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则军

  • 中医怎么治疗胃反酸

    中医怎么治疗胃反酸
    胃反酸是常见症状,患者会有冒酸水、胃中嘈杂、不舒服等表现,通常见于各种胃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中医治疗,可使用药物或非药物疗法,通常情况如下:1、药物疗法:典型代表方剂,如左金丸,用苦寒的黄连,及辛温的吴茱萸进行配合,一清一热配合后,对胃中嘈杂吞酸、胃反酸情况有明显缓解。另外也可用汤药进行调理,但都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进行治疗。有时也可以用疏肝健胃的药物配合治疗,如舒肝片,加用健胃药物如香砂养胃丸等,对于胃中嘈杂吞酸、反酸,有一定治疗效果。2、非药物疗法:如按摩、针刺,按摩最常见穴位是鸠尾穴,位于胸剑联合下缘,即剑突下,同时可以针刺内关穴配合公孙穴,对于反酸都有一定治疗作用。若患者自行处理,除按摩鸠尾穴之外,也可用刮痧的方法,从天枢刮到膻中,再到中脘。另外,还包括后背,从颈椎刮到上背部,对于胃反酸也有很好治疗效果。
    2023-08-03
  • 针灸治腰痛几天能治好

    针灸治腰痛几天能治好
    针灸治疗腰痛的时间取决于腰痛的类型,具体如下:1、急性腰扭伤:部分患者可能是急性腰扭伤所致,通常进行1次针灸便可完全好转;2、腰肌劳损:部分患者可能属于腰肌劳损,通常针刺2-3次也会快速缓解;3、腰椎骨质增生: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腰椎的骨质增生,造成腰部疼痛,活动存在一定障碍。通常可能进行5-6次针灸,便可得到明显缓解;4、腰椎间盘突出:其压迫神经,进而产生腿部疼痛,部分患者治疗时间比较短,可能针灸几次便可明显缓解。而部分患者可能针灸十几次,甚至20次,才能够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5、腰椎管狭窄:患者腰部并无明显疼痛,通常以腿部为主要临床表现,另外可见间歇跛行的现象,即行走100米或者几百米会出现疼痛,稍作休息后便可缓解,再次行走又出现疼痛。通常此类患者腰部的疼痛较轻微,但治疗可能反而更慢,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缓解;6、强直性脊柱炎:也会出现腰痛,治疗时间可能更长,才能够得到比较明显的缓解,甚至可能并不会完全缓解,需要根据疾病进行判断。
    2023-08-03
  • 腱鞘囊肿针灸能治好吗

    腱鞘囊肿针灸能治好吗
    腱鞘囊肿用针灸治疗,通常有效果。腱鞘囊肿一般在早期只要用力将其按住,按破将里面的囊液挤出,然后加压包扎,或者让患者注意避免以前经常做的动作,即避免再次形成腱鞘囊肿,一般问题不大,均会一次性地解决问题。部分患者可能会再次出现腱鞘囊肿,这时如果是早期的囊肿很软,易挤破,这时再次挤破,一般也会较快缓解,或者立即得到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当有腱鞘囊肿后没有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囊壁逐渐越变越厚,再按时已经按不动,按不破,这时针刺,即针灸治疗,也能将其逐渐消退。一般针刺需采用多针,每次尽量多穿几针,穿完后再进行按压,便会使囊肿减小,里面的囊液被挤出来。部分已经较硬,即囊肿内已经基本石变,这时用针刺多插几针后,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比较硬的囊肿也会逐渐减小甚至消失。因此,针刺对于腱鞘囊肿通常会有作用。
    2023-08-03
  • 痰湿体质是什么

    痰湿体质是什么
    痰湿体质患者容易生痰、生湿,产生不适感,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可以为痰湿、阴液不足或阳不足。痰湿体质人群容易生痰、生湿,主要由于脾功能下降,又由于脾主运化,如果功能不佳,人体水谷不能正确分为精华和糟粕,而在人体内积聚,水液不会上出于肺,下出于肾与膀胱,可造成水液在体内积聚。水谷和水液在体内积聚生痰、生湿,生痰湿后造成不同症状,如痰湿在头部,出现头晕现象,头部像裹着东西。如果在上焦,则容易产痰邪、黏液,而在中焦可能为消化不良、饱腹胀满、口中黏腻表现。另外,在下焦可能为白带增多、大便黏滞、阴囊潮湿,如果在人体四肢,可能出现肢体沉重、皮肤表面出现湿疹等。此体质首先需健脾,促使痰湿消除,还可使用化痰湿药物进行治疗,或者化痰湿的外治方法,如针刺、走罐等进行调理。
    2023-08-03
  • 晚上胸口出汗怎么回事

    晚上胸口出汗怎么回事
    患者晚上胸口出汗时要注意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先明确诊断再进行中医调理,常见原因如下:一、器质性疾病:比如胸口出汗,伴胸闷等,要明确是否存在心脏问题,比如冠心病、心梗。胸口出汗伴潮热,即身上发热的表现,要明确是否存在结核等疾病,进行排除,需要到医院进行确诊。二、中医疾病的表现:1、盗汗:在睡眠中经常发现胸口出汗,可能伴有其他地方出汗,此属于盗汗,是阴虚火旺造成体内阴液不足和虚火旺盛,在晚上会将汗排出体外,一般伴有口干舌燥、潮热、手脚心发热等阴虚火旺的表现;2、湿热:患者晚上出汗,安静时胸口出汗,其他地方也可能出汗,出现烦躁,是由湿热导致,湿热在人体内积聚导致汗液外出,此类患者身体较肥胖,伴有口苦、口臭、大便黏腻等湿热的表现,此时需要通过清热利湿的方法进行调理。
    2023-08-03
  • 人体是怎么形成上热下寒证的

