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

  • 尿酸偏高的原因(视频)

    尿酸偏高的原因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血尿酸升高的代谢性疾病。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人体内嘌呤来源主要是通过食物摄入和体内自行合成。合成的嘌呤经过肝脏代谢生成尿酸,尿酸排泄由肾脏和肠道排泄,其中肾脏是主要排泄途径,约占2/3。尿酸偏高的原因如下: 1、摄入嘌呤过多:长期或一次性进食高嘌呤食物会导致尿酸产量增多,而不能及时排出体外; 2、自身代谢异常:体内嘌呤物质的代谢发生紊乱导致尿酸代谢异常,产生内源性尿酸; 3、排尿酸的能力下降:大部分尿酸排泄都是通过肾脏完成,一旦肾功能下降会导致排尿能力下降; 4、过度酒精摄入:过度酒精摄入加速肝脏降解ATP,增加尿酸产生。同时酒精在人体内从肾脏代谢,会争夺尿酸代谢通道,从而导致尿酸排泄减少。所以酒精既能增加尿酸的产生,又能减少尿酸排泄。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要尽量不喝酒; 5、其它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过度肥胖等会影响嘌呤代谢,一些药物也会导致尿酸升高。
    2023-08-02
  • 如何有效降低尿酸(视频)

    如何有效降低尿酸
    降低尿酸常见方法如下: 1、改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果断拒绝高嘌呤食物,如火锅、啤酒、海鲜、肉汤,鼓励患者多吃低嘌呤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可吃过多豆类,戒烟戒酒,每日饮水量最好保证在2000ml左右,促进尿酸排泄,坚持运动,每日中等强度的运动30分钟以上,可促进尿酸随汗液排出。肥胖的患者减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2、药物治疗:一方面碱化尿液,如果患者尿pH值<6,需碱化尿液,可服用碳酸氢钠片,不可长期和剂量过大,注意复查。高血压患者要慎用碳酸氢钠,有的可升高血压。另一方面服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丙磺舒,抑制尿酸生成的有别嘌醇和非布司他。这些药物治疗需咨询专科医生,不可随便买药。 3、中医调理:现代人过食肥甘厚味久坐少动,导致体内高浊产生。血脂异常称为脂浊,血糖异常称为糖浊。高尿酸血症治疗需要整体辨治,多采用清利降浊法,临床分虚实进行治疗。如果以实证为主,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进行清热、通腑、降浊。如果晚期虚症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来益气泄浊、利湿。
    2023-08-02
  • 儿童癫痫病症状特点(视频)

    儿童癫痫病症状特点
    儿童癫痫发作的表现如下: 1、不明原因:无原因出现的一组症状或一种表现; 2、反复性:本次出现后,过一段时间或者第二天,或者过几个月,会再次出现; 3、短暂性:不会持续较长时间,1秒钟或几秒钟,不会超过5分钟,多数在1-2分钟之内结束; 4、刻板性:患者本次出现的模式,下次还是此种模式。儿童癫痫发作的具体表现有孩子反复点头、愣神,或者眼睛向一边偏,最常见为胳膊腿抽动、口唇青紫。 只要出现上述症状,包括精神、肢体、眼睛等方面的症状,即考虑其为儿童癫痫发作。
    2023-08-02
  • 狭颅症挂什么科(视频)

    狭颅症挂什么科
    狭颅症属于头部畸形,应就诊于神经外科,但除头部畸形以外,狭颅症患者还会引起其它问题,如听力下降、视力下降,甚至患者可以出现鼻子偏曲,出现鼻中隔偏曲、咬合不正。 目前2岁以内患者就诊于神经外科,查看是否需要纠正头部畸形,缓解脑发育受限问题。同时患者可以就诊耳鼻喉科,检查听力有无影响。亦可到眼科检查有无斜视、视力下降以及眼底病损。冠状缝早闭可以引起鼻中隔偏曲,患者需要到耳鼻喉科检查鼻子有无问题。在5岁以后,随着患者面部发育,会出现上颌咬合不正,这时患者需要到口腔科检查有无口腔牙齿发育方面的问题。 总之,狭颅症为神经外科首诊,对于有些孩子出现智力损害时,要到保健科就诊,定期检查神经智力发育情况。尤其宝宝在明确智力落后达到2个月以上时,要引起高度重视。
    2023-08-02
  • 智力正常的狭颅症还用手术吗(视频)

