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涛

  • 胆囊炎的预防(视频)

    胆囊炎的预防
    胆囊炎是常见的疾病,在预防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经常做适度的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上班长时间坐着不动的中年人,更应有意识地进行体力活动,防止过度肥胖; 2、讲究饮食卫生,饮食规律,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食物。因为进食脂肪含量丰富的食物会反射性地使胆囊收缩,一旦胆囊收缩过于剧烈,便可导致胆绞痛的急性发作; 3、注意保暖,尤其是睡眠时应盖好被子,防止腹部受凉。因为腹部受凉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囊强烈收缩; 4、患有胆石症或肠寄生虫病患者应及时治疗,以免引起胆囊炎; 5、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干净,搞好环境卫生等情况。
    2023-07-31
  • 胆囊炎的检查(视频)

    胆囊炎的检查
    胆囊炎的检查具体如下: 1、临床体格检查:首先应注重病史的详细询问,有经验的临床医师或是术者,应亲自询问病史及查体。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进行腹部检查时,可见右上腹部及上腹中部腹肌紧张、压痛,有反跳痛,墨菲征阳性,当然有时候墨菲征也可以是阴性; 2、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3、影像学的检查:B超是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急性胆囊炎B超可以见胆囊壁的水肿,双边样改变。慢性胆囊炎B超可见胆囊壁的增厚,胆囊壁黏膜不光滑、毛糙、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
    2023-07-31
  • 胆囊炎饮食提醒(视频)

    胆囊炎饮食提醒
    胆囊炎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还应辅以饮食治疗。通过对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量的控制,消除促进胆石形成和引起疼痛的因素,减少诱因,增加机体抵抗力。具体如下: 1、在急性发作期间应禁食,使胆囊得到充分休息以缓解疼痛。但可以多饮水,在饮料中注意补充钠、钾等微量元素,有利于治疗疾病。疼痛缓解以后可根据情况循序渐进地调节饮食,可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如米汤、豆浆等食物。病情好转以后可给予低脂饮食,以度过急性期; 2、在慢性期供给正常或稍低于正常的热量,进行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丰富的纤维素及食物纤维的饮食。同时多饮水,多喝水和饮料可以稀释胆汁,促进胆汁排出,预防胆汁淤滞,有利于胆道疾病的恢复,每天以1000-1500ml饮水为宜。少食多餐,少量进食可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多餐能刺激胆道分泌胆汁,保持胆道的通畅,有利于胆道内炎性物质的排出,促进疾病减缓和好转; 3、对于刺激性食物或强烈的调味品,如辣椒、咖喱、芥末、酒、咖啡等,油腻煎炸食物及产气食物,如牛奶、洋葱、蒜苗、萝卜、黄豆、红薯等应避免摄入。
    2023-07-31
  • 胆囊炎的病因(视频)

    胆囊炎的病因
    胆囊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如细菌、胆道蛔虫、胆囊结石、精神因素、化学刺激等引起。胆囊内发炎常由于胆囊结石存在,影响胆汁的排泄,引起胆汁淤积,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老年人多属于慢性胆囊炎的过程,大部分有胆囊结石存在,二者互为因果关系。一般轻微的胆囊炎,对患者机体生理环境的改变较小,但是较严重的胆囊炎症可以导致致命性的结果。炎性介质的持续刺激及胆心反射存在,可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异常神经传导,甚至诱发心脏骤停。临床上很多患者是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而非首次发作的急性胆囊炎,因此会对后续的治疗选择及治疗效果的评定造成困扰。
    2023-07-31
  • 胆囊炎的注意事项(视频)

    胆囊炎的注意事项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因此患者应注意事项,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具体如下: 1、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使胆囊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疼痛缓解; 2、患者在对胆囊炎进行日常护理时,要注意饮食卫生,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 3、为保证机体的营养,需要由静脉补充营养,同时患者应多饮水; 4、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的渗液情况,针对手术切口出血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纱布的更换和换药,在操作时应当进行严格的消毒; 5、在患者出院以后,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的药物治疗,应严格遵循医嘱服用药物,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2023-07-31
  • 胆囊炎疼痛如何缓解(视频)

    胆囊炎疼痛如何缓解
    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两类。急性胆囊炎多由胆囊结石、梗阻、寄生虫所致,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的疼痛,伴有发热、黄疸等。慢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的胀痛,饮食厌油腻、恶心等症状,查体可见右上腹明显压痛。胆囊疼痛时通过弯腰按压右上腹可有所缓解,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当胆囊炎发生疼痛时,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尤其合并胆囊结石、寄生虫嵌顿胆囊颈部时,容易导致局部的化脓,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以出现脓毒血症,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应避免在家中盲目服用止痛药,以免延误病情。
    2023-07-31
  • 5分钟搞懂胆囊炎(视频)

    5分钟搞懂胆囊炎
    胆囊炎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由细菌、胆道蛔虫、胆囊结石、精神因素、化学刺激等多种因素引起。该病有急慢性之分,一般慢性胆囊炎无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以及餐后饱胀、嗳气等。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剧痛或绞痛,以及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等。临床上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胆囊炎。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除了积极治疗外,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增加体力活动、日常注意腹部保暖、防止肠道蛔虫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2023-07-31
  • 什么是胆囊炎(视频)

    什么是胆囊炎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多由细菌感染、胆汁淤积和成分改变而引起的胆囊疾病,常与胆囊结石并存。胆囊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位居急腹症第二位。其中90%-95%的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结石引起,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可伴有肩背部的牵涉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白细胞增高,右上腹有压痛,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底部,后者有右上腹隐痛或长期消化不良的症状。对于轻者进行疏肝、利胆和消炎等综合治疗。对于不易控制、反复发作及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应尽早行胆囊切除手术。
    2023-07-31
  • 胆囊炎运动提醒(视频)

    胆囊炎运动提醒
    胆囊炎患者可以适量进行体育活动,如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胆囊肌肉的收缩力,防止胆汁在胆囊内滞留,对于炎症的控制和康复有利。但慢性胆囊炎患者不可剧烈运动,大量运动后机体过分疲劳,容易促进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加上消耗增加,需补充足够的营养。而营养物的消化必须有胆汁参与,这样就会加重胆囊的负担,影响胆囊炎症的控制和吸收。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