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

  •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视频)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以后,尤其在术后早期护理很关键,具体如下: 1、首先从手术室到病房,在麻醉恢复以后,第一时刻护士指导做踝关节的背屈,目的是为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以多做动作,有利于恢复下肢的肌肉力量,促进静脉回流,促进术后康复; 2、术后6小时可以枕上枕头甚至把床摇起,不超过90度坐起,早一点做起有利于恢复肺活量,但是有时候早期所采用的坐姿,应特别注意身体坐起的角度不要超过90度,目的是为防止髋关节脱位的发生; 3、在术后住院期间护士还会让穿防脱位的鞋,或者在翻身的时候护士在两膝盖之间垫枕头,目的是为防止两侧髋关节出现内收,因为内收也会出现髋关节脱位,所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每个动作细节都有很深的道理,都有预防相应并发症发生的作用; 4、3天急性期过后照片子、拔出引流管,片子显示假体没有问题,护士或者康复人员指导进行下肢站立康复训练,早点恢复站立有利于促进肺活量的恢复,促进下肢肌肉静脉回流和肌力恢复。所以早期的时候都是拄着步行架或者双侧腋拐进行下地,让肢体尤其做手术这一侧部分承重,这样有利于采用髋关节假体跟骨头长入; 5、到14天的时候伤口愈合良好以后可以拆线,还是双拐保护。到6周当臀中肌的止点缝合长结实以后,可以扔掉一侧腋拐,进行患侧臀中肌训练; 6、到3个月以后骨头和假体之间长得很结实,可以扔掉单拐,完全负重进行走路训练。 所以,整个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恢复,早期促进肺活量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止脱位发生,晚期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逐渐恢复日常的行走功能。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术多久可以进行正常活动(视频)

    髋关节置换术多久可以进行正常活动
    问题主要是问做髋关节置换术后多久可以正常活动。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根据选择的假体类型决定多久恢复日常活动。人工髋关节置换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骨水泥型,另一种是不用骨水泥,叫骨长入型或者生物型髋关节假体。首先看骨水泥型,一般对于老年人尤其骨质比较疏松的情况,倾向于选用骨水泥固定的假体。骨水泥固定假体的特点是假体初期稳定性特别好,就是在做完手术以后,可以直接不用任何辅助进行站立、行走,只要肌肉力量足够大,控制髋关节的稳定性方面没有问题,可以快速恢复行走。当然出于稳定性考虑,为防止脱位可能诱发脱位的姿势,比如盘腿、穿袜子、系鞋带等动作尽量少做,或者坐位的时候尽量维持身体前倾,不要超过90度,姿势限制都是为防止髋关节发生脱位的预防性姿势。但是一旦过3月以后,髋关节周围基本上包绕的很紧凑,这样就不容易发生脱位,这时候可以恢复生理性活动。 对于生物型骨假体、髋关节假体,依赖的是髋关节假体本身跟骨头之间的长入,只有长入才结实,所以在早期的时候术后6周之内都拄双拐下地行走,术后6周过后开始行臀中肌训练、外展肌训练,可以撤掉一侧拐杖,健侧拄拐,术后3个月以后基本上假体和骨头之间长结实,可以扔掉双拐,可以进行日常生理性活动。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什么(视频)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什么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跟手术采用何种入路有直接关系。对于最常用的后外侧入路,最主要的注意事项是预防脱位,具体如下: 1、手术以后要尽量保持平卧位、不能做下蹲的动作、不能翘二郎腿; 2、病人在上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人搀扶,防止打软腿或者肌肉恢复不好出现摔跤的情况; 3、如果对于采用直接前路微创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相对比较少,对体位要求不高,可以早期侧卧或者早期下蹲或早期下床,以上情况都可以。当然对于任何病人为了术后的康复做相应准备,包括把家里的床垫适当抬高,尽量用坐式的马桶,不要用蹲式的马桶; 4、尽量用助行器,手术以后做相应支具辅助。因为髋关节置换以后,假体和人体的宿主骨,即人体自己的骨头最终会长成整体,但该过程跟使用的材料和病人的个体差异都有相应关系,一般整个关节跟人体的骨头完全长成整体大概需要半月的时间,所以在半月之内,注意要用助行器辅助髋关节负重; 5、日常生活中只要避免频繁负重、频繁的下蹲即可。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磨损怎么办(视频)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磨损怎么办
    人工髋关节是替代自身髋关节功能的假体。由于机械运动会导致关节磨动界面出现磨损,磨动面摩擦带来的聚乙烯磨屑使植入假体周围出现骨溶解,而导致假体松动的发生,影响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关节领域的工程师更多的将研究重点放在人工关节摩擦界面的改进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金属对聚乙烯面的磨损每年在0.1mm左右,使用寿命大概在15年左右。最近十几年出现的陶瓷对高交联聚乙烯界面、陶瓷对陶瓷界面,尤其是第四代陶瓷,每年的磨损极其轻微,甚至低于0.01mm,这就使得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可达25-30年以上。当然这首先要有娴熟的技术保证,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如果技术不过关,安装标准达不到,再好的关节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如果选择专业的关节外科医生,选择耐磨的陶瓷对高交联聚乙烯界面或者陶瓷对陶瓷界面的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用考虑假体磨损问题。如果十几年前做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出现了假体磨损而造成骨溶解及假体松动,建议尽早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并且选择具有耐摩擦界面的人工髋关节假体。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术怎么做的(视频)

