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

  • 社交恐惧症怎么治(视频)

    社交恐惧症怎么治
    社交恐惧症治疗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这两种方法,如果是不太重的社交焦虑,心理治疗为首选,可以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会根据具体表现选择不同的技术,如调整认知、调整行为反应模式,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如果社交症状偏重时,患者不仅有社交焦虑症状,也会有其它症状如明显睡眠紊乱,或在某些情况下会有一定的抑郁情绪、恐惧症表现,如惊恐、焦虑,对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或明显干扰,该情况适合进行药物治疗。 因为现在常用的几种抗抑郁药,都有治疗社交焦虑症的适应症,如舍曲林、帕罗西汀,还有艾司西酞普兰都可以治疗抑郁,而且治疗效果通常比较理想,不良反应也比较轻。一定要由医生判断,经过医生诊治以后,在医生建议下完成。
    2023-08-03
  • 恐惧症怎样治疗(视频)

    恐惧症怎样治疗
    恐惧症从专业角度讲,指对某种特定事物或场景、场合产生极度紧张、恐惧、焦虑的疾病,从具体表现讲分为特殊恐惧症,怕尖的事物、怕蜘蛛、怕某些动物、怕高处,这些都是特殊恐惧症。如果怕人多场合,如不敢坐地铁、空旷场合,这些可能属于广场恐惧症的一种表现,和人交往、公开发言或人多场合就会突然出现极度紧张、心跳加快等社交焦虑症的常见症状。 这些恐惧症如果程度不是很重,虽然患者很紧张、很难受,但是该做的事情还能完成,如该坐电梯还能坐,特别是该发言还能完成,虽然很难、很紧张,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但建议还是接受心理治疗。如果反应很强烈、痛苦,而且对相应的场景产生持续的回避行为,尽可能不去做这些事情,如很重要的发言也很难去完成,一般还是适合接受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来完成。
    2023-08-03
  • 恐高怎么克服(视频)

    恐高怎么克服
    恐高可以分为一般人出现的恐高以及恐高症患者的恐高,具体情况如下: 1、一般人的恐高是在高处,特别是高处较陡立、陡峭,一般人都会有一定反应,但是不至于特别痛苦,特别是不至于影响自身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比如充分利用周边的环境进行适当、合理的自我保护,尽快离开当时的场合; 2、病理性恐高在一般人能承受的高度下,患者会产生强烈的恐惧体验,这种恐高症,患者一般自己会主动回避到自己认为较高处的地方。如果通过回避,能不影响其它日常生活,也可以不特殊处理。如果患者因为某种需要必须面对恐高问题,或者稍微高层的楼房都会引起患者的恐惧反应,则这时要积极到精神科就诊,接受系统的抗焦虑治疗,即药物治疗。
    2023-08-03
  • 缓解恐惧症的方法(视频)

    缓解恐惧症的方法
    恐惧症是较重的一类焦虑症类型。如果是恐惧症本身,患者会有一种自然的减轻反应,即回避症状,其会尽可能回避引起恐惧发作的这种场合或者物品来减轻其发作。但是有时难以回避这种场合时,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自己要调整认知,另一方面如果病情严重,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现在常用的抗焦虑药物对恐惧症的治疗有较满意的疗效。 此病常存在某些有确定来源的、可引起患者恐惧体验的事情,如尖锐的东西或某些人多拥挤场合、空旷场合等。社交焦虑的场合,特别是在陌生人或者在公众面前需要发言表达意见时,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焦虑发作,这都是恐惧症的常见表现。
    2023-08-03
  • 自言自语是神经病吗(视频)

    自言自语是神经病吗
    自言自语要看什么样的状态、表现,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如果表情变化比较丰富、自然,患者会告诉别人自己自言自语的事情,解释的很清楚,该情况下一般不是病。 如果看表情,如伴有不自然的笑容,问患者在自言自语什么,患者不解释或解释不清,而且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出现,同时其它方面的事情也受到一定影响,这时要警惕,必要时需到精神科找精神科医生进一步咨询。
    2023-08-03
  • 轻度精神病有什么表现(视频)

