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

  •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多久(视频)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多久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5天,潜伏期是指从接触手足口病的病人到感染手足口病病毒,然后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可通过粪-口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或呼吸道的飞沫传播感染。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烧,多数情况下属于中等程度的发热,极少数情况可能会出现39-40℃的高热,但应积极地给予降温治疗,防止出现高热惊厥。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孩子可能会伴有消化道的症状,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部不适等,此时需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做到少食多餐、清淡饮食,避免摄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有助于缓解消化道的症状。手足口病经过对症治疗后,通常在1周左右能够痊愈。总之,需要注意隔离、勤洗手、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在感染病毒后,潜伏期通常在3-5天。
    2023-08-02
  • 手足口抽搐症状(视频)

    手足口抽搐症状
    手足口病以发烧为前期症状,所以宝宝会出现高烧,可伴随惊厥,特别是5岁以下的小宝宝,高热合并惊厥发生率比较高,需引起注意。另外一种情况是重症型手足口病,会出现脑炎症状,神经症状引起抽搐,抽搐可能会反复,持续时间比较长。 如果是高热、惊厥,抽搐一般呈一过性,只要控制体温即可。对于重症型手足口病出现抽搐,要足够重视。如果出现抽搐,主要从临床表现可以看出是高热惊厥引起还是脑炎引起。若为高热惊厥引起抽搐,会有四肢厥冷,甚至部分宝宝会出现口吐白沫情况。重症型手足口病引起并发症,如脑炎引起抽搐,常呈强直性抽搐,而且不容易缓解。
    2023-08-02
  • 手足口前期怎么办(视频)

    手足口前期怎么办
    手足口病的早期可能会出现发烧、咽痛等症状,但疱疹没明显表现出来,医生建议继续观察情况下,此期称为前期。这时要注意体温变化,要控制体温不要升高,避免出现高热惊厥。另外,更重要的措施为及时隔离宝宝。 在自行观察咽喉变化的时候,要注意咽峡红点与疱疹出现情况。如果无法控制上述情况时,要留意宝宝表现,如果宝宝流口水、不肯吃东西、表现很痛苦,要及时就医,让医生观察口腔变化。口腔疱疹一旦出来或者手脚疱疹出来能确诊手足口病后,要积极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口腔护理、足够疗程隔离时间观察。
    2023-08-02
  • 幼儿急疹怎么治(视频)

    幼儿急疹怎么治
    幼儿急疹是在儿科里最轻的病,大部分孩子不会有并发症。发烧3天,烧的时候是高热,有的孩子也可能会伴有高热惊厥。出现高热惊厥需对症处理,等病人退烧后,出了皮疹,病基本上就好了。幼儿急疹大部分是回顾性诊断,在发热初期,并不知道是幼儿急疹,判断孩子白细胞不高,精神状态非常好,发热、伴有轻微腹泻。一般烧退、出皮疹就可以诊断。该病采取对症处理,即退热、多喝水,可以吃维生素。如果孩子出皮疹,局部止痒,防止感染即可,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2023-08-02
  • 怎样确定幼儿急疹(视频)

    怎样确定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为幼儿玫瑰疹,属于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所致且发病年龄以6-18个月宝宝居多,2岁后发病较少。玫瑰疹潜伏期为7-17天,起病急、发热急,宝宝发病期间体温可达到38-41℃,持续3-5天后会出现皮疹。发热期间宝宝身体状况良好、精神愉悦,在应用退热剂后体温逐渐下降,进食不受影响。部分宝宝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情况,极少数会出现高热惊厥,体检时可发现宝宝耳后淋巴结或枕后淋巴结肿大。宝宝发热3天后开始出现皮疹,出疹顺序可在1天内由颈部和躯干遍布全身,3天后皮疹开始消退且无脱屑和色素沉着现象。幼儿急疹较少出现并发症,通常预后良好且一旦患病终身免疫。
    2023-08-02
  • 高热惊厥的症状表现有哪些(视频)

    高热惊厥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高热惊厥一般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 1、单纯性高热惊厥:单纯性的特点多在半岁至五岁之间起病,高热后很快出现惊厥,惊厥持续时间在5-10分钟以内。惊厥发作为全身性对称性,发作前后神经系统正常,热退1周后脑电图正常,本型愈合后好; 2、复杂性高热惊厥:起病于任何年龄,可以在半岁以内或六岁以上,低热时亦可引起惊厥。惊厥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高热惊厥发作频繁在5次以上,惊厥明显呈局灶性或明显左右不对称。有神经系统体征,有脑外伤或脑缺氧史,热退一周后脑电图仍有异常改变。本型预后差往往成为癫痫患者。
    2023-08-02
  • 高热惊厥能预防吗(视频)

