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血症

  • 浆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视频)

    浆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浆细胞瘤具有多种临床表现,其中,多发性骨髓瘤主要表现为CRAB症状,多数患者以骨痛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以高钙血症为首发症状。此外,部分患者还可有腰痛、背痛、肾功能不良或者消化道症状。因此,浆细胞瘤易被误诊为关节炎、腰肌劳损、肾脏疾病或者消化道疾病处理。建议患者出现不适及时前往医院相关科室进行治疗,若疑似浆细胞瘤需转至血液科经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2023-07-30
  •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一经发现应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1、对症支持治疗:贫血患者需要输注红细胞或必要时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高钙血症患者需要使用水化利尿治疗,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降钙素、双膦酸盐药物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纠正脱水、充分补液,同时给予别嘌醇口服;高黏滞血症患者需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行血浆置换;肾功能衰竭患者必要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感染患者需要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重症感染者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 2、化疗:靶向药物目前主要为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卡非佐米;免疫调节剂,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传统化疗药物包括马法兰、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等。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常用化疗方案组合为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糖皮质激素或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传统化疗药物、糖皮质激素; 3、造血干细胞移植:所有有条件患者都应该推荐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年轻高危患者可以酌情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放疗:用于局限性骨髓瘤、局部骨痛以及脊髓压迫症状患者。
    2023-08-01
  • 5分钟搞懂多发性骨髓瘤(视频)