    人体是怎么形成上热下寒证的
    上热下寒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气血不通,部分人群可能天生气血循环比较差,部分人群可能由于后天气血不足或肝郁气滞造成气血不通,形成寒热不均,最后导致上热下寒。人体正常情况下应该保持正常状态,即上面不热,下面也不凉,没有口舌生疮、烦躁等感觉,也没有手脚冰凉的感觉。但有些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气血不通、体内上焦,人体的上半部分因为有躯干在,火相对较旺,而四肢部特别是腿部,循环本身不容易到达,气血相对不足或气血不通,能量流很难达到下肢,造成下边有寒。上面的火由于气血不通积聚在躯干内,不能向下肢运输,造成上热,最后形成了上热下寒的表现。上热下寒的主要表现有口苦、口干,口中有时有冒火的感觉,下肢发凉,吃上火的药物会造成人体上面更热,出现上火倾向。治疗一般要沟通阴阳,服用药物如交泰丸或主要使气血畅通,可锻炼气功或意拳的站桩功,气血相对运行加快,对于上热下寒比较有好处。
    2023-08-03
  • 湿热体质吃什么好

    湿热体质吃什么好
    湿热体质患者可以采取的常用饮食方式如下:1、药物:可以吃祛湿药物或者祛热药物,祛湿药物常用的包括藿香、紫苏叶、佩兰、苍术、白术等,有一定的祛湿作用,陈皮可以化痰。降火药物包括金银花、菊花、黄芪、黄柏、黄连等,均具有较好的降火作用。湿热体质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药物进行调理;2、食物:湿热体质的患者宜吃祛湿食物,比如薏米、芡实米、陈皮等。部分食物有健脾作用,比如茯苓、山药等,健脾有利于祛湿气。清热的食物,比如西瓜、绿叶蔬菜,均具有一定的清热作用。湿热体质不宜吃辛辣、油腻食物,容易生湿、生热。
    2023-08-03
  • 拔罐能祛除体内湿气吗

    拔罐能祛除体内湿气吗
    拔罐临床分为留罐、走罐,能祛除体内湿气。留罐是指罐体留置在身体表面10分钟后拔除,通常用于局部病灶,可祛除风、寒、湿,比如肩膀受寒邪、湿邪侵袭,可起到良好治疗效果。走罐是指皮肤表面涂抹介质,比如橄榄油、温水等,罐体留置在身体上后立即来回拖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及祛湿的作用,其中活血化瘀的作用更强。尤其是针对背部膀胱经、腹部的任脉和胃经的带脉,采用走罐可发挥良好的祛湿气作用。如果体内湿气较严重,还需配合药物等其它治疗方法。如果寒气、寒食比较严重,还可配合艾灸疗法。如果存在经络不通表现,可予以针刺调理。
    2023-08-03
  • 来月经能扎针灸治疗颈椎病吗(视频)

    来月经能扎针灸治疗颈椎病吗
    患者月经来潮时,可以通过针灸治疗颈椎病。针刺治疗颈椎病大部分是以颈部的局部穴为主,例如颈部夹脊穴,根据不同的颈椎病类型,可能选择不同的穴位,常见疾病类型如下:1、慢性颈椎病:如果导致头晕,可能需要针灸率谷穴、风池穴、百会穴等;2、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导致手麻,这时需要选择上肢的穴位,例如曲池穴或者鼻中神经点,或者极泉穴等穴位进行治疗;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以出现各种症状,例如心慌,可以配合针刺内关穴,部分脾胃不和的患者,可以加中脘穴、内关穴等穴位,一般这些穴位都远离腰骶部和小腹部。一般患者月经来潮时不能针灸的原因主要是担心针刺腰骶部或者小腹部,患者月经来潮时,盆腔充血,如果患者在盆腔充血时再刺激腰骶部或者小腹部,会对月经造成影响。部分穴位,比如三阴交穴等,可以调理肝、脾、肾,对月经周期有一定影响。如果患者存在颈椎问题,一般取穴都以上半部为主,通常对于月经的影响较小。
    2023-08-03
  • 万通筋骨贴可以治疗肩周炎吗(视频)

    万通筋骨贴可以治疗肩周炎吗
    万通筋骨贴对肩周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仅是万通筋骨贴,其他膏药只要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作用,对于肩周炎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肩周炎主要是肩关节周围,广泛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最后会造成肌肉、软组织粘连,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因此无论是针刺、艾灸、拔罐、推拿,还是贴膏药等治疗方法,主要目的都是促进局部水肿消散,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炎症,最后促进肌肉粘连恢复。用于肩周炎的膏药一般都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或散寒止痛的效果,对于肩周炎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贴上膏药以后,患者还可以进行局部加热,对于膏药吸收有一定的好处,或配合局部按摩,都能促进肩周炎恢复。如果患者仅用膏药治疗,因为作用相对比较表浅,因此仅用膏药治疗效果比较慢,而且不能达到让患者满意的程度。
    2023-08-03