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正

  • 喉癌常见类型(视频)

    喉癌常见类型
    喉癌最常见声门型喉癌,所占比例为50%-60%,声门上型占40%左右。喉癌主要包括声门下型、声门上型及声门型。喉中间声带位置常规称为声门,声门游离缘下5cm属于声门区,以上为声门上,声门之上称为会厌。会厌分会厌喉面及背面,声带上称室带,两个室带和声带之间叫喉室。 声门下主要是声带5cm以下到第一环椎水平2cm以上的区域,称为声门下解剖区。声门上肿瘤主要以女性发病为主,声门癌主要以男性肿瘤为主。
    2023-08-03
  • 下咽癌放疗后嗓子疼痛怎么治(视频)

    下咽癌放疗后嗓子疼痛怎么治
    下咽癌放疗后出现咽部疼痛,可应用消炎、激素抗感染或对症支持治疗。放疗杀灭肿瘤同时使正常组织损伤,黏膜上皮属于快速增殖细胞,对上皮细胞损伤称为放射性黏膜炎。1-2周为轻度反应,表现为黏膜充血;3-4周主要为白膜渗出;5-6周基本为浅溃疡或Ⅲ-Ⅳ级为主的深溃疡,主要表现为疼痛。 出现上述症状可应用消炎、抗感染治疗,以减少继发感染、水肿。同时加强营养、高蛋白饮食促进黏膜修复。可使用清热、解毒中医调理,疼痛明显时可用止痛药物治疗。通过以上治疗后,可减轻疼痛或加速黏膜修复。放疗后出现其它反应,可根据症状予以相关治疗。
    2023-08-03
  • 鼻咽癌放疗的副作用(视频)

    鼻咽癌放疗的副作用
    鼻咽癌放疗副作用主要包括急性反应、远期并发症。急性反应主要为急性黏膜炎、皮肤炎,一般照光1-2周出现轻度黏膜充血;3-4周表现白膜渗出;5-6周后出现浅溃疡或深度溃疡。 腮腺炎可于放疗1-3天内出现,主要为腮腺红肿发热,因放疗后导致腮腺导管闭塞,使腮腺分泌功能受损或唾液排泄不畅形成。常规处理方法为消炎药加激素对症处理。 部分患者出现味觉改变,照光1-2周后出现味觉障碍,对甜、咸、苦味敏感度下降。单一味觉或3-4周后味觉全部消失,导致食欲减退。后期并发症包括口干、颈部纤维化、脑干损伤、内分泌失调等。
    2023-08-03
  • 鼻咽癌一般在哪个部位发病(视频)

    鼻咽癌一般在哪个部位发病
    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鼻咽部于头颅中心,左右径约为3-4mm、前后径2-3mm、上下径3-4mm。鼻腔主要分为前壁、后壁、顶壁及底壁、两侧侧壁。 前壁主要为鼻腔、后鼻中隔,前壁底壁主要为软腭背面,后壁主要为咽喉、顶壁形成穹窿状。穹窿主要为蝶窦底部,加斜坡、椎体,第一、第二颈椎形成骨架结构,两侧壁主要为咽鼓管、圆枕,中央为内耳开口。后唇与顶后壁形成1cm左右凹陷,即咽隐窝。 咽隐窝为鼻咽癌最常发生部位,后壁因为淋巴组织较丰富,大部分为腺样体结构,所以都是腺样体增生。
    2023-08-03
  • 鼻咽癌颈部肿块明显吗(视频)

    鼻咽癌颈部肿块明显吗
    鼻咽癌90%-95%为低分化鳞癌,出现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初诊查体40%-50%以鼻咽癌就诊,再查体可达70%。磁共振检查后,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肿块可达90%检出率。 颈部淋巴结转移,主要引起无痛性肿块。肿块增大或侵犯周围组织、神经压迫导致相关症状,如压迫颈动脉窦引起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可突发晕厥。压迫神经引起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颈部肿块侵犯周围组织血管,可引起搏动性疼痛。 颈部肿块多发生于上颈,即颈部前哨淋巴结或咽喉淋巴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后,进展顺序为由上而下。颈部肿块治疗及诊断,是淋巴结分期重点。
    2023-08-03
  • 鼻咽癌放疗后没口水怎么办(视频)

