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创伤科 / 副主任医师
骨感染指骨髓炎,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骨感染的严重程度决定,具体如下:
1、急性期感染:如果患者骨感染刚发生,仅表现为肢体红肿疼痛、炎症指标升高,需要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因为骨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选择抗生素时,主要选择针对阳性菌比较有效的抗生素。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必须非常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最主要是磁共振检查或者B超检查,目的是看骨感染的骨髓腔里是否有大量脓液,或者骨膜下是否有很多脓液。如果影像学检查已经证实骨髓腔或者骨膜下有很多脓液,已经确诊急性骨髓炎时,仅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好,需要尽早行手术治疗。手术称为骨髓炎开窗引流手术,将患儿的骨头打个洞,把骨髓腔的脓液和骨膜下的脓液彻底冲洗干净,反复用消毒药水和生理盐水冲洗,之后再放置引流管,让局部脓液逐渐引流出来。手术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抗生素治疗,取到脓液后还要做脓液培养,观察致病的病菌种类,针对病菌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通过手术治疗加药物治疗,急性骨髓炎一般都能治疗好;
2、慢性骨感染:治疗棘手、复发率高,治疗原则主要是取干净死骨,骨缺损的部位应采用含有抗生素的骨水泥进行填充。同时骨感染、骨缺损的地方通常存在病理性骨折,需要采用合适的外固定,最后采用比较前沿的方法,比如膜诱导成骨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