    轻度精神病有什么表现
    轻度精神病症概念是比较宽泛、不太统一的概念,从精神科专业角度来讲,精神病是指相对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还有严重的妄想性疾病,还有躁狂状态,躁狂发作时比较严重的患者,讲其作为严重精神疾病的状态。每种轻型精神疾病含义不一样,一个含义是指这几种典型精神疾病比较偏轻的状态,即使偏轻的这些疾病也属于严重精神疾病的范围,所以要进行系统的精神疾病治疗。 所谓的精神疾病是指各种比较轻微的情绪,还有睡眠等方面的异常表现,看相应症状的性质进行相应治疗,有些情况下可以暂时不用药物治疗,或只是间断的用些药物配合治疗,多采用心理治疗或行为调整方式来观察一段时间。
    2023-08-03
  • 睡眠瘫痪症是什么(视频)

    睡眠瘫痪症是什么
    睡眠瘫痪症多数指发生在入睡过程或者早晨起来快醒过程中的一种体验,患者感觉自己当时清醒,但是四肢难以活动,这时往往会引起患者的紧张、恐惧,这种睡眠瘫症状其实也是一种生理症状,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验。如果最近这种表现发生的过于频繁,比如每晚上都有,甚至有时晚上不止一次或者一星期超过三次以上,患者要重视。 频繁发作的睡瘫症一般和人的情绪压力、情绪变化和心理压力存在密切关联,如果自己能找到压力来源、情绪来源,就要进行调整。如果找不到,必要时建议患者及时到睡眠科或者精神科就诊。如果是睡眠科,最好找精神病学知识掌握较好的医生就诊咨询,评估有没有其它问题,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3-08-03
  • 患精神疾病的原因(视频)

    患精神疾病的原因
    精神疾病本身包括100多种,每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背后的机制都不完全一样,任何疾病的发病其实都这样,生物学因素跟自己身体素质有关系,身体素质包括遗传因素,先天因素如在母胎发育期间或刚出生不久,经历了对神经系统发育伤害,都可能会构成精神疾病。如果成长过程中非常不幸、非常坎坷,经常遭受不良事件刺激,也会成为精神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如过早喝酒、大量吸烟,这些到一定程度都会成为发病来源。概括讲要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分析这些基本因素在这个人身上哪种因素起的作用比较大,作为治疗和处理的基础。
    2023-08-03
  • 精神疾病有哪些(视频)

    精神疾病有哪些
    精神疾病种类较多, ICD-11大概有20类,如果细分可分至100种左右,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以下: 1、精神分裂症; 2、情感性心境障碍,也叫情感障碍,包括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 3、偏执型精神疾病,与偏执相关,和精神分裂症连在一起。 这几类是相对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 还有焦虑症,包括恐惧症,如社交恐惧、特殊恐惧、场所恐惧。场所恐惧即害怕人多密集或特别空旷的地方,害怕高处以及电梯幽闭的空间,又叫特殊场合恐惧症;或者害怕尖锐的东西等,都属于焦虑症的一部分。 强迫症也比较常见,指一些自我强迫的想法和一次性行为,酒、药物依赖等是相对比较多见的疾病。还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孤独症,这些在儿童中比较多见,部分会发展至成年期。
    2023-08-03
  • 厌食症的初期症状(视频)

    厌食症的初期症状
    厌食症的初期症状主要看厌食症的状态,厌食症从医学角度大致可以是两种状态,具体如下: 1、没有食欲,食欲明显下降,进食减少,就是没有胃口,临床上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这种情况,病情严重或者情绪不好时也可以出现; 2、神经性厌食,这种独特的精神疾病情况一般的起病年龄是年轻人,特别是少年期起病比较多见,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多见。一开始出现的心态是怕自己长胖,然后就开始有意识的节食,并且通过大量的运动控制摄入。节食到一定程度越来越苛刻,最后身体很快消瘦下去,这是神经性厌食的典型表现。但有些神经性厌食可以伴有暴食症状,一方面怕胖少吃;另一方面压力大的时候会不由自主一顿。大量进食直到吃饱,然后又催吐,这也是神经性厌食的一个方面,对健康危害很大,一旦出现这样的苗头一定要及时诊治,可能会恢复到正常。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