    智力正常的狭颅症还用手术吗
    智力正常为相对概念,对于狭颅症的宝宝,综合征型狭颅症较严重,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对于非综合征的单条颅缝闭合,通常1岁以内较难观察到智力落后,建议到小儿保健科仔细检查神经智力发育情况。如果1岁以内儿童落后2个月以上,将来会有大概率的智力落后。 文献统计1岁以内单条颅缝闭合情况造成的智力落后占8%左右。多数患儿在3岁左右,智力落后比例会扩大到25%,到7岁以后会增加到更高的比例,可见患儿学习能力下降。因此,单条颅缝早闭,即便早期没有发现智力落后,也需要考虑是否进行手术纠正。
    2023-08-02
  • 狭颅症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狭颅症术后注意事项
    狭颅症手术后需要注意如下三方面内容: 1、伤口护理:狭颅症矫正后,患者脑发育生长会得到充分释放,头皮会处于扩张状况,头皮切口位置会处于高张力状态,经常会出现伤口增宽趋势,部分患者会出现伤口感染,这种情况下要进行理疗,如远红外理疗。如果明确患者出现感染、流脓,或者皮下积脓,需与手术医生及时联系,进一步处理; 2、头部安全防护:患者可考虑戴儿童安全头盔,在家将尖锐物体用软垫包扎,防止小孩磕到桌角、墙角,地上可以铺上软垫。通常3个月左右,患者颅骨恢复到一定强度后,头部外伤问题基本不会对孩子造成较大影响; 3、疫苗:患儿术后1个月内尽量避免注射疫苗,手术1个月之后,如果条件允许,不影响疫苗的正常注射。
    2023-08-02
  • 狭颅症手术后如何保养以减少后遗症(视频)

    狭颅症手术后如何保养以减少后遗症
    狭颅症术后保养如下: 1、切开减压术后:患者应尽量注意睡姿调整,避免减压区域受到压迫造成二次变形,如睡出偏头。本来已经减压良好,结果由于患者长期睡姿压迫导致被压偏; 2、矫形固定后:尽量注意避免外伤,避免伤到固定区域,造成固定区域的骨折、断裂,或者出现变形、移位,形成再次畸形愈合; 3、营养方面:要适量补钙,注意营养均衡,建议患者进行理疗,如远红外烤灯,适当烤一下伤口,3个月之内会有较好效果,对恢复会有较大帮助,能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降低头皮下积脓以及愈合不良等风险。
    2023-08-02
  • 狭颅症出生多长时间能检查出来(视频)

    狭颅症出生多长时间能检查出来
    狭颅症在出生时即可有所发现,主要表现为闭合颅缝的骨肌隆起、头部变形。宝宝刚出生时,通过皮肤摸到头部颅骨,如摸到中间地方有骨肌隆起,而且骨肌隆起长度会变长。 中间矢状缝正常为7-8cm,如果矢状缝闭合,长度会增加到10-12cm,此为中间矢状缝闭合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摸到前囟,前囟正常为菱形,矢状早闭后会变成三角形,后面的角会消失,此为矢状缝。单侧冠状缝早闭,可以明确观察到两边冠状缝不对称。额缝在前面可以摸到额部骨肌隆起,即老百姓所讲一条棱。人字缝也有类似特点,会出现左右对称性问题。 除此以外,还需要与体位性变形进行区别。部分宝宝由于睡姿不正确,或者妈妈怀孕时肚子里羊水少,造成前额部受压或者后枕部受压引起的变形,需要进行区分。 通常多数宝宝在出生时,通过仔细触摸颅骨、颅缝形态可以进行诊断。对于个别不易诊断的孩子,尤其在出生后,早期观察较正常,随着年龄增加,会变得越来越不正常。即患者头变得越来越长,或者双侧面部变得越来越不对称,这种情况需要高度警惕,需要到医院进行CT颅骨三维重建检查进行确诊。
    2023-08-02
  • 狭颅症双侧冠状缝早闭要手术吗(视频)

    狭颅症双侧冠状缝早闭要手术吗
    双侧冠状早闭属于综合征类型的颅缝早闭,属于一种严重类型。早期患者甚至可以出现智力下降,甚至有些病人可以合并出现脑积水和小脑扁桃体下疝。这种情况下,患者要尽早手术,缓解颅压增高,预防后期病情进展。 双侧冠状缝早闭会造成头向两侧扩张,头前后的距离会缩短。有些患者会合并眼球突出,有些患者甚至可以出现前额部后缩等一系列变形,这种情况称为短头畸形。双侧冠状缝早闭的形成原因为综合征型的颅缝早闭,较常见的原因为FGFR2基因出现问题。临床上较常见的诊断为Apert综合征和克鲁宗综合征。
    2023-08-02
  • 狭颅症什么时候动手术成功率最高(视频)

    狭颅症什么时候动手术成功率最高
    狭颅症手术应宜早不宜迟,对于早期发现的狭颅症,尤其单条颅缝闭合这种情况,采取微创手术,通常在4个月之内进行,2个月之内效果更好。但4个月之内进行微创手术,患者会再次闭合,即患者有发生二次变形的几率。 除微创手术以外,其它类型的手术均主张在6-12个月内进行手术,此为黄金时段。这时手术既不影响患者大脑发育,也能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 在1-2岁之间,手术也可以进行,其也为较好的时机,但比6-12个月差些。此时手术可纠正头部外形,扩大颅腔,但大脑生长速度已经开始变慢,因此得到的益处显然会小于6-12个月时手术。对于2岁以上的宝宝,仍然有机会选择手术矫形。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