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升

  • 肾小球滤过率低可以恢复吗(视频)

    肾小球滤过率低可以恢复吗
    肾小球滤过率是重要指标,是评价肾脏功能的主要指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包括急性肾损伤,或者长时间的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又合并急性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否可以恢复具体如下: 1、急性肾损伤:如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肾脏功能完全可以恢复或者是部分恢复,比如急性肾小球坏死、急性间质肾炎等; 2、慢性肾脏病合并的急性肾损伤:可部分恢复; 3、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不可逆,所以不可恢复,但是临床上可以通过有效管理,延缓肾脏功能的快速下降,保护患者肾脏的残肾功能,让其尽可能不进入或者晚进入终末期,即尿毒症期。具体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方法较多,比如通过治疗原发病,积极控制蛋白尿、血压,适当应用沙坦类药物,以保护残肾功能。 总之,肾小球滤过率是否可以恢复不能一概而论,急性期患者能完全恢复和部分恢复,慢性期患者不能恢复,但是可以通过其它手段延缓其进展。
    2023-08-01
  • 肾部彩超能检查出什么(视频)

    肾部彩超能检查出什么
    肾部彩超是判断肾脏大小、外形的主要手段,通过肾脏彩超可以判断出肾脏的位置在体内是否合适,大小是否正常,形态有没有变异以及内部结构和肾脏血供情况,同时还能观察到肾脏及周围病变,比如病人是否存在肾脏结构问题,如结石、占位或梗阻。但是一般情况下不能判断肾脏功能及肾小球等细微组织结构异常。 肾部彩超是判断肾脏宏观及血供的重要手段,和尿常规检查、肾脏功能检查并称为肾脏病检查的三大常规,是肾脏病筛查的重要手段。
    2023-08-01
  • 脸部浮肿的原因(视频)

    脸部浮肿的原因
    浮肿是组织间隙内有过多的液体潴留所致,通常是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的体内潴留或体腔的液体增多,常表现为眼睑水肿、面部浮肿和双耳水肿等。水肿一般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具体如下: 1、生理性:指浮肿对人体不会有明显危害,一般长期存在; 2、病理性:水肿由某些疾病导致,是疾病的一种具体表象。临床上可以分为局部水肿和全身水肿,其中全身水肿危害较大。导致全身水肿的原因常见于心源性,如心衰导致血管内液体过多、压力过大,液体从血管内移到血管外。肝源性、肾源性主要是由于体内血中的白蛋白降低,吸水能力下降导致水从血管内进入血管外的组织间隙和第三腔隙。
    2023-08-01
  • Ⅱ型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法(视频)

    Ⅱ型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法
    Ⅱ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有原发、继发的。如果是继发,首先进行病因治疗,治疗原发病,再针对肾小管性酸中毒进行治疗,治疗原则如下: 1、持续给予合适剂量的碳酸氢盐或者枸橼酸盐补充碱,因为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每天从尿中流失的碳酸氢根量较大,所以补充的碱量也较大; 2、目前推荐使用枸橼酸钠和枸橼酸钾混合物进行治疗,既补碱又补钾,枸橼酸在体内能分解成碳酸氢盐; 3、为了控制骨病,也可给予活性维生素D。
    2023-08-01
  • 什么是多发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综合征(视频)

    什么是多发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综合征
    多发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综合征,也称为范科尼综合征,是由于原发和继发肾脏疾病所导致的近端肾小管功能异常。临床上有以下几种主要表现: 1、氨基酸尿、糖尿和膦酸盐尿、碳酸盐尿及尿酸等; 2、肾脏过多丢失电解质,并且出现肾小管性蛋白尿,进而引起各种代谢并发症,如高氯性代酸、低血磷、低血钙,以及继发性维生素D抵抗,进而引发代谢性骨病,包括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症或患者生长迟缓等; 临床上该病主要以氨基酸尿、糖尿和膦酸盐尿作为基本的诊断标准,并且根据其轻重程度又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2023-08-01
  • 肾病综合征蛋白转阴后的饮食(视频)

    肾病综合征蛋白转阴后的饮食
    肾病综合征临床经过治疗以后,大部分可以完全转阴。但是转阴以后,饮食上仍然需要注意,因为在肾脏病治疗里有“五驾马车”,即治疗原发性肾脏疾病、预防并发症、膳食营养、康复锻炼和患者自我管理。 患者蛋白转阴以后,饮食注意具体如下: 1、低盐低脂,食盐摄入量要求控制在每天小于6g;少吃各种含盐量高的食物,比如酱油、咸菜等,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 2、对于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血压高的患者,需控制食物的含糖量,以免出现继发性血糖升高; 3、不一定要刻意低蛋白饮食,但是应尽量以优质蛋白为主,比如瘦肉、牛奶、蛋清等。同时要注意患者血压情况,因为蛋白里含有磷,磷和食盐都是导致RAS系统激活的重要因素,RAS激活以后血管会收缩,会引发高血压; 4、患者肾功能正常时,可以食用各种豆制品及豆类,但不建议额外补充营养品,因为营养品里添加剂较多。
    2023-08-01
  • 慢性肾炎转尿毒症几率(视频)

    慢性肾炎转尿毒症几率
    慢性肾炎转尿毒症几率不能一概而论。肾炎是否进展成尿毒症主要与其病理改变、并发症、合并症、治疗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肾脏病理改变与其预后直接相关。实际上尿毒症也是慢性肾炎的终末状态,即ESRD期,现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展现,慢性肾炎患者有1%-12%会进入到ESRD期,即进入尿毒症。但是科学规范的慢性肾脏病防治可以有效避免尿毒症的发生,所以患者不用过于担心,患病后只要积极治疗,保持良好心态,不是所有病人都一定会发生尿毒症。
    2023-08-01
  • 哪些原因可能导致蛋白尿(视频)

    哪些原因可能导致蛋白尿
    正常人尿蛋白排泄量<150mg/日,超过此范围就定义为蛋白尿。蛋白尿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具体如下: 1、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剧烈运动、发烧、高温或严寒环境、精神紧张,这时肾脏没有问题,对人体没有危害; 2、病理性蛋白尿:多由肾脏疾病所致,比如肾脏屏障功能问题,血中蛋白漏入原尿以后排出;肾小管功能出现问题,重吸收蛋白的能力异常,也可导致蛋白尿。除肾脏问题,血液中出现异常的蛋白质,经肾脏滤过后超越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也可表现蛋白尿,这种情况后期也可导致肾脏损伤。 总之,蛋白尿的发生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种是肾脏滤过增多,另一种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一般出现病理性蛋白尿后,需要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
    2023-08-01
  •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可以自愈吗(视频)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可以自愈吗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不能自愈,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是指以轻度蛋白尿或血尿为主要表现一种疾病,但是没有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受损,临床表现较轻,也可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或者血尿。 这种疾病本质上属于慢性肾炎范畴,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较少能自愈。但是相对于其它肾病而言,其预后良好,如果给出具体措施可以控制其进展,但是不可能完全治愈。
    2023-08-01
  •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高吗(视频)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高吗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蛋白尿会高。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断依据就包括蛋白尿,所以多数病人都有蛋白尿,部分病人甚至会合并血尿。但是具体蛋白尿的多少,跟疾病的病理类型有关。 临床上诊断为肾小球肾炎以后,一般会进肾穿刺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的类型,临床表现和蛋白排泄量差异较大,而且蛋白尿的控制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微小病变型的蛋白尿,临床用激素较敏感;膜性肾病的治疗难度较大,有时半年左右还得不到有效缓解。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