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银平

  • 换心脏瓣膜手术风险大吗(视频)

    换心脏瓣膜手术风险大吗
    换心脏瓣膜手术风险的关注点是手术并发症或手术死亡率,若为手术死亡率问题,心血管外科大概为3%-5%;若为并发症问题,各医院数据均存在不同差距。手术死亡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心脏大小、心脏的功能以及患病时长等均有关,年龄越大身体抵抗力越差,所患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较大,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概率也会相应增大。绝经期女性手术风险主要由内分泌失调引起,与同龄男性相比,手术风险可增大,且术后出血风险也较高。 心脏越大意味心脏功能越差,手术风险越大,术后出现心脏方面的并发症会越多,因心脏手术可损伤心脏功能。此外,需应用人工心脏或体外循环,可对心肌功能不利,损伤心功能。如果手术前患者心功能较差,术后出现心功能不全的风险越大,同时也容易出现心脏跳动规律较差的情况,即心室颤动。通常病史越长,心脏本身受影响的时间就越长,对全身的影响也越大,心脏增大程度及功能均较重,手术的风险较高,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对于术前有基础疾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梗、脑出血等肝肾功能较差的患者,手术风险也会明显增大。
    2023-08-02
  • 房间隔缺损手术优缺点(视频)

    房间隔缺损手术优缺点
    房间隔缺损手术包括介入封堵术和右腋下小切口手术,个别情况下可经正中做手术。介入封堵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优点包括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较快,且无手术切口,术后不见疤痕。缺点为拍胸片时心脏位置可出现异常阴影,过安检需到医院开具证明,因此部分患者会放弃介入封堵术。 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时间较长,采用全身麻醉,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还需用到体外循环,即手术需使用人工心脏代替患者心脏,才能进行手术。缺点为手术花费时间较长,尤其为体外循环的时间。此外,由于手术使用全麻和体外循环,所以右腋下小切口恢复会比正常情况更慢,同时患者手术切口可在体表留下疤痕。
    2023-08-02
  • 主动脉缩窄术后护理(视频)

    主动脉缩窄术后护理
    主动脉缩窄术后护理与手术方法有关,具体如下: 1、支架植入术:需嘱患者卧床休息,预防感染,保持下肢伸直,患者咳嗽或用力排便时需将腿部穿刺点压住,以防穿刺点出血。由于支架植入手术中需用到造影剂,因此术后需嘱咐患者多饮水,以便将造影剂排出,降低对人体尤其对肾脏的损害,术前肾脏功能不全者更应注意; 2、开胸手术:需将狭窄段切掉再连接,还可使用人工血管代替狭窄段主动脉。术后护理较为复杂,需医务人员完成。术后需监测患者上下肢血压变化,若出现高血压及持续性高血压,需使用降压药治疗,同时需观察患者胸腔引流量和颜色,防止出现出血。还需观察患者腹部情况,若患者出现腹痛,需及时给予止痛药。家属需遵循患者出院时医嘱,定期复查心脏超声,避免出现远期再狭窄问题。
    2023-08-02
  • 主动脉缩窄手术后再次缩窄怎么办(视频)

    主动脉缩窄手术后再次缩窄怎么办
    主动脉缩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9%-60%,其主要与手术方法有关。因此术后应定期执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具体如下: 1、狭窄部分切除后,断端连接时会出现接口狭窄,一般狭窄段短可经过支架植入术处理; 2、人工血管狭窄,由于人工血管为人造,不会随患者年龄增大或体重增加而相应增加,因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体重增加但人工血管未相应增加,可出现人工血管与孩子体重及身高不匹配问题,影响孩子下肢血液供应。出现此类情况后,应将原人工血管替换为较粗人工血管进行治疗,即进行二次人工血管置换术。二次手术死亡率较首次高,首次手术死亡率为0.4%左右,二次手术死亡率为5%-10%左右。
    2023-08-02
  • 主动脉缩窄手术最常见并发症(视频)

    主动脉缩窄手术最常见并发症
    主动脉缩窄手术最常见并发症如下: 1、术后高血压:大概10%-20%的患者术后均会出现高血压症状,若患者血压很高则需药物治疗,约3-5天可恢复正常; 2、出血:主动脉缩窄术后或大血管术后常见出血,出血量较少时可进行观察,出血量较大需进行二次开胸手术; 3、心肺功能不全:由于心脏血管手术较大,因此可出现心、肺功能不全,此为主动脉缩窄手术后死亡的常见原因; 4、腹痛:需观察腹部变化,若腹痛厉害而无其它原因,可服用止痛药; 5、其它:如脊髓损伤和乳糜胸,其发生率较低,但需强调术后再狭窄问题。
    2023-08-02
  • 心脏二尖瓣膜置换手术的并发症(视频)

