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丹

  • 做肠镜后多久恢复正常(视频)

    做肠镜后多久恢复正常
    肠镜检查多久恢复正常,取决于肠镜类型及检查目的,具体如下: 1、检查性肠镜检查:一般结束后1小时即可正常饮食,如腹胀不明显,可正常活动。无痛麻醉肠镜建议神志完全清醒后,如4小时后进食; 2、治疗性肠镜检查:如肠道息肉切除,因为肠道存在创面,需限制饮食,同时避免剧烈活动。 肠道息肉切除后无痛肠镜检查,建议完全清醒后流质饮食,流质饮食3天后逐渐恢复半流质及正常饮食。前3天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肠道出血。
    2023-08-01
  • 婴儿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办(视频)

    婴儿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办
    婴儿消化不良导致腹泻,通常以饮食调整为主,根据婴儿腹泻程度、脱水情况、酸中毒或精神状态等并发症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1、如果怀疑可疑食物引起腹泻加重,可暂停摄入辅食; 2、尝试少量多餐、避免短期内摄入过多食物加重肠道负担; 3、某些食物成分可引起消化不良,如小婴儿消化碳水化合物能力较弱,建议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此外,不宜进食过多水果、避免喝果汁或减少乳糖摄入。
    2023-08-02
  • 做肠镜能检查哪些疾病(视频)

    做肠镜能检查哪些疾病
    肠镜主要检查疾病类型具体如下: 1、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尤其下消化道出血,如反复出现鲜红色、暗红色血便或持续大便隐血阳性; 2、不明原因慢性、长期性腹泻,考虑存在结肠病变; 3、存在下消化道症状,如脐下腹痛、右下腹痛、左下腹痛或便秘、腹部包块、大便习惯改变等,考虑结直肠疾病; 4、通过其它检查,如钡灌肠或影像学检查怀疑大肠疾病,为明确疾病性质也行肠镜检查; 5、肠镜检查可用于炎症性肠病诊断或鉴别诊断,需判断病变范围或恢复情况; 6、直肠息肉切除术; 7、外科手术需肠镜协助探查或治疗。
    2023-08-01
  • 小孩反复拉肚子是什么原因(视频)

    小孩反复拉肚子是什么原因
    小儿反复腹泻需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表现判断病因,具体如下: 1、反复消化道感染:如秋冬季反复病毒感染,主要原因为症状好转或恢复后,再次交叉感染或者饮食不洁引起。建议平时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食物过敏或食物不耐受导致反复腹泻; 3、少见原因:如炎症性肠病或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等疾病导致反复腹泻。
    2023-08-02
  • 3岁小孩又吐又拉肚子是怎么回事(视频)

    3岁小孩又吐又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3岁小儿呕吐、腹泻原因较多,具体情况如下: 1、急性胃肠炎:秋冬季以病毒感染为主,如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患儿除呕吐、腹泻外,可能伴发热、腹胀、食欲下降等情况,此时应采取对症处理、合理饮食、预防脱水; 2、饮食不洁感染细菌:如炎症反应较严重,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加重,此时除对症处理外,还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除上述因素可导致患儿呕吐、腹泻症状,可能存在其它潜在原因,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及腹部情况进行判断。
    2023-08-02
  • 小儿大肠杆菌肠炎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大肠杆菌肠炎怎么回事
    小儿大肠杆菌肠炎为儿童感染大肠杆菌后引起的肠道炎症,可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目前引起儿童肠炎的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黏附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及产毒性大肠杆菌。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致病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及黏附性大肠杆菌可引起明显细菌性肠炎临床表现,如发热、腹痛、黏液血便,严重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2、产毒性大肠杆菌表现与病毒性肠炎相似,均通过释放毒素使肠道出现炎症反应,通过预防脱水、合理饮食即可缓解,无需抗生素治疗。重症产毒性大肠杆菌,可选择抗生素治疗; 3、出血性大肠杆菌可通过释放毒素引起溶血尿毒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等,此时需根据临床症状对症处理,可考虑进行抗生素治疗。
    2023-08-02
  • 儿童胃溃疡反反复复怎么办(视频)

    儿童胃溃疡反反复复怎么办
    儿童胃溃疡反复复发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查找导致胃溃疡触发因素或潜在致病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持续存在,溃疡易反复。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根除幽门螺杆菌。此外,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导致胃黏膜损伤,需停用此类药物或禁食不易消化、损伤胃部饮食; 2、评估治疗过程规范性及依从性:药物治疗是否遵医嘱按时、及时服用,存在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用药频率导致治疗无效是导致溃疡反复复发的重要因素。
    2023-07-31
  • 如何预防黄疸(视频)

    如何预防黄疸
    预防新生儿黄疸需评估黄疸高危因素、定期随访。高危因素评估指新生儿出生后行高胆红素血症评估,如存在高危因素,住院期间应监测胆红素水平及变化,根据胆红素水平、变化程度进行适当干预或延长住院时间。常见高危因素具体如下: 1、出生后24小时明显黄疸合并溶血病,如ABO溶血、G6PD缺陷溶血病、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2、早产儿、头颅血肿或存在明显瘀斑、出血情况; 3、单纯母乳喂养不足,体重下降较明显新生儿; 4、存在疾病因素同时应加强高危因素评估,如感染脓毒血症。 新生儿出院前应行胆红素监测,出院后根据新生儿高危因素制定出院后随访计划。
    2023-08-02
  • 孩子吃母乳拉肚子怎么办(视频)

    孩子吃母乳拉肚子怎么办
    婴儿进食母乳后腹泻,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婴儿生后胃肠道功能发育未完善,母乳中乳糖酶消化较低、活性较弱,母乳喂养后易出现乳糖不耐受。摄入过多乳糖后,肠道内发酵,产酸、产气增多,导致大便稀薄、次数增多,且大便易出现酸臭味。如果婴儿正常母乳喂养,体重增长、发育情况良好,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正常喂养即可,随月龄增长腹泻情况可明显好转。 如婴幼儿母乳喂养后腹泻较严重,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可进行适当处理。如暂时更换无乳糖奶粉辅助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渐转为母乳喂养。母亲饮食可进行一定程度回避,减少过多甜食、水果及油腻食物摄入,可一定程度缓解婴儿腹泻现象。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20严重吗(视频)

    新生儿黄疸20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20mg/dl,通常属于较严重状态。20mg/dl为通过经皮测胆红素判断,换算成血中总胆红素水平可达342μmol/L以上,此程度黄疸对不同日龄新生儿均属于较高水平。后续是否存在并发症及需处理问题,应结合新生儿日龄、胎龄以及存在高危因素综合判断。 目前新生儿日龄胆红素水平,如果超过20mg/dl,通常需进行处理,如查找潜在原因,因部分原因导致间接胆红素增高,需行光疗治疗。如存在并发症或高危因素,甚至需换血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