    髋关节置换术怎么做的
    髋关节置换术是骨科相对较大手术,在手术分级里面属于四级手术。但是随这几年医学不断发展,及手术技术不断成熟,手术当中就分这么几步做,一是手术当中摆放体位术前准备,接下来是消毒。一是暴露,即需要将手术髋关节暴露出来,快话也就5-6分钟就可暴露出来。有时候患者关节退变特别严重时,像类风湿关炎粘连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时间应适当延长。操作中第二个重要步骤即截骨,要把病灶或者坏骨,用手术器械切除下来,再打磨髋臼。 第三步也比较重要,即安放假体,安放假体时要注意假体深度、角度,再测量肢体长短,就要更精细一些,因为安放假体越好,截骨范围越精准,术后病人主观感受可能就要越好。最后一步即扫尾工作,如冲洗、引流、关闭切口问题。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侧卧有什么影响(视频)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侧卧有什么影响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以侧卧位,一般建议患侧朝上,即做手术的那侧在上面,两腿之间加上枕头,避免患者髋关节过度屈曲,造成髋关节的脱位。术后早期,可加枕头,一般建议放两个月的时间,待刀口愈合,就可以不放枕头,可以翻身。 有些人在侧卧的时候,如果把患侧放到下面,会感觉刀口摩擦疼痛。所以建议患侧在上面,健侧在下面,这样更好。但因人而异,需结合个人的情况,选择自己最佳的方式。所以做完髋关节置换以后可以侧卧位,患者无需担心。
    2023-08-03
  • 骨关节置换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骨关节置换手术后注意事项
    人体关节较多,现在可以做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范围越来越广泛。常见的人工置换关节第一是髋关节;第二是膝关节;还有肩关节等一些其他小关节。时间比较长的是髋关节,现在讲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注意事项。髋关节置换后一定要遵从医嘱,患者必须遵从医生所规定的活动范围,尤其是后方入路的患者,屈曲、内收、内旋达到一定范围后关节可能脱位。如果是前方入路,则需避免其他一些动作。目前来讲大部分患者为后方入路,因此需尽量减少屈髋、屈膝、内收、内旋。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什么坐姿(视频)

    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什么坐姿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部分特殊动作即脱位动作需要避免。临床遇到最多的两个脱位动作为前脱位以及后脱位,其根据手术入路也有区别。目前手术最多选择后外侧入路,因此发生后外侧脱位的可能性最多,如果选择前入路,则前脱位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根据手术入路不同患者需避免的坐姿也不一样。 目前多数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可能采用后外侧入路,后方脱位是最大的风险。因此一般要求患者避免内旋、内收、过度屈曲髋关节。坐位时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部,且不宜久坐,也不宜坐过低的椅子、沙发,避免交叉腿和踝关节,即避免过度髋关节前弯,伸则不要超过90°。坐时身体向后稍倚靠,腿向前稍伸,且双足适当地分开,保持一定距离;而如果是选择前方入路,前脱位风险相对就比较高。此时则建议避免外旋、外展、后伸髋关节,坐位的时候避免盘腿或翘二郎腿。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步骤(视频)

    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步骤
    髋关节手术的步骤是比较专业的问题,首先要切开髋部皮肤,显露出关节囊,还要做肌肉分开和保护。到达关节以后要把关节囊切开,显露出髋关节股骨头和髋臼,做髋关节脱位,去掉病变的股骨头,做髋臼的暴露,把髋臼暴露以后做髋臼骨床修整。这时用骨锉做骨床修整,由小号到大号,把髋臼修整出完整的良好骨床,可以打入髋臼假体,安放上髋臼的内衬。再暴露股骨近端、截骨部位,去掉股骨头以后要暴露骨断端的部位,要修整股骨髓腔。 用钻和假体试模按号依次打入,打到最合适的型号为止。装上试模,试髋关节的稳定性、腿的长短等一系列参数。如果都合适,可以选择适当假体对应的型号打入髋关节股骨假体,打入到合适位置,再试股骨头的长度,决定下肢长度。如果松,可以加长股骨头的长度,如果紧或复位困难,可以减少股骨头的长度。 一旦调节好长度,把假体股骨头安上以后可以做复位。再测试各个方向的髋关节是否有脱位,有无髋关节不稳,或有腿长短不一等。没有更大的误差以后,可以依次的冲洗髋关节,缝合各个层级软组织,包括关节囊、肌肉、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逐层缝合。还要放引流管,把髋部积血排出在引流袋里,可减少病人血块堆积,术后有利于功能恢复,减少发烧,让病人尽快做软组织恢复。实际上操作很复杂,需要有经验的临床医生通过多年训练,才能达到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2023-08-03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视频)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根据术后身体恢复的情况,可以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术后第1天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为目的,可以暂时不活动髋关节; 2、术后第1-3天应将下肢略抬高,促进下肢的血液回流,做踝泵功能锻炼。踝泵锻炼就是慢慢将脚尖向上勾起锻炼胫前肌,再向远伸使脚面绷直,锻炼小腿后的后侧肌群,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肿胀及血栓,每1小时做5-10次,每个动作持续3秒。还可进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保持大腿前方肌肉绷紧,方法是向下压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10-15秒,每隔10分钟练习10次,直到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为止,通常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完全康复; 3、术后第4-7天患肢肿胀逐渐消退,可以开始进行卧位髋关节活动,以恢复肌肉力量,逐渐增加髋关节的活动度,可在助步器的帮助下、家人的保护下开始下地行走; 4、术后8-14天体力完全恢复,应该增强完全恢复的信心,巩固锻炼的成果,进一步加强患肢的力量锻炼,继续加强屈腿抬高锻炼,锻炼患肢的肌力,循序渐进的扶助步器下地行走活动; 5、术后4-6周内需在助步器及陪护人的保护下下地行走,行走量不宜过大; 6、术后1个月内患肢屈曲髋角度不应大于90度,侧卧位时两膝之间需要夹枕头,1个月后无需再夹枕头,3个月后可视康复训练的情况逐步练习下蹲活动。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