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霞

  • 感冒发烧针灸哪些穴位(视频)

    感冒发烧针灸哪些穴位
    感冒发烧,通过针灸能够迅速缓解,常用的穴位主要有太阳、风池、大椎、合谷,但要根据感冒进行中医辨证。 感冒又分为寒、热、湿、虚不同证型,如感冒的病人常伴有咽喉肿痛,属于风热感冒,常在取穴的基础上,配合曲池穴,清热利湿,配合尺泽穴清肺热,配合少府穴点刺放血,症状可以改善; 湿气较重的病人,常配合曲池穴、委中穴等穴位,一般要根据不同的表现,在常规穴的基础上辨证加减,可以收到相应的疗效。
    2023-07-30
  • 降压穴有哪些(视频)

    降压穴有哪些
    常用的降压穴,临床较多见的,如风池穴、曲池穴、悬钟穴、丰隆穴、三阴交等穴位。 临床有时候用单一的穴位治疗高血压,如双侧悬钟穴,观察双侧悬钟穴的有效刺激,单穴也有一定的效果,血压比较高的患者,易怒,口干口苦肝阳上亢,可以配合选择行间穴或者耳尖泻法,甚至耳尖放血,效果较好。 科研统计,耳尖配合放血,血压20-60分钟可以下降30mmHg,配合高血压药物应用,如络活喜降压效果迅速,而且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西医里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跟脏腑脏器、交感神经分布,可以在脊背的温灸拔罐,也能调理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
    2023-07-30
  • 脖子疼怎么缓解(视频)

    脖子疼怎么缓解
    脖子疼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在10多岁的孩子比较多见,可以适当的进行干预,如: 1、过多的伏案、过多使用手机,使脖子项部固定于单一体位时间,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颈部有不同程度的酸、困、沉、胀,通过规避不良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可以通过颈部放松活动,不必过分干预,每30-50分钟间隔,进行抬头远望,肩部绕环; 2、通过休息仍不能缓解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的方法,如局部的按摩; 3、部分推拿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选取针灸治疗,常用的有风池穴,让病人低头,后仰,旋转,侧屈做这种运动;对于急性的,针灸的效果较好; 4、有慢性劳损的表现,又出现劲椎不同程度增生、生理曲度变直、刺激神经根的患者,甚至合并有上肢的酸或沉胀的病人,可以采用颈夹脊穴,改善局部循环,上肢的酸可以得到缓解。
    2023-07-30
  • 产后出汗多怎么调理(视频)

    产后出汗多怎么调理
    产后出汗多,主要是因为女性在特殊的生理期,气血比较亏虚,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腠理结合不是非常致密,容易外感风邪,临床治疗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辨证调护:不要过多的有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有利于气血运行; 2、饮食方面:因为身体比较虚弱,对津液的固摄能力、温煦推动能力弱,喝热汤会造成全身大汗淋漓,吃饭可以稍微慢一点,不要吃过于热的东西; 3、产后女性气血比较虚,可以采用中草药进行补气,常用的气血不足,可以用归脾汤,如果病人需要哺乳,可以采用非药物疗法,足三里穴针灸治疗,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多气多血,一般1-3次会有一定疗效。
    2023-07-30
  • 月经期间可以针灸吗(视频)

    月经期间可以针灸吗
    传统意义来讲,月经是针灸的禁忌症之一,但是广义上,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月经周期规律,月经颜色、月经质地如没有血块,颜色暗不暗,都比较正常的患者,月经期间因为其他病症实行针灸,也建议暂停。但是对于本身月经失调,月经功能紊乱的病人,采取颈期前来进行调护,如月经量少、月经没周期推迟5-7天这样的病人进行针灸治疗,常运用的有归来穴、足三里穴,一般在经前一周进行针灸治疗,连续3-5周。痛经的患者,建议马上施针灸治疗,再配合肾俞穴症状很快改善。
    2023-07-30
  • 肩膀疼针灸如何治疗(视频)

