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 外伤性脑脓肿怎么治?(音频)

    外伤性脑脓肿怎么治?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外伤性脑脓肿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能够有效穿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来控制炎症的发展。对于抗生素类型的选择,可以根据穿刺脓液进行细菌培养的结果,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之前,一般需要先根据经验来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比如对于怀疑为金葡菌感染的患者,可以选择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或者万古霉素等进行治疗。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患者的脓肿比较大,有明确的占位效应,这时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脓肿穿刺手术,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它适合于深部的脓肿,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脓肿以及脑干的脓肿、多发的脓肿等,特别是病情严重、年老体弱的患者。当然,对于外伤性的脓肿,有一些患者会有异物残留,或者手术清创不彻底,这种情况可能还需要考虑脓肿的切除术,把脓肿连同其内部的脓腔内容物一并切除,达到更好的根治效果。在治疗之后,患者如果有癫痫发作,还需要使用抗癫痫药物1-2年。一般来说,脑脓肿的患者遗留癫痫发作的可能性,还是相对比较高的,在临床上也应该特别予以关注。
  • 颅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鉴别诊断(视频)

    颅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鉴别诊断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鉴别一般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首先需要鉴别良性颅内压增高症,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但一般没有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其它表现,如肢体无力、抽搐等; 2、需要和动脉系统疾病如出血性卒中相鉴别,一般通过核磁或CT可以做出判断; 3、需要与脑脓肿、脑肿瘤及脑炎等疾病进行鉴别,结合相应病史,如有无感染进行鉴别。 因其病因和表现都不相同,还需要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不同部位的静脉窦血进行鉴别。一般颅内静脉窦血栓分为以下几种: 1、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最常见于脱水或衰弱婴儿,常见于创伤、肿瘤、妊娠患者。一般症状包括全身情况衰弱、发热、头痛及下肢近端为重的肢体瘫痪。还可以出现精神症状和一过性尿潴留; 2、需要鉴别海绵窦血栓形成,常见于鼻窦,上面部化脓性感染病灶,即常见的危险三角区,主要表现眼球突出、水肿和眼球活动障碍以及眼球固定,同时还可以出现颜面部肿痛、疼痛、角膜反射消失; 3、需要鉴别横窦和乙状窦血栓,一般是由化脓性乳突炎或中耳炎引起; 4、与直窦血栓鉴别,表现为去大脑强直和不自主运动。
    2023-08-02
  • 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视频)

    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
    脑脓肿影像学表现还是比较典型,主要表现如下:1、CT: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时,需要先进行CT检查。在CT上脑脓肿表现为边界比较清晰的圆形、类圆形的病变,中间是低密度,囊壁是等密度或者稍高密度。在囊壁周围有比较大范围的水肿,属于脑囊肿的典型表现。如果进行增强的CT扫描,可以看到囊壁会有明显强化;2、磁共振:表现更为清晰,可以表现为脑实质圆形、类圆形的囊性占位性病变,而且囊壁薄厚均匀一致。囊壁上结节状强化较少,同时在囊壁周围有较大范围的水肿。结合患者有感染的前驱病史,或者有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基础疾患,或者有血行的感染,以及全身其他部位比如肺部的支气管扩张等基础疾患,都需要考虑脑脓肿的诊断。
    2023-08-02
  • 先天性肺动脉瘤的临床表现(视频)

    先天性肺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先天性肺动脉瘤虽然是先天性疾病,但是婴幼儿时期往往不发病,可能与分流量较微小有关,X线片也不容易发现。一般症状在患者20-30岁时容易出现,由于分流引起呼吸血氧含量下降,导致呼吸困难,有时甚至引起咯血症状,平常状态下患者易疲劳。从临床体征上而言,主要是因缺氧引起的改变,比如杵状指、发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 如果合并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时,患者还容易出现鼻出血。因为患者毛细血管屏障缺失,也容易出现脑脓肿、脑出血等情况。
    2023-08-02
  • 颅内感染潜伏期的症状(视频)

