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分支静脉

  • 什么人容易患飞蚊症(视频)

    什么人容易患飞蚊症
    飞蚊症的易患人群如下: 1、中老年: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玻璃体会出现变质、液化的现象而出现飞蚊症; 2、近视眼:尤其是中高度近视的患者,眼轴长度会拉长,拉长之后玻璃体腔的容积增加,但是玻璃体的整体体积是不变的,原有的玻璃体在一个更大的腔内,玻璃体就会容易出现液化、混浊以及后脱离的表现,就会出现视网膜脱离; 3、眼部疾病:比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以及视网膜脉络膜炎症,导致视网膜出现了相应的病变,这些也是视网膜出现玻璃体混浊的飞蚊症的最主要原因; 4、飞蚊症可以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主要是跟年龄、近视眼程度、白内障手术相关。如白内障手术后,很多患者就会出现飞蚊症的表现,主要原因就在于换了人工晶体之后,晶体由不透明变到透明,所以玻璃体的混浊原来发现不了,现在发现了。其次,做完白内障手术后,换了一个很薄的晶体进去,晶体的体积缩小了,相应的玻璃体体积也增加了,玻璃体也会出现变质和液化的现象,所以就会出现了飞蚊症的表现。
    2023-08-03
  • 眼底出血的原因(视频)

    眼底出血的原因
    眼底出血是视网膜出血,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变性、PCV,即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大动脉瘤、血管炎等。眼底出血是专业的诊断,需专科的医生通过散瞳检查眼底以及应用裂隙灯加前置镜、眼底镜检查,明确是否为眼底出血。,而对于眼底出血的患者,需通过眼科特殊检查,如OCT,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明确原因,再进行对因、对症治疗。对于未严重影响视力的眼底出血,患者可暂时观察,无需过度治疗,部分患者可自行吸收。如果眼底出血影响视力,建议患者积极就医,并行对因、对症治疗,避免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失明。
    2023-08-03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鉴别诊断(视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于视网膜血管性病变,其表现为深层圆点状的眼底出血,需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相鉴别。具体情况如下: 1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由于动脉变细、硬化所致,视网膜类似铜丝样或银丝样改变,可以继发出血,出血主要在视网膜浅层,沿视网膜纤维散在分布; 2、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出血沿着阻塞血管的神经纤维分布,为区域性局部病变,后极部、黄斑区无出血者,视力影响较小,患者无自觉症状;后极部、玻璃体腔出血者,可见眼前黑影。
    2023-08-03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什么眼病(视频)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什么眼病
    在视网膜上有供给营养的血管,其为眼底中央发出的四支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产生的各个分支称视网膜的分支血管。在高血压的情况下会发生视网膜分支动脉硬化,而视网膜分支动脉和视网膜分支静脉经常在同一血管鞘走行,当发生动脉硬化时硬化的视网膜分支动脉会把视网膜分支静脉压断,这种情况下视网膜分支静脉的血流回流就受到阻碍,称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发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可导致黄斑水肿,尤其是黄斑附近的视网膜分支静脉发生阻塞,此外,发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后,阻塞区的视网膜区域可发生视网膜毛细血管闭锁。根据黄斑水肿的情况可以进行抗VEGF治疗,从而消除黄斑水肿。另外,静脉阻塞急性期后出血会逐渐被吸收,可应用激光的方法治疗缺血的视网膜组织,能够预防晚期发生出血或者青光眼。
    2023-08-03
  • 视网膜静脉堵塞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视网膜静脉堵塞的症状有哪些
    视网膜静脉阻塞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无论是哪一种视网膜静脉阻塞,都会出现视网膜出血,导致患者出现视野有暗区和视力下降。视力下降分很多种,比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时,视力下降会非常明显,有时候会下降到指数以下甚至更差。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患者,一侧视野会有发暗或者变形,看东西变形、变色等。不同疾病累及视网膜的出血以后,相应的区域会出现暗区,这个情况也是要引起注意。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原因比较多,比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患者情况容易多见。还有眼部青光眼病史、高眼压的患者也会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所以这个情况要引起注意。如果有类似的病史,或者是有三高症的人群,要积极定期去眼科做检查或做筛查。因为有时候如果视力下降比较轻微时,即使眼睛已经出现症状,但是很多人没有特别引起重视。
    2023-08-03
  •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视频)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视网膜脱落主要有三大原因,具体如下: 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由于视网膜发生变性、萎缩、玻璃体牵引,造成视网膜裂孔,最后造成眼内玻璃体液进入裂孔,从裂孔进入视网膜下腔,造成视网膜脱离; 2、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脱离原因是有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或外伤造成眼内纤维组织增生,造成对视网膜牵引,形成视网膜脱离; 3、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原发病变比如葡萄膜炎、原田氏病、遗传病变或者眼内脉络膜肿瘤造成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渗液积聚,造成视网膜脱离。 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不一样,只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分两大类,外路手术和内路手术。外路手术主要指从外部进行冷凝或在巩膜表面缝硅胶带,对裂孔进行封闭,达到视网膜复位目的。内源性手术要做玻璃体切除,根据眼内情况进行气体或硅油填充,使视网膜复位。另外,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不需手术治疗,一般进行药物治疗,使用激素、细胞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对原发病变进行治疗,随原发病变逐渐好转,视网膜脱离也会逐渐痊愈。
    2023-08-03
  • 视网膜静脉阻塞能治好吗(视频)