    心脏二尖瓣膜置换手术的并发症
    心脏二尖瓣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如下: 1、低心排血综合征:即心脏排血减少,患者可出现一系列症状。正常成人心脏每跳动一次可向血管内排出60-80ml血液,每分钟大概为4.5-6L。但人有高矮胖瘦,均这样计算则会出现误差,因此医学上依据体表面积计算心脏输出量,即心脏指数,即每平方米所排血液,正常人约为3.0-3.5L,此计算方法可将身高及体重的影响降低。进行心脏手术后,心脏指数小于2.5即诊断为低心排血综合征,即心功能不全及心力衰竭,可简单理解为休克。若患者出现血压降低,则需应用多种药物维持正常;若用药后,患者血压仍不能回升,患者可由于长时间低血压,重要脏器如肝脏和肾脏出现损害,部分心功能不全患者甚至可导致死亡; 2、心室颤动:可理解为心脏跳动异常,即心脏跳动无规律及心脏无收缩功能。若心脏无收缩功能,全身无血液,即患者可由于心脏和脑无血液而死亡; 3、出血:由于瓣膜患者病史均较长,且由于经济因素,患者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就医,因此就诊患者病情均较重,此时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凝血系统损伤,需在手术时应用人工心脏,即体外循环。而人工心脏可对人体血液系统产生影响,尤其影响凝血功能,因此患者手术后会出现出血症状及其他并发症; 4、肺部感染:心脏手术后常见肺部感染,不仅见于二尖瓣置换术。心脏手术后患者需用到人工呼吸机,虽然可让患者过渡至恢复期,但作为人工管道,放入气管即为异物,患者通常无咳嗽功能,可出现痰液存留引起感染。
    2023-08-02
  • 法洛四联症手术成功率高吗(视频)

    法洛四联症手术成功率高吗
    法洛氏四联症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又称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若法洛氏四联症的患者未进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在儿童期内死亡,约20%患者可存活到10岁,但20岁以上生存率不到10%。截至目前法洛氏四联症手术成功率较高,死亡率低于3%-5%。 此外,四联症患者死亡率与手术方法及患儿年龄相关。患者年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年龄越大手术成功率相对越高。若法洛四联症患者可活到20岁,证明心脏功能仍较强,心脏其它结构也相对较好,通常手术成功率较高。四联症患者手术方法和手术畸形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于一期进行根治术,一次性治愈患者。特别复杂的患者可进行二期手术,第一次进行症状缓解手术,第二次再进行根治手术。
    2023-08-02
  • 新生儿室间隔缺损4mm严重吗(视频)

    新生儿室间隔缺损4mm严重吗
    临床上通常小于5mm的室间隔缺损,可在1岁内自行变小或闭合,因此并不严重。若患儿出现4mm室间隔缺损,未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可观察到3周岁,因部分小缺损可在3周岁内闭合。若至3岁未自行闭合,可考虑进行手术。 若新生儿4mm的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一般无法自行闭合,还可出现明显手术风险,因此病情较为严重。建议新生儿出现4mm的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及时手术治疗,医生可根据新生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法。
    2023-07-31
  • 房间隔缺损会变大吗(视频)

    房间隔缺损会变大吗
    房间隔缺损通常不会增大,与出生或发育时缺损大致相同。但临床部分患者心脏增大后,可引起房间隔缺损相应增大。 此外,临床上不同仪器的超声报告也可存在误差,甚至即使同一仪器,由不同医生操作也会产生误差,因此不同医院和不同医生进行心脏超声时,结果会出现一定出入。一般超声以毫米为单位,允许存在2-3mm误差。治疗关键在于定期随访,可判断是否出现房间隔缺损增大。
    2023-08-02
  • 换心脏瓣膜后能干活吗(视频)

    换心脏瓣膜后能干活吗
    置换心脏瓣膜后可进行劳动,但建议患者避免体力劳动。手术目的为让患者回归社会,体现患者生存价值。若进行手术仅为延长患者寿命,则无意义。患者是否能工作与工作种类及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相关,若患者术后心功能和体力恢复较好,即可回归术前工作状态。 但部分患者心态较差,认为进行大手术后不宜干活,以免出现身体不适,从而导致手术失败而不愿进行劳动。部分患者尽管心功能和体力都得到恢复,但身体出现其它不适,患者将所有术后不适归结为手术原因,而出现不愿进行劳动情况。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