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防(视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预防,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具体如下: 1、预防感冒,密切观察紫斑的变化,如密度、颜色、大小等,注意体温和神志、出血的情况,有助于了解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从而予以及时的处理; 2、对病人避免外伤,出血严重的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3、对于慢性ITP病人,可以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参加锻炼; 4、避免七情内伤,保持心情的愉快; 5、饮食宜细软,如果有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应该让病人进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6、斑疹病痒者,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来涂擦,注意皮肤的卫生,禁止抓破皮肤。
    2023-08-01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白血病的区别(视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白血病的区别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白血病,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有些患者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就是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过于焦虑,对该病失去信心,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系统的良性疾病,两者有本质的区别。目前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两者完全不同。血小板减少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出血,在发病的前期,皮肤会出现针扎样的红点,之后会发展成块状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粒大小,大的一般有手掌大小。因此,患者不必过于紧张,积极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往往预后比较好。
    2023-08-01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提醒(视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提醒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血液内科疾病,在护理方面,具体如下: 1、鼓励患者增强治病信心,给予精神、物质上的支持。依据病情选用流质、半流质饮食或是普食,给予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的饮食; 2、预防或者避免加重出血,避免一切可能造成身体受损的因素,不要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物; 3、注意观察病情,注意出血部位和出血量,观察病人有无生命征的异常及神志变化,监测血小板的计数等,及早的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4、用药的护理,一定要向病人说明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注意观察。
    2023-08-01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危害大吗(视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危害大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常常会有血小板不断的减少,并且伴有皮肤黏膜的紫癜,严重患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齿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的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如并发颅内出血,可导致病人的死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引起黏膜的出血,如鼻黏膜出血、口腔黏膜出血、胃黏膜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亦可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因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相对较大。
    2023-08-01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视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上多以实验室检查为主,主要检查有以下几方面: 1、血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大多是正常的,出血症状比较重的可以呈失血性或者缺铁性贫血;白细胞数量一般正常,急性型可以见到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百分率稍微高;血小板计数是减少的,当<50×10^9/L时可以有出血的症状,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的分布宽度(PDW)增大。血涂片上血小板可以见到大小不均、巨大的血小板等畸形血小板; 2、骨髓象:骨髓的增生活跃或者明显活跃,如果没有急性或是慢性反复出血,粒红两系大致正常;巨核系的细胞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量可以正常或增多。急性型患者,提示一个原、幼巨核细胞增多,慢性型的患者呢巨核系的细胞常见增多,但产板型巨核细胞是减少或是缺如的,巨核细胞易见颗粒缺乏、空泡形成、胞质和核变性的改变。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伴有形态的异常。
    2023-08-01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治好吗(视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治好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该病的患者治愈比较容易,对激素敏感,且不反弹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是后期预防期也需要积极的观察及随访,避免复发。而对于激素用药反复的患者,治疗过程则比较复杂,时间比较长。有的患者进行切脾治疗,缓解时间长,但数年后仍有反复。建议患者应用中药调节免疫治疗,以凉血解毒治疗为主,免疫功能开始恢复时,其血小板就会缓慢上升,之后继续方案巩固治疗,一般患者的血小板可以上升,之后再积极预防,防止复发。
    2023-08-01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注意事项(视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注意事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注意事项如下: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因为糖皮质激素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所以高盐的饮食会引起病人的水肿; 2、由于糖皮质激素,比如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能促进糖原的异生,并减慢葡萄糖分解,有利于中间代谢产物,如丙酮酸等,在肝脏和肾脏再合成葡萄糖,增加血糖的来源,减少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所以可以导致血糖的升高。因此服用糖皮质激素期间病人要限制糖的摄取。
    2023-08-01
  • 双肾弥漫性病变什么意思(视频)

    双肾弥漫性病变什么意思
    双肾弥漫性病变一般代表病人的肾脏病是慢性化的倾向。双肾弥漫性病变是超声学的名称,是在超声下面可以看到整个肾脏都有病变,病人会出现肾皮质和肾髓质的纤维化表现,也就是回升增强的表现。这时通常提示是普遍慢性的病变,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的硬化、肾小管的萎缩、肾间质的纤维化等,另外肾血管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一旦出现弥漫性病变,则病变通常会不断向前进展,血肌酐水平会逐渐升高,直至发展到尿毒症期。临床上需要明确双肾弥漫性病变的原因,检查病人是否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尿毒症等,检查血脂的水平和尿酸的水平。明确原因后,需要进行对因的治疗,延缓肾脏病进展的速度。另外还要检查并发症的情况,如水肿、高血压、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并进行相应治疗,可以减慢肾脏的恶化速度。
    2023-08-02
  • 慢性肾炎会引起失眠吗(视频)

    慢性肾炎会引起失眠吗
    慢性肾炎一般不会引起失眠,但是其并发症可能会导致出现失眠,具体原因如下:1、慢性肾炎是慢性、迁延性、进展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一部分病人会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所以很多慢性肾炎的患者会出现烦躁或者不安、焦虑等,可能会导致失眠;2、慢性肾炎的病人通常会出现水肿,一般以颜面部或眼睑的水肿为主,但是如果出现双下肢的水肿或者全身的水肿,则会影响到睡眠,导致出现失眠的情况,特别是出现严重的水肿,在晚上睡觉时可能会出现心衰的表现,从而影响病人的睡眠;3、慢性肾炎的病人通常会合并高血压,如果血压水平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对脑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则会导致失眠;4、慢性肾炎的病人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可能会出现贫血,因此有可能造成失眠。
    2023-08-03
  • 透析为什么能引起心脏骤停(视频)

    透析为什么能引起心脏骤停
    患者在透析期间出现心跳骤停的原因常见于以下几种:1、血钾、血钠降低:患者在透析的过程中,由于体内电解质排出比较快,可因突然出现的血钾降低或血钠降低造成心律失常,甚至是心跳骤停;2、水波动:患者透析间期可以导致水在体内蓄积,甚至影响肾功能,引起心跳骤停等。而在透析过程中,如果脱水速度比较快,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能会引起心跳骤停。另外,患者在非透析期间如果摄入的钾比较多,可出现高钾血症,也容易出现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跳骤停。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