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娴

  • 先天性冠心病的表现(音频)

    先天性冠心病的表现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先天性冠状动脉疾病,主要是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异常,也就是从先天发育中出现的解剖结构的异常,中间有走行的异常,在走行异常当中主要是由于左冠状动脉或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而使得冠状动脉走行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当剧烈运动之后主动脉扩张,而压迫冠状动脉,可以造成冠状动脉的受压,引起缺血、晕厥,甚至猝死,这是最为严重的后果。如果在青少年运动当中出现猝死,需要警惕这种疾病的情况,一旦发现应该手术治疗。除此之外,其他的冠状动脉走行异常,比如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或者是冠状动脉的壁冠状动脉也叫心肌桥,通常到成人之后才发现,一般没有大的危害。
  • 冠心病是否重病(音频)

    冠心病是否重病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是与我们生命长期相伴的。但冠心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见的就是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通常症状比较稳定,在一定量的活动下才会出现心肌缺血的发作,症状发作并不清频繁,通过现有的规范治疗能够将心肌缺血基本控制,这是属于稳定型的冠心病。\n还有不稳定性的冠心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这中间有急性的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或者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或者不稳定型的心绞痛,这些都是预示着冠心病的事件属于相对比较严重的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是一个危及生命的疾病。\n目前我们虽然有多种的治疗办法,包括长期药物的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尽管有这么多的办法,但是对于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目前仍存在着一定的死亡率,在10%以下的死亡率,所以仍然属于一个重的疾病。
  • 冠心病患者会后背疼怎么回事(音频)

    冠心病患者会后背疼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冠心病在心肌缺血的时候会表现为胸痛,主要位置是在胸骨后和心前区,通常范围是手巴掌大小。通常的疼痛的具体位置并不确定,也有人会表现为下颌痛或者咽部的紧缩感、上腹疼、后背疼,后背疼也有可能是心肌缺血的表现。因为心脏属于内脏器官,疼痛的位置并不能够很好的确定,不能够像体表某个部位发生疼痛的明确定位,通常是疼痛的范围。\n如果疼痛的位置不在心前区、胸骨后,而在其他部位的情况,还需要与这些相应部位引起的胸痛、背痛、不适去鉴别,常见的部位是这些部位,但是在描述心肌缺血有关的不适情况时,除了要描述部位之外,还要描述在什么形成下发生,持续多长时间,如何缓解。比如心肌缺血有关的疼痛都是在活动量增加的情况下诱发,持续3-5分钟,休息可以缓解。所以在出现后背疼的时候,要看其他的表现来看是否跟冠心病有关。
  • 冠心病房颤的介入治疗(音频)

    冠心病房颤的介入治疗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冠心病房颤的介入治疗包括针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以及针对心房纤颤的介入治疗。针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也就是进行冠状动脉内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以及相关操作,解决冠状动脉内由于动脉硬化斑块造成的管腔狭窄。\n通常植入支架之后可以保持冠脉持续通畅,心房纤颤的机制属于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心房的异常电激动而引发的心律失常。治疗上通常对于房颤的射频消融进行有关于房颤的电生理的射频消融术,所以冠心病、房颤的介入治疗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的病人进行冠脉的介入治疗,通常抗栓治疗是与其他的冠心病不同。普通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之后,主要是进行双联抗血小板的治疗,而冠心病合并房颤的介入治疗之后,既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也要进行抗凝的治疗,所以抗凝方案有不同。
  • 术前备皮的目的是什么(音频)

    术前备皮的目的是什么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术前备皮,也就是术前的皮肤准备。备皮主要希望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但对于术前备皮,现在学术界观点并不一致。有的认为备皮是非常必要的,减少了感染,但也有外科医生认为,备皮没有大的必要,并不能够很好的降低感染率,所以说法不一。\n目前国内的所有手术之前都需要进行备皮,比如冠心病介入治疗。如果选择桡动脉路入,因为桡动脉附近毛发比较少,所以不需要额外备皮。如果选择肱动脉路入,就需要在肱动脉周围进行毛发剔除和清洗。\n对于冠心病外科搭桥手术、耐药相关手术,胸前部和前胸部,所有皮肤都要进行毛发剔除和清洗。同时,需要对肱动脉区域进行皮肤准备,为手术当中进行该部位的操作做好准备。
  • 冠心病绞痛的原因(音频)