    视网膜静脉阻塞能治好吗
    目前随着药物的大量上市,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可以有不错的预后。视网膜静脉阻塞有分支和中央静脉阻塞,上述阻塞的类型,决定预后有不一样的改变。不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还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如果合并看东西明显的变形,视力明显的下降,早期的干预治疗,比如眼内的玻璃体腔的注药,适时的激光治疗等,会明显的改善视力,能获得不错的预后。但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预后相对比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差,而且不论中央静脉阻塞还是分支静脉阻塞,整个的病程的时间较长。不是非要给病人做何治疗,病人的随访和定期的随访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病程过程中,血管阻塞的情况会有改变。如果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一定要去医院定期复查,因为病情发展过程中会有变化。如果跟随着医生做出正确选择,疾病对视力的影响可能不像想象的严重,应该不会导致失明。
    2023-08-03
  • 视网膜静脉阻塞容易复发吗(视频)

    视网膜静脉阻塞容易复发吗
    视网膜静脉阻塞一旦发生1次,相同的部位2次复发的几率相对较低,认为在同部位再发生阻塞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所出现的并发症,比如黄斑水肿,现在黄斑水肿提倡的一线治疗,是眼内注射抗VEGF的药物,注射1次后,患者会觉得视力明显提升,但药物在眼内的维持时间是1个月左右,所以在1个月时,患者会觉得视力再次下降,会出现黄斑水肿的复发,所以严格意义上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会出现反复的发作。 另外对于视网膜分支静脉的阻塞的患者,因为有时候的病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原因,没有控制好是血管阻塞,也许过一段时间另外一支血管有再次阻塞的可能性。所以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有可能在多支血管出现多次阻塞,但同一支血管上出现复发阻塞是相对较少见。另外视网膜静脉阻塞伴发的黄斑水肿并发症,经过治疗后,水肿有可能存在复发的情况。 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因,首先根治,要控制较好,防止视网膜静脉阻塞,在别的地方有二次阻塞的可能性。一只眼的静脉阻塞,另外一只眼也容易出现视网膜静脉的阻塞,还有视网膜静脉阻塞伴发黄斑水肿的情况,随访和顺序的治疗也是必须的。
    2023-08-03
  • 视网膜黄斑水肿原因(视频)

    视网膜黄斑水肿原因
    视网膜黄斑水肿有很多原因引起,最常见原因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如果糖尿病没有得到很好控制或患糖尿病时间太长,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黄斑水肿,会造成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 另外主要原因是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发生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继发黄斑视网膜水肿,也会造成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还有视网膜静脉阻塞也会造成视网膜黄斑水肿,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和中央静脉阻塞,都会因为缺血造成视网膜黄斑水肿。 较少见情况比如外伤、手术后继发黄斑水肿,最常见的是白内障手术后造成综合征。由于白内障手术后对玻璃体牵引造成相应术后黄斑水肿,黄斑水肿一旦发生,患者主要感觉是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并且随黄斑水肿程度,症状逐渐加重。治疗主要是到眼科就诊,进行确切黄斑水肿分类,针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让症状逐渐缓解。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