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芳

  • 突然呼吸困难怎么急救(视频)

    突然呼吸困难怎么急救
    若出现突然呼吸困难首先需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其为呼吸困难的病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主要为以下几点: 1、纠正体位,如果病人已经出现昏迷,应该使病人仰卧位头后仰,托起下巴,将口腔打开,清除呼吸道内异物与分泌物; 2、建立人工气道通路,即人工气道,类似气管插管等的人工气道通路, 3、需要积极用药缓解,如果有听诊器或者直接闻及喉间喘鸣音,代表病人有支气管痉挛,需要积极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可能病人之前存在哮喘病史,口袋可能备有药物可进行及时抢救,以支气管扩张药物为主,如果没有准备,可以去附近药店买类似的扩张气管的喷雾剂等; 4、吸氧治疗,根据不同情况,对病人进行不同的氧疗,比如经鼻导管给氧、面罩给氧、气管插管等,纠正呼吸困难导致的低氧血症,但是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病因治疗是治疗呼吸困难的根本,急救则是对症治疗。
    2023-08-03
  • 脑外伤后出现恶心呕吐应该怎么治疗(视频)

    脑外伤后出现恶心呕吐应该怎么治疗
    脑外伤后出现恶心、呕吐,需要考虑脑外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原因非常多,如脑外伤后脑出血增多、脑外伤后脑水肿。如果脑外伤后出现恶心、呕吐,需要考虑是否出现颅内压增高,排除则需要做头颅CT检查或头颅CT复查,明确原因后及时处理。 如果是与脑外伤相关的颅压增高,需要进行降颅压治疗,如药物脱水、镇痛、镇静,或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如果出血增多,则需要通过手术将血肿引流出来,为最快降低颅内压的方法。还有基础治疗,比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窒息等。并不是所有脑外伤病人出现的恶心、呕吐都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引起,需要鉴别脑外伤后的一些慢性情况,或者轻度脑外伤,可能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或者甚至合并胃肠道损伤,患者也会出现恶心、呕吐,因此临床需要进一步鉴别。
    2023-08-02
  • 肝脏破裂抢救几率(视频)

    肝脏破裂抢救几率
    肝脏破裂后抢救成功率与肝脏受伤严重程度,抢救时的医疗技术,患者体质有一定关系。如果患者受伤非常严重,比如完全性肝破裂,抢救成功率比较低,几乎是零,因为肝破裂,特别是肝脏动脉破裂的出血量非常大,患者会立即出现失血性休克,导致心跳呼吸骤停。肝脏质地非常柔软,血管丰富,位置比较表浅,在肋骨下,很容易受伤破裂,肝破裂占腹部外伤的15%左右,比例比较高。所以存在腹部外伤的病人,收入医院要常规进行腹部B超,明确肝脏是否破裂,再探查其它脏器,包括脾脏有无破裂征象。 而如果肝破裂比较轻微,不完全性破裂,抢救成功率比较高。或者发现的比较早,早期即可通过开腹手术处理肝脏破裂部位。还有部分肝破裂非常轻微的病人,不用手术治疗,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病人预后比较好,但是需要密切观察病人可能出现迟发性肝脏破裂。所以对于不手术,保守治疗的肝破裂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有问题需要立刻复查B超等一系列检查。如果有血脂下降,休克表现,则需要考虑迟发性肝脏破裂等其它脏器破裂的可能,及时处理或者及时进行手术。
    2023-08-02
  • 感染性休克的急救护理(视频)

    感染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感染性休克急救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备齐各种急救药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性抢救; 2、观察病人各种生命体征变化,如意识状态,若发展到休克后期或者重度休克,患者会出现昏迷,昏迷或者意识状态变差代表休克加重,也就是病情加重,所以观察患者病情动态变化至关重要。除观察意识状态外,还需要观察瞳孔变化,瞳孔变化代表休克可能进入严重阶段。如果观察到这些异常,需要立即告知医生,给予必要的急救处理; 3、观察病人皮肤湿冷情况,休克病人会出现皮肤湿冷,必要时可能加盖保温措施; 4、给予病人吸氧,观察病人呼吸跟血氧饱和度,感染性休克病人容易出现呼吸衰竭,这种情况下要及时给病人吸氧,及时处理病人,使病情不进一步加重; 5、进行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例如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监测; 6、病人一定要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或者头低脚高位,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或者搬动; 7、特殊血管活性药物,应该密切观察药物用药效果,也就是根据血压调整用药剂量和浓度,如果出现异常一定要告知医生,由医生处理; 8、对于清醒病人需要进行心理安慰及护理,因为休克病人自我感觉烦躁,甚至有濒死感,应该避免患者过度恐慌和焦虑。如果有其它异常,应该立即告知医生,以便于及时处理和抢救。
    2023-08-03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鉴别诊断(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急性呼吸窘迫症,英文缩写为ARDS,病因非常多,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鉴别诊断也比较困难,鉴别诊断包括重症肺炎、心功能不全、肺动脉栓塞、补液过量、特发性纤维化急性加重等,由于这些疾病都存在呼吸窘迫与低氧血症,鉴别比较困难,需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具体情况如下: 1、心源性肺水肿:心源性肺水肿有呼吸窘迫的表现。ARDS则具有肺泡膜血管膜损伤,血液通透性增加,引起非心源性肺水肿,所以需要与静水压增高引起的心源性肺水肿相鉴别。心源性肺水肿,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存在,一般有心脏病史与相应临床表现,结合心脏病史跟临床表现,胸部X线或者心电图检查,漂浮导管数值,诊断并不困难; 2、急性肺栓塞:肺栓塞见于手术后或者长期卧床的病人,血栓一般来自下肢深静脉或者盆腔血栓,发病比较急,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与ARDS难以鉴别,但是心电图有明显异常,存在典型肺栓塞心电图表现。而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即肺动脉造影对诊断肺栓塞有较大意义; 3、重症肺炎:重症肺炎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等,存在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类似于ARDS,但是并没有发生ARDS,通过胸片、炎症指标即可进行鉴别。
    2023-08-01
  • 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是什么(视频)