    鼻咽癌放疗后没口水怎么办
    鼻咽癌放疗后常见并发症为口干,主要原因为放疗后双侧腮腺功能破坏,导致分泌异常,主要为水分丢失、纤维素渗出形成口干。常规处理方法如下: 1、漱口或补充水分:饮水后含于口腔内保持口腔湿润度; 2、使用人工唾液替代; 3、药物治疗:如毛果芸香碱; 4、中医调理:可促进腮腺功能。 上述均属于辅助手段,根本应为放疗过程中保护腮腺。
    2023-08-03
  • 鼻咽癌回吸涕血是早期吗(视频)

    鼻咽癌回吸涕血是早期吗
    鼻咽癌早期或Ⅰ、Ⅱ期,特别是外生型肿瘤可出现回缩性涕血,但并非存在回缩性涕血一定属于早期。回缩性涕血主要为肿瘤表面毛细血管破溃出血或肿瘤表面破溃、糜烂导致出血,出血量较少,形成涕中带血。晨起第一口痰出现涕血,具有诊断意义。 肿瘤分期需结合肿瘤生长方式及是否侵犯周围结构,包括外生或黏膜下侵袭型。单纯外生型局限于鼻咽黏膜表面为早期,Ⅰ期即T1;侵犯咽旁间隙为T2;侵犯颅底骨性结构为T3;由近至远侵犯颅内、海绵窦、神经为T4。 因此Ⅰ至Ⅳ期中,外生型肿瘤可能存在回缩性涕血,早期患者最主要早期表现为回缩性涕血,但晚期肿瘤也可出现回缩性涕血。
    2023-08-03
  • 鼻咽癌可以只做放疗吗(视频)

    鼻咽癌可以只做放疗吗
    早期特别是Ⅰ期鼻咽癌可以只做根治性放疗。内镜下手术治疗效果较好。Ⅱ期至Ⅳ期患者以综合治疗为主,低危Ⅱ期可仅行放疗治疗。部分Ⅱ期患者需行放、化疗及综合治疗。Ⅲ、Ⅳ期患者以放、化疗及综合治疗为主,即放、化疗同步加辅助化疗、新辅助诱导化疗。 低危Ⅲ期或未出现器官侵犯者,可同步放、化疗加辅助化疗。侵犯器官或Ⅳ期患者,可行新辅助化疗使肿瘤退缩,利于后续放疗或靶向治疗区域勾画。但辅助化疗耐受性较差。
    2023-08-03
  • 鼻咽癌放疗后脸变黑了怎么办(视频)

    鼻咽癌放疗后脸变黑了怎么办
    鼻咽癌放疗后面部变黑,主要为放射性皮炎表现,即色素沉着。常规预防方法为放疗过程中采用防护措施。放疗后皮肤黑色素沉着随时间推移,逐渐变淡。除放射性皮炎外,放疗过程中其它反应较明显,如放射性黏膜炎。放射性黏膜炎主要引起口腔黏膜疼痛,处理方式为消炎药辅助激素对症治疗,同时加强口腔卫生。 放射性腮腺炎可使用消炎药辅助激素治疗,后期放射镜下导管通畅后,即可好转。部分患者出现口干症状,需加强补水或使用人工唾液。部分患者可行中医调理,养阴生津。
    2023-08-03
  • 鼻咽癌放疗后遗症是什么(视频)

    鼻咽癌放疗后遗症是什么
    鼻咽癌放疗后遗症具体如下: 1、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或皮炎:形成黏膜充血、皮肤色素沉着。放射性黏膜炎主要应用消炎及激素治疗,放射性皮炎需使用放射防护剂,随治疗结束,症状即可好转; 2、放射性腮腺炎:放疗1-3个月后,对于红肿症状严重者,可使用消炎药、激素治疗,症状较轻者无需治疗,可自行缓解; 3、味觉异常:可使用增食欲药物,同时补充高蛋白饮食,加强口腔清洁; 4、口干症状:应补充水分或使用人工唾液、中医养阴生津治疗; 5、颈部纤维化:可引起颈动脉狭窄、脑干损伤、内分泌失调、神经损伤。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