    颅内感染潜伏期的症状
    颅内感染有很多种,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特殊感染,大部分颅内感染没有潜伏期。病毒性感染可能会有潜伏期,时间大概在5-14天,通常是在1周左右,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浑身乏力等,潜伏期的症状对诊断还是有帮助的。 颅内感染诊断不仅依靠潜伏期,可能还需要结合发病时候的症状,实验室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颅内感染的患者可能会有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的症状,CT上有颅内感染可能会有特征性的表现,比如脑脓肿、脑炎,会有影像学的改变。最重要的可能要做脑脊液检查,像常规、生化、细菌学检查,不仅可以明确是有没有颅内感染,而且可以了解是哪一种类型的颅内感染,对诊断和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
    2023-08-02
  • 什么是脑脊液耳漏(视频)

    什么是脑脊液耳漏
    脑脊液耳漏是耳科的一个比较危重的症状,脑脊液就是我们俗称的脑水,脑脊液位于颅腔内,正常的颅腔是闭合的,是跟耳是不相通的。脑脊液耳漏常为颅中窝骨折累及鼓室所致,脑脊液流到耳部,就会出现脑脊液耳漏。脑脊液耳漏会导致脑膜炎、脑脓肿,危及生命。
    2023-08-02
  • 颅脑MRI的检查临床意义(视频)

    颅脑MRI的检查临床意义
    MRI对神经系统检查意义较大,特别针对颅脑检查临床意义非常广泛,常见以下几方面: 1、脑梗死、脑出血患者; 2、血管性病变:包括缺血样病变、脑动脉瘤、血管畸形或海绵血管瘤等; 3、病毒感染、脑脓肿、脑膜炎患者; 4、脑肿瘤患者:核磁共振检查不但可以确诊肿瘤疾病,还可判断肿瘤分型及分级; 5、新生儿大脑存在异常情况者,可进行磁共振检查。
    2023-08-02
  • 什么是脑脓肿(视频)

    什么是脑脓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学发展迅速,如今脑脓肿比较少见。脑脓肿是颅内细菌性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血源性感染者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鼻源性感染以咽颊炎链球菌多见;耳源性感染以厌氧链球菌多见;外伤性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杆菌最多见。感染后脑组织破坏形成脓液,出现发烧、头疼、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需要积极医学干预,手术治疗。
    2023-08-02
  • 脑脓肿形成后治疗的主要措施(视频)

    脑脓肿形成后治疗的主要措施
    脑脓肿也是一种脓肿,脓肿顾名思义,是一种感染性疾病,脑脓肿形成以后,治疗的主要措施大致有三点:1、药物治疗:像其他所有脓肿一样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最理想的是通过细菌培养,然后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2、手术剥离:对于神经外科医生而言,主要工具是手术刀,如果脑脓肿形成比较厚的脓肿壁,可以通过手术把脓肿完整切除;3、手术引流:脑脓肿壁不是特别厚,但是脓液又特别多,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可以用引流的办法,放一根管子到脓肿里面,然后用管子引流出来,是一种脓肿引流术。所以脑脓肿形成以后,治疗的主要措施是三点,第一是药物治疗,就是抗生素的使用,最重要的是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第二是手术剥离,切除整个脓肿,这是一种选择。第三是手术引流,相对来说更小一点的手术。第二种方式和第三种方式的选择需要医生的临床经验,通过各种影像学检查来判断脓肿的分期。不同的分期、不同的部位,可能选择的治疗措施也不一样。在治疗措施的选择中手术切除也好,引流也好,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神经外科医生有各种的武器,包括导航、机器人手术都可以选择。所以脑脓肿现在是一种越来越罕见的疾病,毕竟脑子里面形成脓肿比其他部位过去比较多,中耳炎、各种其他的疾病蔓延到脑子里面就形成脑脓肿,但是现在越来越少。
    2023-08-02
  • 脑脓肿CT表现分哪几期(视频)

    脑脓肿CT表现分哪几期
    脑脓肿在CT上大致可分为急性脑炎期、脓肿形成期以及包膜形成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具体如下:1、急性脑炎期:主要表现为大片状的边界不清晰的低密度区域,具有比较明显的占位效应,早期增强扫描没有明显强化;2、脓肿形成期:由于大量的细胞浸润渗出,逐渐形成中央坏死即脓肿形成。且进行增强扫描可能局部会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在CT上表现为边界比较清晰的低密度病灶;3、包膜形成期:随后在脓肿周边逐渐形成炎性脓肿壁,即包膜形成期。且CT表现更加典型,中央的增强扫描没有明显强化的坏死区域,但包膜的区域则有明显强化,壁薄厚一致。且脓肿通常呈张力性,较圆,在包膜周边还有大范围的低密度水肿带,增强CT表现较为典型。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