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

  • 血白细胞偏高什么原因(视频)

    血白细胞偏高什么原因
    白细胞包括多种细胞,大分类可以分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还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比如中性粒细胞偏高,结合病人发烧且白细胞总数较高,通常考虑感染所致,如细菌感染。此时应进行相应的检查,明确感染病灶、病原体,并给予相应治疗。 如果是淋巴细胞偏高,病人可能是病毒感染。如新冠肺炎患者,白细胞较低、淋巴细胞偏高。这时结合症状、体征、相应的检查等,才能明确诊断。如果白细胞高、外周血发现幼稚细胞,需要警惕白血病。
    2023-08-01
  • 小孩发烧怎样排除白血病(视频)

    小孩发烧怎样排除白血病
    小孩发烧较多见于肺部疾病,如呼吸道感染;也可见于消化道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化系统疾病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呼吸系统疾病相对减少。患者由于白血病引起的发烧,必然会在血常规上有所表现,具体如下: 1、查血时白细胞会较高或较低,当然也可能正常。即使是正常值,也可进行外周血分类,可能会发现幼稚细胞; 2、如红细胞减少时,患者会出现贫血、面色苍白; 3、患者血小板减少,可引起出血。 白血病如果出现髓外侵犯表现,会有相应症状。所以发烧时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白血病,如何判断应交给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化验检查判断。
    2023-08-01
  • 低烧如何排除白血病(视频)

    低烧如何排除白血病
    低烧原因较多,如结核、自身免疫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多数血液系统良性疾病也会出现低烧,如再障等。如何判断其是否为白血病,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相应的血常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白血病往往在血常规上会有所表现,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都会有相应表现。如白细胞异常,可以特别高,也可以特别低;外周血的分类会有幼稚细胞;血红蛋白也会变化,如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升高等。根据这些血常规异常结果,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再决定是否做骨穿。 如果是白血病,骨髓里也会看到一定比例的幼稚细胞。通过这些综合性的症状体征和血常规、骨髓等一系列检查,才能判断其是否为白血病。
    2023-08-01
  • 血常规红细胞偏低什么原因(视频)

    血常规红细胞偏低什么原因
    血常规红细胞偏低常见原因复杂,需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判断。常见因素如骨髓造血障碍,包括再生障性贫血、白血病等;消耗增多类因素,如溶血性贫血等。 应先判断是否贫血,可通血常规检查判断,只要低于标准值即可确诊。确定贫血之后,需寻找病因,进行综合判断,并根据不同病因进行不同治疗。首先可进行原发病的干预治疗,还应给予支持治疗,如紧急情况要输血等。如果明确为贫血需给予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等治疗。
    2023-08-01
  • 骨髓穿刺是检查什么的(视频)

    骨髓穿刺是检查什么的
    骨髓穿刺是血液科重要的检查手段。 白血病分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又分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又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此外血液系统疾病还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患者患有上述疾病时,需要借助骨髓穿刺明确诊断、分型,指导治疗及判断患者预后。
    2023-08-01
  • 嗜碱性粒细胞偏高危害(视频)

    嗜碱性粒细胞偏高危害
    嗜碱性粒细胞是体内比例较低的细胞,对其研究在不断深化。在临床上多数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都正常或偏低,如果患者出现嗜碱粒细胞偏高,需警惕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血液系统里相对较常见的白血病,主要表现是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偏高。患者早期可以没有贫血,血小板也正常;后期可以出现贫血、血小板升高。即便以后出现贫血和血小板下降,但在其疾病过程中重要的特点是嗜碱性粒细胞升高。所以看到嗜碱性粒细胞升高,特别是较高时,需想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可能。
    2023-08-01
  • 单核细胞数偏高的原因(视频)

    单核细胞数偏高的原因
    单核细胞是体内重要的一类细胞,在血常规检查、体检时往往正常,对于少部分病人也会出现单核细胞升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感染:往往是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患者会出现单核细胞升高; 2、白血病:特别是单核细胞白血病即M5,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也可在外周血看到原始和幼稚的单核细胞升高;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单核细胞也会升高; 3、实体肿瘤: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单核细胞升高。 所以对于单核细胞升高,需考虑的疾病较多。除要注意白细胞异常外,还要看其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血小板变化情况、病人查体情况、病史情况,综合进行判断。
    2023-08-01
  • 血小板低检查需要空腹吗(视频)

    血小板低检查需要空腹吗
    血小板检查不需要空腹,随时就诊随时检查,与其它生化指标略有不同。体检或去医院看病时,医生经常开血常规处方,血常规包括三项,即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除此三项外,还有较多参数帮助描述这几类细胞的特点。 血常规虽然是简单检查,但与尿常规、便常规作为三大基础检查,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较重要。越是基础的检查越重要,可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找到疾病的蛛丝马迹,从而找到真正病因。
    2023-08-01
  • 皮下出血的原因(视频)

    皮下出血的原因
    皮下出血原因较多,具体如下: 1、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也是复杂病因所致,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内分泌疾病,如甲亢所导致血小板减少;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血液系统良性疾病,如再障性贫血,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 2、血管壁异常:也可以导致皮肤有出血点; 3、促凝血系统异常:包括凝血和纤溶相关因子异常,都可以导致皮下出血点。 需结合病史、查体、相应检测,如促凝血检测等,才能精确地进行诊断,诊断之后才能进行相应治疗。
    2023-08-01
  • 血小板低如何快速提高(视频)

    血小板低如何快速提高
    血小板减少需明确病因,只有找到病因,才能使血小板得到彻底恢复。在特殊情况下,如血小板特别低,但病人由于身体出现其它状况,如需做外科手术或外伤需要处理,或需拔牙等,需在短期内尽快提升血小板,但基础疾病无法处理,或短期内处理不见效,这时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应用丙种球蛋白,短期内提升血小板,也可以联合激素。 但这种提升方法,特别是丙球提升血小板方法只是为了应急之需。一旦丙球半衰期过了之后,如果基础病还存在没有得到处理,血小板就会下降,其不是根本方法。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