    冠心病绞痛的原因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冠心病绞痛是最常见的表现,主要是在冠脉存在着狭窄或者痉挛,使得冠状动脉对于心肌的供血不足,使得远处心肌处于无氧代谢,无相代谢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比如乳酸、丙酮酸或者类似激肽内的代谢产物,刺激心脏的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的感觉。所以疼痛的感觉主要与缺血的严重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有关系。\n如果缺血程度严重,代谢产物聚集就更多。如果持续时间长,同样会引起代谢产物的蓄积,而蓄积越多引起的疼痛感觉就愈发严重。持续的心肌缺血,比如心肌梗死、血流完全中断,胸痛通常会非常剧烈,持续时间很长,伴随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者心源性休克等,含服硝酸甘油也不能够缓解,出现心肌缺血疼痛最为极致。
  • 冠心病有遗传倾向吗(音频)

    冠心病有遗传倾向吗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冠心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当中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早发冠心病家族病史,指发病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有这样的家庭成员患有冠心病,则为早发冠心病家族病史,这样容易再发冠心病。\n对于研究是什么样的遗传规律,目前并没有特别确定,当然也有认为是有一定的遗传位点而影响到遗传因素,所以由一些致病基因所导致,但是目前并没有一定的定论,与其他遗传疾病并不完全相同,只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家族遗传倾向当中,还有一些影响冠心病的发生,比如患有糖尿病,糖尿病也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有糖尿病作为一个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可以因发生糖尿病而发生冠心病,这也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因素,还有高血压也一样。
  • 冠心病心功能一级是什么(音频)

    冠心病心功能一级是什么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冠心病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不同形式,比如可以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者有些人表现为猝死。对于冠心病患者如果存在发生过心肌梗死,心功能就会出现一定的受损,但这种情况下通常用心功能分级来了解心功能受损的程度,采用的通常是纽约心功能分级,这里面指的心功能Ⅰ级就是虽然有冠心病、心肌梗死,但是患者的日常活动并不受限,这种为心功能Ⅰ级。\n在冠心病当中还有一个分级,就是心绞痛的分级,它也分成Ⅰ-Ⅲ级。在心绞痛的分级当中,目前采用的多是加拿大的心绞痛分级,它的Ⅰ级也指一般日常活动不引起心绞痛,只有在费力、速度快,或者长时间体力活动时才引发心绞痛,这种是心绞痛分级的Ⅰ级。
  • 药物可以引起冠心病吗(音频)

    药物可以引起冠心病吗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通常情况下冠心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由于动脉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的狭窄而引起的心肌缺血,通常药物并不能够直接使得冠心病发作,但是也有一些情况,有的冠心病是由于在动脉硬化基础上或者没有动脉硬化的患者,出现了血管的痉挛,这种血管痉挛可能有的时候被一些药物诱发,比如一些心血管类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就可以诱发冠状动脉的痉挛。\n所以,如果要说冠心病、心绞痛明确是由冠状动脉痉挛所引起,或者是临床医生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就是特指冠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这种情况下治疗当中要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
  • 冠心病心绞痛如何治疗(音频)

    冠心病心绞痛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在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当中主要有三类的药物,有抗心肌缺血的药物,包括硝酸酯、β受体阻滞剂,还有抗血小板类药物,稳定型的主要以阿司匹林为主,还有预防动脉硬化进展的他汀类药物,这些药物在治疗当中并没有太多的风险,但是有的药物可能有副作用,比如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胃肠道的刺激,所以肠溶片应该是空腹服用。\n另外,还有患者服用他汀当中可能有副作用需要注意,但是在冠脉介入治疗过程当中,如果是冠脉病变狭窄的越严重,治疗的风险可能就越大,在冠心病如果是多支血管病,又存在着闭塞病变或者弥漫病变,选择做搭桥手术也存在围手术期的风险,总体冠心病的治疗风险并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