    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代谢性酸中毒指人体内一种酸碱失衡,简称代酸,由于产酸过多,比如乳酸堆积、碱性物质丢失,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药物性因素等造成。代酸的轻症病人常被原发疾病掩盖,临床表现并不明显。而重症病人出现明显症状,出现胃肠道系统症状,如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也可能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典型表现是患者呼吸加深、加快,频率明显增高,呼吸时有烂苹果味。还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比如疲乏或者嗜睡,或者反应迟缓。严重的病人可能还出现神志不清、昏迷。此外,病人可能还会出现其它系统表现,如心血管系统表现,比如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如果伴有基础疾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者导致顽固性心律失常。 所以这类病人不仅要控制心律失常,还需要平衡处理电解质和酸碱,维持体内内环境平稳,这样情况下才可以缓解心律失常,稳定心脏节律。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还可以引起病人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均可导致病人预后变差。
    2023-08-01
  •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按压频率(视频)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按压频率
    心肺复苏如果需要单手操作,一般可能在室外,或者人手不够时,或者外援没有到达的情况。所以单人徒手心肺复苏,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否则可能对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大打折扣。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中,关于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按压频率建议不低于100次/分,少于100次/分并未达到泵血标准。并且还应不超过120次/分钟,如果超过120次/分钟心脏回流不足,无法达到理想的复苏要求。所以频率低于100次/分钟,或者高于120次/分钟,均达不到高效按压心脏泵血标准,其为经过循证医学证据,人体试验模型得出比较精准的频率。 所以单人徒手心肺复苏,一定要注意按压的频率。如果达不到要求的心脏泵血标准,对病人后期脑复苏会有不可逆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病人脑细胞不可逆死亡,患者永远无法苏醒。所以最开始的单人心肺复苏,对病人之后能否脑复苏非常重要,要力求精准,做到最好。
    2023-08-03
  • 热衰竭病人的突出表现(视频)

    热衰竭病人的突出表现
    热衰竭属于中暑的一种,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度中暑三个类型。而重度中暑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类型,死亡率最高。热衰竭属于重度中暑,在热应激以后,患者出现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在严重热应激情况下,体液过度丢失,包括体内钠离子丢失过多,病人出现水、电解质极度紊乱,常发生于老年人以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病人。 热衰竭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甚至神志模糊,但体温正常或者稍微偏高,体温并不是非常高,病人脑血流暂时供应减少,但经过积极治疗能迅速恢复。所以对于热衰竭病人,常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的表现,患者临床表现为疲劳、乏力、头疼、判断力下降,肌肉疼痛,或者眩晕、晕厥等。对于老年人,在夏天时最好少出门,避免在太阳下暴晒,少走动,出门时一定带好水,带好降温用品、雨伞等防暑工具。
    2023-08-03
  • 高烧抽搐急救措施有哪些(视频)

    高烧抽搐急救措施有哪些
    高烧抽搐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出现比较多,也就是在发育没有完善前,高热抽搐的发病几率比较多,存在以下急救措施: 1、如果发生高热抽搐,家长一定要保持镇静,让孩子在床上或者安全的平地躺下休息; 2、需要记住松开衣领,将头部转向一侧,或者使其侧卧,让分泌物或者呕吐物顺利流出,防止吸入病人气道引起窒息; 3、由于高热惊厥,较少会引起舌头咬伤,有的儿童牙关紧闭,避免强行撬开牙齿或者将物体放进去,这样可能更加危险。放置的物体可能直接堵塞病人气道,引起窒息,导致心跳、呼吸骤停; 4、避免掐人中,以免引起皮肤二次损伤,否则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5、避免强行按压抽搐的肢体,试图用按压方式减轻抽搐并不科学,而且如果用力过猛,儿童肢体比较细小,可能导致骨折或者关节损伤; 6、可以用手机拍下抽搐时的情景,有利于发作后医生判断。高热抽搐持续时间比较短,可能叫医生过来,或者到医院时已经并不发作,从而无法判断抽搐的原因。如果持续性抽搐,发作时间比较长,应该拨打120将其送到医院,由专业人士进行救治。
    2023-08-02
  • 病人发生心搏骤停如何救治(视频)

    病人发生心搏骤停如何救治
    对于心跳骤停的抢救流程而言,首先需要判断是否引起心脏骤停,但是判断时间不宜太长,10秒钟内要判断病人呼吸意识是否停止以及颈部大动脉搏动是否消失,病人是否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与前正中线交界处,或者双乳头连线中点部位,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钟,最好是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5cm,基本在5-6cm之间,单人心脏按压30次后开放气道,用手打开病人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的要点是下颌尖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病人平躺在地上,人工呼吸注意捏住病人鼻腔,防止漏气,充分包住病人口唇,用力呼吸一秒钟以上,然后间隔一秒钟后再吹第二次,看到病人胸廓起伏,则说明吹气成功。再次人工呼吸后,再进行30次胸外按压。 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抢救一般单人进行,一个人30次胸按压之后吹气两次,30:2是完整CPR过程,单人连续完成五个30:2,再更换第二个人,这是完整的CPR过程。心脏骤停以后,除开放气道外,应该尽早拨打医院急救电话,尽早转入医院,或者由专门急救团队,给病人进行下一步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