    5分钟搞懂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由于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相关器官和组织损伤。多发性骨髓瘤起病比较缓慢,早期可以没有症状表现,比较容易被误诊。常见临床表现有骨痛、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反复感染、高黏滞血症。我国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一,发病年龄多见于5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其目前病因尚不明确,考虑与基因突变、免疫功能下降、病毒感染等有关。多发性骨髓瘤一经发现应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多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放疗等方法。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上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很大,患者应该从保持规律作息时间、保证居住环境卫生清洁、注意饮食调节、避免与射线或化学物质接触等方面进行预防。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症状(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终末器官损害的表现,包括4方面:贫血、高钙血症、骨痛骨病肾功能不全,具体如下: 1、贫血:在骨髓瘤里非常常见,大概有8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出现贫血,贫血症状主要是乏力、活动耐量下降,有可能患者平常走3层楼,出现严重贫血以后,走1层楼都气喘吁吁,还会出现心慌,活动以后出现严重的心慌,这些都是和贫血有关; 2、骨痛:骨痛的症状是骨髓瘤骨病引起来的,主要是因为肿瘤细胞引起破骨细胞活化,增加引起骨质穿凿样骨质改变,或病理性骨折,还有是直接的肿瘤细胞的压迫引起骨痛症状,这种疼是非常剧烈的,病人往往因为这种严重的骨痛,就不能活动,需要长期卧床。骨痛大多数出现在造血活跃的部位像胸骨、前胸、后背,然后腰疼,肋骨疼,这是最常见的骨痛的部位; 3、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以表现为尿里边的泡沫增加,有些会出现少尿、水肿。然后如果严重肾功能不全,会出现恶心、呕吐,这些都是和肾功能不全有关系的症状; 4、高钙血症也是和骨质破坏有关系的,血钙特别高时,病人也会出现恶心、呕吐、大汗这些临床表现。 这些是严重的骨髓瘤患者会出现的表现,也有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这些就是比较早期的或Ⅰ期的患者,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的临床表现。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怎样缓解疼痛(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怎样缓解疼痛
    多发性骨髓瘤疼痛,是由于浆细胞的增殖,导致骨骼受累所造成。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治疗: 1、用双膦酸盐的药物缓解高钙血症引起的疼痛,常用的药物有唑来膦酸、天晴依泰等。另外,二膦酸盐这类药物也可以治疗; 2、尽快对骨髓瘤原发病进行治疗。比如可以用万珂为主的方案,或者是类似的方案,使患者的M蛋白迅速下降,从而使患者的骨痛也随之消失。以上是常见的缓解疼痛的方法; 3、部分患者的骨髓瘤,其骨质破坏非常严重,可以破坏到他的腰椎承重部位,可造成截瘫,病人会非常痛苦。这种病人应请骨科会诊,给患者做腰托进行临时缓解,即缓解其腰部的支撑能力,也可以达到止痛的目的。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因素(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因素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非常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比较常见的是根据病人的分期分类,比如比较简单的是DS分期,即Durie-Salmon的分期,是由两个外国人经分析而有的分期方法,即根据病人的贫血程度、高钙血症、肾功能情况、M蛋白的水平进行分类。但现在临床对这个疾病认识深入以后,有了新的分期方法,比如可以用ISS分期,及更新的按照分子不同预后进行分期,可以把分期做得更加准确。即分子分期越高危,生存期越短,而分期越低危,病人的生存期相对比较长。现在也有了新药的出现,对于一些高危的病人,可以克服其所谓的耐药性,改善了高危病人的预后。尽管如此,对于高危的病人,目前仍是治疗的难点。总而言之,骨髓瘤病人的生存和他个体的差异、预后关系很大。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IgA型怎么回事(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IgA型怎么回事
    多发性骨髓瘤会根据这种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分为IgG、IgA、IgE、IgD等,IgA是其中的一种亚型,这种类型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大概占到10%-20%,与经典的多发性骨髓瘤相比,IgA的多发性骨髓瘤更容易有高胆固醇血症以及髓外的病变,预后比经典型IgG型稍差。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内的肿瘤,由于它的恶性浆细胞大量增殖、合成,并且分泌一种免疫球蛋白,这种免疫球蛋白会进一步增生,导致患者出现贫血、肾功能损害、骨质破坏、高钙血症等一系列症状。 但近年随着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靶向治疗以及干细胞移植等新手段的应用,整体上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提高。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生存期,经治疗之后平均能达到7-8年。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诊断依据为骨髓穿刺以及M蛋白的检测。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应该根据临床的表现进行判断。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骨痛及骨质的损害和破坏,有些患者还会表现为病理性的骨折。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贫血及肾功能的损害,或者高钙血症、皮肤的淀粉样变以及脏器的异常肿大等并发症。多发性骨髓瘤是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需对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进行鉴定,然后进行综合的诊断。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是怎么回事(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是怎么回事
    多发性骨髓瘤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病因为骨髓中出现异常浆细胞,且异常浆细胞大量增殖,分泌免疫球蛋白,进而导致发生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出现骨折、骨痛、贫血、感染、出血、高钙血症、高黏滞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发病人群是老年人,一般年轻人较少见。在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多为十万分之一,而西方国家发病率会更高。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分为几期(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分为几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异质性非常强的疾病,目前国际上通用分期系统分成三期,Ⅰ期、Ⅱ期和Ⅲ期,分期方法如下: 1、DS分期:根据肿瘤负荷分期,Ⅰ期即患者没有明显贫血、高钙血症,骨病变只有一个部位,同时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即M蛋白比例不高;患者有明显贫血、高钙血症、骨病变超过三个部位或者M蛋白达到一定比例和负荷,即为Ⅲ期;介于两者之间是Ⅱ期,同时还根据肾功能是否受损,肾功能不受影响为A,肾功能受影响为B; 2、ISS分期:基于两个数值,β2-微球蛋白和白蛋白,通过生化指标可以检测出来,Ⅰ期是β2-微球蛋白<3.5mg/L,而白蛋白≥35g/L。Ⅲ期患者即为β2-微球蛋白>5.5mg/L,介于两者之间是Ⅱ期; 3、RISS分期:即在ISS分期的基础上结合细胞遗传学的高危因素检测。Ⅰ期患者指β2-微球蛋白<3.5mg/L,以及白蛋白>35g/L,同时不存在细胞遗传学高危因素;Ⅲ期是β2-微球蛋白>5.5mg/L,同时合并有细胞遗传学高危因素的患者,Ⅱ期是两者之间。 所以多发性骨髓瘤分期基本上是Ⅰ期、Ⅱ期和Ⅲ期,Ⅲ期即为晚期的患者。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