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人玲

  • 老人内分泌紊乱的症状(音频)

    老人内分泌紊乱的症状
    讲解医师:张人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老年人内分泌紊乱的症状与年轻人不一样,很多老年人出现内分泌紊乱时症状不典型,比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患者,在年轻人的时候,可能出现心慌、出汗、怕热、食欲亢进、突眼,症状非常典型。老年人由于反应低下,内分泌紊乱时表现并不明显,发生甲亢时患者可能没有心慌、出汗,反而出现淡漠、无力等症状。\n经过血液检查发现甲亢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下降,以及甲状腺的抗体升高,诊断为甲亢,所以对于老年人发生的内分泌紊乱一定要仔细检查。老年人在发生更年期综合征时,容易出现脾气急躁、焦虑、脱发、出汗、肥胖等症状,老人发生内分泌紊乱一定要仔细询问。
  • 二型糖尿病人怎么治疗(音频)

    二型糖尿病人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张人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糖尿病一经诊断就是终身性疾病,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2型糖尿病的患者占糖尿病总人数的80%-90%,是一个很大的群体。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根据五驾马车严格管理,才能使血糖达标,包括以下几点:\n一、糖尿病教育,告诉患者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糖尿病有很多急性、慢性并发症,是患者致残、致盲的主要原因,提高患者的依从性。\n二、糖尿病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他治疗都是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来完成降糖的效果。\n三、糖尿病运动治疗,适当运动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n四、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应用。\n五、及时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使患者和医生对患者的血糖有全面的了解,便于更好的调整用药。
  • 2型糖尿病是什么病(音频)

    2型糖尿病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张人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成年人,又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该病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的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人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胰岛素,从而出现了血糖水平持续升高。\n在高血糖的体内环境中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系统都会发生病变,进而累及心脏、肾脏、眼睛等脏器发生一系列代谢性综合征。2型糖尿病是一个慢性代谢性疾病,占糖尿病发病人数的80%左右。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很大,遗传因素属于多基因遗传,环境因素多与体重过大、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密切相关。
  • 二型糖尿病遗传方式(音频)

    二型糖尿病遗传方式
    讲解医师:张人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的遗传属于多基因遗传,意思是不只有一个基因可以遗传糖尿病,可以遗传糖尿病的基因非常多,任何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都可导致遗传。\n另外,2型糖尿病的发生除了多基因遗传以外,环境因素也是造成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其中包括年龄增长、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脂过大、肥胖、子宫环境等,应激、化学毒物等,其中肥胖是造成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诱因。肥胖以后脂肪细胞增生、肥大,代谢产物增多,其代谢产物对骨骼肌的胰岛细胞转导,可产生抑制作用,容易产生胰岛素抗体而发生糖尿病,所以有遗传倾向的2型糖尿病的子女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避免发生糖尿病。
  • 二型糖尿病的餐后两小时血糖范围(音频)

    二型糖尿病的餐后两小时血糖范围
    讲解医师:张人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范围,对于老年患者并发症比较多,可能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痛风、脑梗塞等,会行动不便,为了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血糖控制在9mmol/L既为正常。\n如果是年龄相对比较年轻,没有并发症的患者,餐后两小时血糖一般控制在8mmol/L以内。也就是并发症越少的,需要把餐后两小时血糖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发症多、年龄大、行动不便的患者,血糖控制的范围适当可以放松。如果是70-80岁的老年人,可以将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也视为正常。主要原则是以不发生低血糖,以及血糖过高为原则。
  • 糖尿病足的分级标准(音频)

    糖尿病足的分级标准
    讲解医师:张人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在临床上从0-5级,一共分成6个级别:\n一、0级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有糖尿病足高风险的因素,但是没有出现溃疡。\n二、1级患者足部出现破损、溃疡,但这类溃疡只是浅表溃疡,而且一般没有并发感染。\n三、2级患者溃疡向纵深部发展,并出现感染。\n四、3级患者出现深部组织的感染,特别是出现骨骼感染,也就是常见的骨髓炎或者有深部脓肿的形成。\n五、4级患者就会出现骨质坏死、骨质缺血,还有其它软组织的丢失。\n六、5级是最严重的,出现全足的坏疽,有时可出现干性坏疽或者湿性坏疽,这是糖尿病足最严重的情况。\n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共同造成的,糖尿病患者平时要控制好血糖,尽量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5期(音频)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5期
    讲解医师:张人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肾病多发生在糖尿病8-10年左右,是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所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网,由于高血糖使及通透性增多,高血糖损害了内皮细胞,使其毛细血管网的通透性增高,血管内的物质渗透出血管外沉积在基底膜上,造成肾脏损害。\n糖尿病史并在临床分为5期:1、肾小球高滤过期。2、间歇性微量蛋白尿。3、持续性微量蛋白尿。4、普通尿常规可查到尿蛋白。5、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戒烟、戒酒,尽量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定期检查24h尿白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常规示血肌酐,发生糖尿病肾病时给予控制好血糖,加用一些保护肾脏类的药物。
  • 孩子总是不长个子怎么办(音频)

    孩子总是不长个子怎么办
    讲解医师:张人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孩子个子的高矮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很大,父母的个子高,孩子的个子就很高,但是环境因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非常重要,现在子代均比父代高的很多,说明饮食合理,要想孩子长得高,首先要饮食合理,合理的膳食是非常重要的。\n其次是充足的睡眠,因为生长激素是在晚上十点睡眠状态下分泌达峰值,如果这时孩子没有休息还在玩耍,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受到影响,会影响孩子的长个。同时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加孩子生长,尤其是户外运动活化维生素D,使维生素D的活性增高,加速钙的吸收,使骨骼更加强壮。总之,孩子的个子高矮与外周环境影响很大,合理饮食、充分睡眠、适当的运动对孩子的生长非常有利。
  • 孩子个子的高矮与什么因素有关(音频)

    孩子个子的高矮与什么因素有关
    讲解医师:张人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孩子个子的高矮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很大,父母的个子高,孩子个子也就高。孩子的生长发育大概是这样的:出生时50cm,第一年长得最快可以长25cm。2-12岁的孩子成长公式是年龄×7+75cm,在青春期的时候男孩子还可以长高25-30cm,女孩子还可以长高25cm左右。\n如果孩子每年的生长速度低于5cm,就需要去医院做骨龄测试,或者查一下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因为这些激素减少对孩子的升高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正常睡眠,适当的户外运动以及良好的心态,对孩子的长个都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时做骨龄测试。如果骨骺线没有愈合,孩子就还是能够长个的。
  • 小孩长得矮小怎么办(音频)

    小孩长得矮小怎么办
    讲解医师:张人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孩子的身高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影响很大,父母个子高,孩子的个子就高。一般来说,孩子出生时50cm上下,第一年长得最快,可以长25cm,2-12岁的孩子身高生长速度是年龄×7+75cm。每年的生长速度不能低于5cm,所以家长要定期测量,看孩子每年是否长够了5cm。\n如果孩子每年长个不到5cm,就需要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时,患儿身材矮小,智力发育也有一定的问题。生长激素如果分泌不足,孩子的个子也不容易长高。生长激素的分泌与睡眠关系很大,生长激素分泌的峰值是在晚上10点左右,睡眠状态下分泌,如果这时孩子还在玩耍,就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孩子身材矮小还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病因学检查,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