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

  • 正常人呼吸频率每分钟多少次(视频)

    正常人呼吸频率每分钟多少次
    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呼吸频率是一种形容每分钟呼吸次数的医学术语。胸部的一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即一次吸气、一次呼气,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 呼吸过缓是指呼吸频率低于12-20次/分,常见于代谢率降低、麻醉量过量、休克或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等。呼吸过速是指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常见于发热、贫血、甲亢、心力衰竭、肺栓塞、胸膜炎、支气管哮喘等。此外,当情绪激动或者紧张的时候,也可以出现呼吸增快,并有一些过度通气的现象。
    2023-08-01
  • 脉络丛囊肿对胎儿有影响吗(视频)

    脉络丛囊肿对胎儿有影响吗
    脉络丛是指胎儿颅内发育过程中,一个含血管的组织,它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一般在早孕期形成。随着胎儿的发育,脉络丛一般在26周左右缓慢消失,但仍有1%-2%的胎儿会出现脉络丛囊肿。 如果囊肿没有对颅内组织造成压迫,没有引起颅内压增高,则对胎儿无影响,孩子在出生后的智力也不会受到影响。如果在产检过程中发现脉络丛囊肿,需要根据大小进行相应检查,如超声随访或磁共振进一步明确颅内结构是否正常,再决定是否对胎儿造成一定影响。
    2023-08-02
  • 神经内分泌癌晚期疼吗(视频)

    神经内分泌癌晚期疼吗
    神经内分泌癌晚期病人可能会有疼痛的感觉,但并不绝对。要判断神经内分泌癌具体发生的器官脏器、具体的表现形式以及不同的个体,其症状会有所差异,具体如下:1、疼:肺部神经内分泌癌侵犯胸膜,累及神经,可能会引起胸背部的疼痛。神经内分泌癌经血液系统转移到其他部位,比如骨质,可能会引起骨部疼痛,这是转移癌所导致的骨痛,转移到头部形成脑转移癌,病灶比较多、大时,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头痛。消化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癌,病灶相对比较多、大时,会引起肠道梗阻、腹痛;2、不疼:部分神经内分泌癌的晚期病人并不表现出疼痛,而表现出器官特异性的症状,在临床上要注意区分和判断。所以神经内分泌癌晚期时,可能会表现出相应部位的疼痛,具体是否疼痛要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地分析和对症处理。
    2023-08-03
  • 脑部淋巴瘤的主要症状(视频)

    脑部淋巴瘤的主要症状
    脑部淋巴瘤为脑部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脑部淋巴瘤、转移性脑部淋巴瘤,由于恶性程度较高,增长速度较快,主要症状如下:1、常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一方面与肿瘤增长速度较快有关,另一方面此类淋巴瘤常会造成周围较广泛的脑组织水肿,从而引起患者出现严重的颅内压增高;2、易出现精神状态及性格的改变,表现为反应迟钝、认知障碍等,甚至有部分患者会被误诊为精神类疾患;3、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可能出现一些神经系统定位性体征,如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一系列表现;4、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以上均为脑部淋巴瘤的常见症状,在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头颅CT、头颅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变具体性质与病变部位。
    2023-08-03
  • 原发性中枢系统淋巴瘤最终表现(视频)

    原发性中枢系统淋巴瘤最终表现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较罕见的脑肿瘤,此类脑肿瘤容易形成周围大面积水肿,引起患者出现间歇性颅内压增高。因此患者临终前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引起患者出现明显的头痛、恶心及喷射性呕吐。由于肿瘤所在部位不同,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肢体无力,乃至偏瘫和癫痫发作,部分患者会出现视野缺损。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患者,有时会出现较典型的特征性表现,即进行性加重的智力障碍、痴呆及精神症状。虽然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等患者可能会出现此类症状,但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出现此类症状的时间更早,并且可能贯穿治疗全过程。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最终导致昏迷、瞳孔散大、脑疝和心跳呼吸骤停,从而危及生命。
    2023-08-03
  • 脑部放疗后的副作用(视频)

