生理性贫血。同时由于孩子在此时期生长发育很快,血液循环迅速增加,其特别容易出现造血不足的情况,也是生理性贫血。多数孩子在这个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表现,但是一般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因为缺血、贫血的刺激,会对造血造成刺激,孩子会出现红细胞生成增加。这时贫血就会逐渐改善,随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数也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在12岁就达到成人的标准。\n多数的生理性贫血是属于生理性的现象,不需要过度的治疗。也有一些孩子因为血红蛋白下降到7mg/dL之后,可能还伴有一些其它疾病,这时候可能要进行适当的干预,促进孩子血红蛋白的生成和恢复。
  • 儿童白血病有哪些病因及临床表现(音频)

    儿童白血病有哪些病因及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儿童白血病是一组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目前病因并不是很清晰,总体跟基因遗传因素有相关性,但也并没有完全明确是某一个基因因素,可能跟某些病毒感染有关,也可能与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有关,比如甲醛或者其它化学因素的刺激可能会有影响。放射性因素可能跟白血病的发病也有关,频繁的接受放射的照射可能会引发白血病的发生,所以这些因素可能跟白血病的发病有关,但并不是完全明确。\n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是儿童有血液系统方面的症状,典型的是有发热的症状,一般是中低度发热,抗生素使用无效。另外可以有贫血等相关症状,像面色苍白、虚弱无力、活动后气促,也可有出血的倾向,像皮肤黏膜出现出血点或者淤斑,白细胞有浸润的症状,像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症状会略有区别,会有相关的特异性诊断,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确诊。
  • 早产儿输血有什么影响(音频)

    早产儿输血有什么影响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早产儿输血一般都是有严格的指征之后在严格操作之后进行输血的医疗行为,一般对早产儿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因为早产儿特别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因为出生的比较早,骨髓造血功能比较弱,因为提前出生出现胎内骨髓外造血提前停止,所以比较容易出现贫血。 而且因为提前出生之后,从母体获得的储存铁量也相对比较少,所以特别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 再有因为早产儿免疫系统很差,也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期出现感染,在对于特别严重的感染或者比较严重的贫血,根据临床指征会采取输血治疗。 这应该是很严肃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之前都会进行交叉配血,在输液过程中会严格监控,一般这种早产儿输血对孩子只有好处,是治疗措施,应该是为了治疗孩子的疾病,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当然有特殊情况会出现因为输血造成溶血或者感染,这种情况及其少见,而且一般都能得到严格控制,所以早产儿输血应该是正常的医疗行为,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