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解医师:王喜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 主任医师
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以后,它会沉积在血管壁的表面,形成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然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从而启动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随着动脉硬化进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仍然对于动脉硬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下降1mmol/L,第一年冠心病事件发生率会下降11.1%。由此可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动脉硬化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目前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血中含量,在治疗这类疾病上已经成为基石。研究显示,他汀类药不仅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还能够稳定和逆转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