    脑部放疗后的副作用
    脑部放疗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措施,常见如下:1、水肿:可能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常见不良反应;2、神经的反应:水肿较重时,也可能引起颅内神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嗜睡或谵妄、呼之不应等症状。颅内压特别高时,甚至会出现昏迷的情况。颅内压增高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的表现,如一侧偏瘫或一侧肢体无力。如果是由放疗导致的急性水肿反应,可以使用激素类或甘露醇类药物进行脱水治疗,经治疗后症状可能得到恢复。如果肿瘤在放疗期间并未退缩,也可能产生上述症状,通过药物治疗,症状在短期内可以得到缓解,但长期治疗,药物的疗效可能越来越差;3、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海马区域的神经认知干细胞,在进行全脑放疗时受到放射性照射,可能造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部分神经认知干细胞可以恢复,但另一部分无法得到恢复,可以通过神经损伤,而导致患者的认知和记忆功能产生一定相关的反应;4、二重肿瘤:少见的脑转移患者,通过放疗可以长期存活10-20年后,有可能出现二重肿瘤的风险,即放疗后的患者可能出现脑胶质瘤或其它恶性、良性肿瘤,二重肿瘤是放疗少见的一种后遗症表现,在临床发生率极低,但临床医生也要多观察和患者进行相关的沟通,使患者有所了解。
    2023-08-03
  • 放疗后的副作用要多少时间能恢复(视频)

    放疗后的副作用要多少时间能恢复
    放疗产生的全身副作用需要1个月左右恢复。受到照射的正常组织器官出现近期毒性需要3-6个月恢复。而远期毒性一般终身无法恢复。 以头颈肿瘤放疗为例,全身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白细胞下降、红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等,一般1个月左右可以恢复。而近期毒性如味觉改变、口干、口腔溃疡、咽喉部疼痛、吞咽疼痛、口腔干燥、鼻塞、流鼻血、耳鸣、耳闷、听力下降、角膜炎或头痛、颅内压增高、皮肤充血、糜烂、溃疡等,一般需要3-6个月恢复。 远期毒性如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记忆力下降、放射性脑病、脑坏死、放射性脊髓炎、低头触电样感觉、放射性白内障、视力下降、失明、听力下降、失聪、鼻腔鼻窦黏膜损伤引起的慢性鼻窦炎、头痛、口干、放射性龋齿、牙齿脱落,放射性颅神经损伤引起的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内分泌系统损伤引起垂体功能下降、甲状腺功能下降引起的怕冷、生长发育迟缓、内分泌紊乱、皮肤和皮下组织硬化、纤维化、挛缩、肌肉纤维化等,上述长期后遗症一般终身无法恢复。
    2023-08-03
  • 松果体囊肿有什么症状(视频)

    松果体囊肿有什么症状
    绝大多数松果体囊肿没有症状,且无需外科处理、干预,即患者囊肿可能一生都不会出现变化,囊肿比较大时可能会出现如下部分常见症状: 1、松果体囊肿局部压迫症状,比如出现双眼上视,即Parinaud综合征; 2、脑积水,松果体区在脑中线附近,处于脑脊液循环通路,肿瘤长大后可能会引起压迫,导致脑积水; 3、如果囊肿非常大,本身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继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比如头疼、恶心、呕吐等。
    2023-08-03
  • 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要手术吗(视频)

    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要手术吗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依据主要是颅脑CT扫描有出血表现,腰穿有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并且与发病年龄有关,不是所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都需要手术。对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病情稳定,可给予药物治疗。如颅内压增高患者,可给予腰椎穿刺治疗,预防可能出现的脑积水等风险。对确定为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病例,在其身体情况允许、畸形本身无明显禁忌的情况下,应争取早期手术,切除是最佳的选择,可去除出血的原因,以及能及时止血,防止再出血。 国际公认对再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最好在24-72小时内进行,对动静脉畸形位于脑内风险部位和病变广泛者,手术困难,应谨慎治疗。对没有明显手术禁忌的患者,应及早进行手术。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如果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来说相对比较高的。总体来说,把全部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计算在内,大概有1/3的病人难以挽回生命。当然这其中包括大概10%左右的病人,在首次发病的时候很快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甚至难以送到医院,这是其中一部分患者。另外一部分患者因为出血十分严重,无论进到医院之后进行保守治疗,还是进行手术治疗,患者都因为病情进展,包括严重血管痉挛、严重颅内压增高、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持续性癫痫等因素而造成患者难以挽回生命。有1/3的病人即使接受各种治疗,仍然会遗留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大概只有另外1/3的病人能够逐步恢复到正常,这是针对自发性蛛网膜下性出血而言,特别是动脉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言。另外一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外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在没有合并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的情况下,单纯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很好,很少会因为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大部分患者可以存活,并且恢复到正常生活自理状态。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