    肩膀疼针灸如何治疗
    肩膀疼是临床多见的临床表现,治疗前,首先要明确病因,肩膀疼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能得到满意的疗效,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些患者颈肩部局部受风寒,可以局部热敷,症状可缓解; 2、对于肩膀疼是一种表象的,如颈椎病的病人,可支配区在肩部,会引起肩膀疼,但活动并不受限,可以选择颈夹脊穴、肩外俞穴、肩顶穴改善症状; 3、部分肩膀酸痛的患者,因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中医讲属于寒邪凝滞、气血瘀滞可以改善肩周局部的气血运行,选择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曲池穴来配合治疗,能有效的改善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4、对于有椎间盘突出,同时合并肩膀疼的患者,在患侧,如右侧肩膀痛,在右侧条口穴,针刺方向向承山透刺,肩周会有沉胀的感觉。
    2023-07-30
  • 腿疼针灸治疗效果(视频)

    腿疼针灸治疗效果
    腿疼的针灸疗效较好,首先看腿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对于劳累的病人引起的腿疼,平时生活中没有问题,在运动后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可以进行局部的热敷; 2、部分表现为膝关节活动受限,常取血海穴、梁丘穴、阴陵泉、膝眼,改善膝关节周围气血的运行,改善症状; 3、还有较多见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改变的患者,治疗的根本在腰椎神经根部位,中医在肾俞、大肠俞施针,改善经络,通过止疼效果更好; 4、对于小腿不同程度肿胀的病人,要观察局部皮肤,有没有迂曲,或者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这种病人改善下肢血管的运行障碍,才能有效改善疼痛。
    2023-07-30
  • 产后风湿病的治疗方式(视频)

    产后风湿病的治疗方式
    产后风湿病它主要是女性在特殊生理期出现的,单关节或多关节的酸、困、沉、胀、疼痛、麻木、无力、晨僵一系列症状,对于这种疾病,中医有独特的优势,产后风湿病的治疗有: 1、辨证调护:保持情志舒畅,饮食禁忌生冷、辛辣,起居要防寒防潮,避免劳累过度,适当运动来接受阳光的照射,促进体内钙的转移; 2、调理气血:饮用当归、人参、熟地等中药,对于严重并且有哺乳需求的女性,配合非药物疗法,常用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振奋激发机体阳气的穴位,在配上脾俞、肾俞起到温肾的作用; 3、还有一部分病人,可以选择任脉的穴位,如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的作用。
    2023-07-30
  • 产后腰酸背痛是什么原因(视频)

    产后腰酸背痛是什么原因
    产后腰酸背疼是常见的症状,常见原因如下: 1、孕后期胎儿入盆,腰椎负担加重,从胎儿入盆到正常分娩以后,脊柱肌肉关节韧带存在松弛的代偿,脊柱固托能力减弱,可能引起腰背疼痛; 2、女性在孕育胎儿和分娩胎儿时,不同程度的失血耗气,造成血亏,肾虚的表现; 3、产后哺乳的需要,休息不够,引起劳损的表现,在哺乳时可以采取卧位哺乳,坐位哺乳腰椎盆腔的负担较重,侧卧位会明显减轻; 4、产后子宫复旧,盆腔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也会造成腰部疼痛,子宫复旧后恶露排除,不同程度都会造成血管反射性引起腰骶部的疼痛。
    2023-07-30
  • 产后腰酸背痛的针灸治疗方法(视频)

    产后腰酸背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产后腰酸背疼是常见的临床表现,通过饮食起居正常调护后,部分不同程度改善。通过调护还不能改善可以用中医治疗,有哺乳需求的女性,可以选择艾灸、针灸、温针灸和隔姜灸。选穴主要强调补气血,常用穴位有大肠俞、命门、昆仑、委中等穴;对有腰背疼痛怕风怕冷的患者,对肾阴不足的病人,如腰膝酸困、耳鸣,舌苔偏黄,可以加腰阳关穴;对感觉肾阳不足的病人,可以配合太溪穴;一直气滞血瘀的病人可以配合运用血海穴和膈俞穴调理,能得到满意效果。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