    高热惊厥能预防吗
    高热惊厥的预防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高热惊厥多见于六个月至五岁小儿,约占95%。对这一年龄组的小儿应特别注意,平时加强护理、注意营养、增强体质,尽量减少发热、生病; 2、有过高热惊厥的小儿:当患感冒或热性病初期,应预先给口服退热剂及镇静剂,或采用物理降温,以防体温突然升高; 3、既往曾有多次发作者:有的医生主张长期服用鲁米那以预防复发。当存在高热惊厥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时,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由医生决定患者是否需要长期服药,尽量避免发热因素。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使孩子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冷热变化,但也应注意气温改变,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注意合理饮食,增强孩子身体素质。一旦发热,要尽快将体温控制在38℃以下,首先要服用退热药,并立即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浴,药物降温比物理降温起效慢; 4、诊断为复杂型的患儿:一定要按时有规律地长期服药,可口服苯巴比妥或丙戊酸钠。
    2023-08-02
  • 小儿高热惊厥后遗症(视频)

    小儿高热惊厥后遗症
    高热惊厥现在称为热性惊厥,分为两种类型,一般不会存在后遗症,具体如下: 1、单纯性热性惊厥:发生次数较少,一次病程中仅发生一次,抽筋时间较短,一般为3-5分钟,发作类型为全身性发作。因惊厥时间短,对今后的智力、认知发育并无影响,不会有后遗症; 2、复杂性热性惊厥:此类患者本身有遗传史或者发育落后的病因,可以表现为抽筋时间长,甚至持续30分钟以上或者一次病程中多次发作。复杂热性惊厥部分患者可能会演变为癫痫、海马硬化,海马硬化对患儿今后的学习、记忆、行为交往、认知能力会造成一定影响。如果演变为癫痫,也会对孩子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引起高度重视。
    2023-08-02
  • 怎么预防孩子高热惊厥(视频)

    怎么预防孩子高热惊厥
    对于既往有热惊厥史的孩子,应该在生活护理中格外仔细,比如出现发热或者鼻塞、流鼻涕、喉咙肿痛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应该尽早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合理退热,但也不用过于紧张。对于反复出现热惊厥或者以前出现过惊厥持续状态的孩子,应在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后尽快带到儿童专科门诊进行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一旦孩子发生热惊厥,家长不要过于慌张,应该抱住孩子或者让孩子平卧下来,避免在惊厥过程中发生磕碰。还有让孩子头偏向一侧,避免发生呕吐物窒息;不要强行按压孩子的肢体,应该让孩子的肢体尽量舒展;不要强行向孩子嘴里灌药或者强行塞东西,或者撬开孩子的牙齿。不推荐按压人中,研究表明按压人中并不能很快缓解孩子抽搐的状态,反而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2023-08-02
  • 高烧抽搐急救措施有哪些(视频)

    高烧抽搐急救措施有哪些
    高烧抽搐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出现比较多,也就是在发育没有完善前,高热抽搐的发病几率比较多,存在以下急救措施: 1、如果发生高热抽搐,家长一定要保持镇静,让孩子在床上或者安全的平地躺下休息; 2、需要记住松开衣领,将头部转向一侧,或者使其侧卧,让分泌物或者呕吐物顺利流出,防止吸入病人气道引起窒息; 3、由于高热惊厥,较少会引起舌头咬伤,有的儿童牙关紧闭,避免强行撬开牙齿或者将物体放进去,这样可能更加危险。放置的物体可能直接堵塞病人气道,引起窒息,导致心跳、呼吸骤停; 4、避免掐人中,以免引起皮肤二次损伤,否则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5、避免强行按压抽搐的肢体,试图用按压方式减轻抽搐并不科学,而且如果用力过猛,儿童肢体比较细小,可能导致骨折或者关节损伤; 6、可以用手机拍下抽搐时的情景,有利于发作后医生判断。高热抽搐持续时间比较短,可能叫医生过来,或者到医院时已经并不发作,从而无法判断抽搐的原因。如果持续性抽搐,发作时间比较长,应该拨打120将其送到医院,由专业人士进行救治。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